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与苏联解体

易水长天 2020-07-17 19:44:04

1931年3月,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总统。

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37年他的外祖父在斯大林发起的大清洗中被不法之徒诬告,迫害致死。30——40年代的大饥荒,夺走了村里不少人的生命。这些给少年戈尔巴乔夫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戈尔巴乔夫通过刻苦学习,在他19岁那年考取了赫赫有名的莫斯科大学,攻读法律。在莫斯科学习期间他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1953年,苏联伟大的领导人,精神领袖——斯大林去世,享年74岁,这是一件令全国震惊和哀痛的大事。1955年,戈尔巴乔夫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顺利毕业。1980年10月,升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总书记、总统,推动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项领域体制改革。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

戈尔巴乔夫

1956年2月14日, 赫鲁晓夫(1953年上台)召开了党的二十次代表大会。 2月24日,大会闭幕前的深夜,赫鲁晓夫突然向大会的代表们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即所谓《秘密报告》)。从根本上否定了斯大林的功绩,他对斯大林的评价震动了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引发东欧的一系列骚乱。戈尔巴乔夫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当时戈尔巴乔夫还仅仅是一名小公务员,名不见经传。到1970年,他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机,他被当选为斯塔夫罗波尔地区的党委书记,该地区的一把手历来是向中央政治局选拔输送年轻干部的摇篮。

1975年戈尔巴乔夫去中央开会,逐渐与上层来往密切,他的国家治理才华逐渐显现。49岁时,戈尔巴乔夫成为一名实至名归的中央政治局委员。1980-1985年,他有幸参加了不少外交活动。在与加拿大外交官接触的过程中,他比较了两国政治,经济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也因此意识到了国家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54岁时,戈尔巴乔夫走上权利的巅峰,为他实施酝酿已久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思路没有问题,如果稳步推进,国家的经济会有很大的发展。但是,戈尔巴乔夫认为,政治的改革才是最迫切的。只有结束政治的僵化和黑暗,经济发展才能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1986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的大会上,戈尔巴乔夫正式提出要实施政治改革。

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意外爆炸,该爆炸产生的威力是当年美国人投放到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举世震惊。

事件发生后,当地管理部门故意隐瞒,拖延上报。几天之后人们才反应过来。但是已经造成了270000多人受到核辐射,患上了可怕的癌症,93000多人死亡。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事件各级官员的迟延反应,缺乏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让戈尔巴乔夫意识到,国家的各项管理体制存在严重问题,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后续救灾和清理,国家投入了10个多亿。这给本就疲软的国家经济造成致命一击。

1987年,美苏关系正常化,西方国家的管理体制成为戈尔巴乔夫进行政治改革的首选。

1989年,戈尔巴乔夫改组中央政治局的权力机关。宣布,效仿美国等西方民主国家,执行多党参政的总统制,提倡政治的多元化,自己是国家的第一任总统。

但是,戈尔巴乔夫对政治的改革太过理想主义了,他没有意识到,改革引发的巨大风险。

多党制的出现,让苏联共产党很快失去了掌控国家的权利。接下来,鱼龙混杂的党派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他们到处演讲,阐发治国大论,否定历史,犯罪事件蜂起,经济不景气,国家政治很快陷入了瘫痪。

1990年,苏联人民饱受饥饿之苦,人们连最基本的面包都买不到。国家陷入大乱状态。

1991年12月7日,叶利钦和乌克兰宣布,废除1922年签订的苏维埃共和国联盟。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

随着苏联的解体,也宣布了戈尔巴乔夫政治经济改革的彻底失败。戈尔巴乔夫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没有意识到,西方的民主制度不可能照搬照抄,必须在适应本国的国情的情况下缓步推进。而且,政治的改革需要在一定的条件和界限之内才能进行。

2 阅读:1703
评论列表
  • 泰山 12
    2020-08-10 20:23

    因为专制独裁是必亡的死路一条!

易水长天

简介:关注人文,历史,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