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式桩功练出整劲的效率最高,关键在这三个地方,站桩者须知

张金形意 2024-08-28 22:48:32

形意三体式可以调养气血贯通经络,五行拳还有调理人体五脏的功能,五行拳分属金木水火土,尊医理,对应肺肝肾心胃。夫人以气为主,气和则体壮,气乖则体弱。五行拳的核心是用肢体动作训练拳中内劲,拳劲顺则脏气和,拳劲逆脏气乖。通过动作训练劲力,通过劲力导引气血,贯通经络,调理内脏,从而内外兼修,延年益寿。关键是体系完备,动作简少,用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的效用,是以形意拳的健身价值也非常高。

头顶吊悬目端庄,颈伸项引领神光;

山根垂正耳听内,虎领二筋抱不僵。

头端目正,一身正气。头脑思维是人身指挥中心,不能胡乱晃动。头顶肩沉,颈项伸拔,顶心暗缩为吸,头顶又有暗吸的两相争意,才使人有了头的吊悬感觉。舌抵上腭,舌下津液淅出;齿扣骨坚,牙咬紧则颈项肌筋坚缩,脖子两侧虎筋相挣撑,枕后领筋和颈前肌群的松紧自然收放,头部才能前俯后仰,左摆右撞,竖向顶缩,求其六向共挣力的增加,以头部重创对手面部胸部要害,此是人身七拳第一打――头拳之功。

头正尾间中正,身正气才顺,用平肩正脊去调整。头怎么顶?顶多大劲?颈伸头才顶,肩沉项方引,脖子抻拔才拉开颈椎,脊才撑挺,背才裹拔,面目才有了神采(猴相)。究竟顶多大劲才合适?太极拳家讲:“如顶一羽”。南拳家说:“头如带石帽”。而练形意的则说:“身如牮柱,头如顶碗水,不外洒”云云!总之,头上压多大重量,就向上顶多大劲,向上顶多大劲就向内暗吸多大力,相抵相等挣意而已。所谓虚领顶意,其侧重在“领”上,虚是无是没有,无沦打拳、站桩、坐功还是卧练,身位处在任何高度上,头必须领起全身,否则周身软塌无神而失去练意。但若顶领过甚,身体会在运动中不自主的拔高抻长,直如竿立而失去桩法。

二、手部要领

内缩外绽是为顺,雁鸭支蹼是为横;

腕挺筋挣甲为梢,力达指尖是鹰捉。

手内缩筋紧缩握合为拳,手背张筋绽起,手掌自然开握叫做顺,而指间筋的撑夹开合(形似鸭蹼)叫做横力,这是拳掌自身的十字劲;加上腕挺指伸和手臂自然伸争力,整个手掌已不是向任何单方向的力了,而是“整胀力”,出手发力已不是光有掌指扣抓刺插力量,同时还有了指间的撑夹开合力,以及臂腕的前挺内缩而形成手部六向力。纵在握拳时亦是暗含劲力内握,握紧而不僵死(掌心如握弹簧钢球)。

众所周知四梢之一“甲为筋梢”,但若劲力不足,或其内力不能达到指尖,当然体会不到甲为筋梢的感觉。亦不是抓拿撕打哪一式发力形式才叫鹰捉,而是身正气顺,一身整贯,随头顶足踩,鹰熊竞志的发力之势,招之即来,随遇而用,挥之即去回转如意,功久弥深,体内就会产生汹涌的后续力,贯达肩背肘手,击穿敌体如透电。在拳、桩动静的练习中,掌指时时蕴含着六挣之意,否则不仅长期练不成这六面劲力,达不到“出手鹰捉疾狠攫食”的实际效果,练用脱节,自己的指力将会永不到位。

两臂相弓合抱,两手相引相斥,挣撑互为,在周身松柔精神内敛的练意中,两手相互牵连、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俗话说“金手银手,不如两手合一手”。待日久功深分合得宜时,表现出来的不仅是“前手打人后手发力”的整劲,其使用效果亦将成倍增加。

三、足的要领

十趾扣地似栽根,脚心含蓄像起拱;

踩趟锉磨步六挣,临渊履冰似猫行。

人体发力起于足,发于腿,源于腰身,顺于肩背,达于拳指,这种起势发力程序,但凡练拳人无不知晓。然根节能否一动,整力立达敌身,那就得看能不能练好足力,又能配合好全身促动力而致用了。足趾扣地根节稳,脚心含蓄有弹力,步出如趟泥,似犁行,胫踝横竖、扒撑、锉磨,再加上腿膝提踩之意,这“整劲”已见端倪;步出落地六挣是“趋踩”,其意在膝和踝;腿之中节在膝,若无中力,腿的提扒兜撑拧之劲便无。而步出“铁牛耕地”,则足之蹬踩锉趟力也就成为空谈。

膝有跪意则脚后跟腱自然张起,整身拔地欲飞,催势如风。临渊履冰之“如猫行”,则是大胆谨慎、稳固无声的“躇步”,这是一种既怀神意又成竹在胸的把握步动。古谱曰:“身为主宰,形之于步”,或谓“涌泉无力身无主”,无非说拳运动中足功和步法在人身活动中的重要性,其理论学习不应单趋字里行间,还应从反正两方面去对待去认识,这样就容易理解了。而脚为人身根节,腰是中节,头是梢节,必须会同于这头足问的“三弓合一弓的竖向松紧”,才是人体总弓的“第一挣力”。

8 阅读:435

张金形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