​大秦——郑国渠

易水长天 2020-07-22 19:47:50

一、修建起因

战国时,群雄割据,弱肉强食,拼的你死我活,都想通过军事的手段消灭他国赢得大统一,各国兼并战争十分激烈。关中地区是秦国的基地,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为战争储备丰足的粮草,以便在长期的兼并消耗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秦国朝野一直认为国家亟待发展关中的农田水利,以提高秦国的粮食产量。

韩国是秦国的近邻。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秦国国力蒸蒸日上,对六国虎视眈眈,首当其冲的是韩国,韩国面对强秦是不堪一击的弱国,危如累卵,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并吞。

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想到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派韩国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修建这个工程表面上说是有利于发展秦国农业,但真实目的是要亏耗秦国实力,使其国力空虚,难以发动大规模的吞并战争。这样韩国就可以自保。

秦王政元年,本来就想发展农田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郑国的建议,起初,没有猜忌郑国背后的韩国有什么阴谋。秦国很快征集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修建这一大型水利工程。

但在施工过程中,劳力和财力耗费巨大,几乎使秦国不堪重负。韩国用郑国修水利工程的“疲秦”阴谋败露,秦王甚为恼怒,欲杀郑国。郑国却镇定自若地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洫志》

秦王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君王,他觉得郑国说得不是没有道理。灌溉渠修好了造福的是秦国,有实实在在的效益。同时,秦国的水利工程技术本就比较落后,技术人员匮乏,急切需要像郑国这样的技术人员,所以没有治郑国的罪,仍然对其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开凿,全渠终于完工,世人称其郑国渠。

二、历史意义

郑国渠工程,西起仲山西麓谷口(今陕西泾阳西北王桥乡船头村西北),郑国在谷口作石堰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伸展,流经今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等县,最后在蒲城县晋城村南注入洛河。干渠总长近300华里。沿途拦腰截断沿山河流,将冶水、清水、浊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在关中平原北部,泾、洛、渭之间构成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使高旱缺雨的关中平原得到灌溉。

郑国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通过采用—注填淤之水和溉泽卤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土质肥力),改造了盐碱地4万余顷(相当于现在280万亩)。一向落后的关中农业,迅速发达起来,贫瘠的关中地区,变得富庶起来。

三、发展演变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

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饿殍遍野。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受命,带领工程技术人员,于1930年12月开始破土动工,历时近两年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可灌溉农田60万亩左右。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边运用、边改善、边发展的原则,对新老渠系进行了3次规模较大的改善调整与挖潜扩灌。1949年-1966年为第一阶段,1966年-1983年为第二阶段,80年代后至1995年为第三阶段。

郑国渠修成后,灌溉面积达百万亩,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使秦国从农业经济上为统一中国做好了战争准备。

郑国渠遗址,目前发现有三个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郑国渠引泾进水口。每个暗洞宽3米,深2米,南边洞口外还有白灰砌石的明显痕迹。地面上开始出现由西北向东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个大土坑,土坑之间原有地下干渠相通,故称“井渠”。

郑国渠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实效之显著,在我国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

一直到现代,郑国渠任然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泾阳,三原,富平,蒲田沿泾河两岸150公里的区域,还能有效灌溉大约280000亩的土地。

2 阅读:537

易水长天

简介:关注人文,历史,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