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是三国时期孙吴的第二位皇帝,是吴武烈帝孙坚的孙子,是吴大帝孙权的第七个儿子。母亲是潘皇后。
在建兴元年,孙亮登基做了帝,在太平三年,孙亮联合全公主想要除掉孙綝,因为事情泄露,被废为会稽王。
在永安三年,孙亮被贬为侯官侯,在孙亮前往封地的路上离奇去世,年仅十八岁。
孙亮本是孙权的小儿子,在赤乌七年出生,这时孙权的年纪已经大了,孙亮又是最年幼的儿子,孙权非常疼爱这个孩子。
刚开始的时候,孙权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孙和立为这个孩子,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和孙权长女全公主积怨颇深,最终孙和成了废太子。
在赤乌十三年十月,孙权立幼子孙亮为皇太子,后来将孙亮的母亲册封为皇后,孙亮就此成为唯一的嫡子。
孙亮非常聪明,尽管年纪小,但是却具备成年人的基本判断能力,在和傅相会面之时,行为举止完全合乎礼节,大臣们都很看重他。
在孙权重病卧床以后,安排大将军诸葛恪做太子太傅,会稽太守滕胤为太常,命二人共同辅佐太子孙亮。
孙亮10岁的时候做了皇帝,此时朝政大权的决策权主要在托孤大臣诸葛恪、孙峻自己孙綝手中。孙峻和孙綝为人傲慢,嗜杀,朝臣以及宗亲对二孙不满、反抗者都被杀害。
二孙治下恶劣,孙亮在位初期,诸葛恪施行德政,取消了之前监视官民情事的支付,免掉百姓拖欠多年的赋税,取消了关税,百姓都非常高兴。
后来诸葛恪开始独断专行,渐渐失去民心,二孙采用重刑管理天下,使得百姓长时间处在忧愁以及恐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