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贤才
“浔城故事”收录讲述百姓生活的散文、纪实类文章。本系列在“浔阳叙话”“冯晓晖”两个公众号上首发,并在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上同步转载。欢迎原创作者投稿,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
本篇发表于1999年7月14日《九江日报》,名为《寻寻觅觅50年——为〈九江日报〉50年大庆作》,经作者授权转发。
《九江日报》创刊50年,我与它结缘也是半个世纪。
1949年5月九江解放不久,就有了《九江日报》;当时我是九江同文中学(现为二中)的高中学生。每天看《九江日报》,还为它写稿。12年前,九江一位老同学忽然给我寄来一份1950年的《九江日报》,原来四版上有一篇我的短文,但我主要是写通讯稿。我是同文中学第一、二届学生会主席,还是市学联副主席(后来是代主席),因而有幸成为《九江日报》最早的通讯员之一。
《九江日报》创刊号,1949年6月10日 图源:张廷
1951年上大学离开九江,当时全国报刊不多,大学图书馆阅览室里,也有《九江日报》的一席之地。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医院里虽没有《九江日报》,但在北京图书馆仍能看到,知道一些家乡的事。可是好景不长,不久就来了“大跃进”。我所在的医院奉命搬迁到内蒙古呼和浩特.看不到《九江日报》了,留下许多思念。于是到邮局为自己专门订了一份《九江日报》。虽然不能及时收到,有时一下送来好几天的,也有缺失丢了的,我也不很在意。
大约过了半年多,邮局忽然来了两个人找我,一男一女,都很年轻,不知什么事。两人互相推诿半天,女同志才勉强开口,而且一开口就先脸红了,一再声明他们不代表邮局,更不是领导派来的。那么来做什么呢?我们私下从无交往,也不相识呀,只能洗耳恭听了。
说来有点匪夷所思:竟是来请我别订《九江日报》的!女同志低着头,望着自己放在膝上的手背喃喃地说:“这报就您一个人订,难免出错。错了就是‘事儿’,就要检讨,还影响整个班组评先进,甚至关系到整个分局。”那年头虽然没有奖金,但对“精神鼓励”、政治荣誉都很看重。不过他们也替我想了,为我打听到:自治区图书馆的参考阅览室里,有一份《九江日报》合订本(每月一本),虽不外借,在那里看是可以的。
“您是不是到那里去看?”女青年最后很不好意思地说。男青年也忙称是。不等我回话,就给我一个信封,装着零钱(退订费),还有一张图书馆的参考阅览证。
我能说什么呢?人家有此“苦衷”,态度谦恭老实,服务还很到位,已替我找到了下家,只能认可了。
《九江日报》 1967年1月12日
历尽坎坷,终于回到了九江。以后几年里倒不是每天必看《九江日报》,也没想到还会离开这片土地。但后来还是走了。1985年5月25日凌晨,两部“解放”牌大卡车从都天巷徐徐开出,拉走了我一家四口和一些家具。车刚起动,下起了瓢泼大雨。长行遭雨,是很窝心的。可是我却有了一点特殊的感觉:这雨下得好。
于是来到南昌。安定下来后,就去邮局订《九江日报》。邮局同志说:《九江日报》目前还只限本地区发行,外地不好订。在九江市广电局工作的表哥听说后,把他看过的《九江日报》寄给我。表哥做事认真,虽不是每天寄,但从没少过一天的报纸。这样又看了两年多。《九江日报》终于“脱颖而出”,跨出藩篱,我也能从邮局正式订到《九江日报》了。
《九江日报》创刊50周年版 1999年7月10日
中国人很讲“叶落归根”,但也是暮年的心愿。我这个人没有很大出息,从很年轻的时候起,甫出家门,就有“归根”的念头。九江未必是中国最美的城市,但它是我的“根”。《九江日报》未必是全国办得最好的报纸,但它能给我传来绵绵的乡情。寻寻觅觅50年,维系的就是这份情。
王贤才(作者像)
【作者简介】王贤才,男,1933年11月生,江西九江县人。医学翻译家、教授、主任医师,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会原副主委。
【读后记】王贤才先生是著名医学翻译家,为我国医学事业做出了卓著贡献,曾获卫生部“医学翻译特别奖”。他完成的主要译著有15种37部约5000万字,是中国译书最多的人,也是世界译书最多的人。作为民主党派人士,王老师积极参政议政,提出多个关系到社会民生的提案并得到了落实,曾当选“九三楷模”。他写出过很多文学作品,包括长、中、短篇小说和电影文学剧本。
现居南昌的王老师已年逾九旬,依然十分关注家乡的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编者撰写《九江历史上的今天》系列期间,王老师曾给出过很多中肯意见,指出谬误,并提供珍贵的见闻轶事。在此表示感谢,并祝王老师健康长寿。
浔阳叙话:展示九江文化,讲述浔城故事,品鉴风俗滋味,漫记百态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