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最后被慈禧太后加封为一等毅勇侯,以此表彰他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卓越贡献。这也使得曾国藩力压同时代的李鸿章、左宗棠等晚清名臣,成为取得事功成就的第一人。
曾国藩取得这样的巨大成就无疑是艰难的,但在关于他是如何做到时,我们总是被灌输正面的思想,说他严格自律、勤俭节约、廉政光明等等。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曾国藩真的是保持稀有的品行,在一群人心复杂的同事之中,最后脱颖而出,成为天选之子的么?
不见得。
如果你了解韩国总统文在寅、卢武铉的往事,或者知道古代清官海瑞的结局,就知道要在官场这样的大染缸里,靠别具一格的个人魅力和品格成事,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官场要做成一件事,不是看你有多干,而是要看你能调动多少资源。你要是太过于光芒万丈,难免招来横祸,最终身败名裂。
从这个角度来看,曾国藩一定比我们以前接受的形象更复杂。
而我在阅读一些史料之后,最被颠覆的认知是曾国藩其实是个“贪官”,准确地来说,他是个非典型清官。而这一切有着必然的原因,以及令人深省的哲理。
01 愤青往事:责己严责人亦严,一把君子的标尺敲打所有人曾国藩接受了系统的儒学文化教育,他有非常严格的一套修身、做事的规矩。
他推崇并执行这套规矩,坚信做人应该做君子,当官应当为民请命。
年轻时候的他不但自己坚定执行这些理念,还要推己及人,只要别人稍有违背,他就要跳出来严厉指责,是一个“优秀”的愤青。
这样的性格和行事,让年轻时候的曾国藩吃尽苦头。
1.进直言,惹怒咸丰咸丰皇帝新上位的时候,走走程序的让大臣们进谏说说皇帝的缺点,给他咸丰提点建议,让他好好改进。
大家都懂,这种事情嘛,说点不痛不痒的事,诸如领导少熬夜,领导要好好吃饭之类的,就可以了。
但曾国藩觉得不行,我们追求圣贤君子,君子怎么可以说谎,君子怎么能不讲信用。于是,尽职尽责的曾国藩本着尽忠的原则,给年轻气盛的咸丰提了3个缺点:
1、小事精明,大事糊涂。
2、徒尚文饰(喜欢搞表面功夫)
3、刚愎自用,出尔反尔
人家咸丰好歹是皇帝,这样直白的话放在普通人身上恐怕也要得罪人,毕竟树活皮人活脸。
结果咸丰大怒,扬言要把曾国藩绑了马上法办,好在周围的人及时劝阻,这才让曾国藩逃过一劫。
2.要别人执行自己的标准,被同事孤立曾国藩对皇帝都敢如此,对普通同事就更加如此了。
1853年,曾国藩奉皇上之命,在当地操办团练,说白了就是组织训练民兵。
当地的正规军是由清德在统领,当时的清军体系已经病入膏肓,武将整天混日子,士兵小偷小摸。
曾国藩一看不行啊,咱们儒家推崇仁智礼仪信,再说了为人臣子就要替人尽忠,你这算什么事。
就号召清德组织士兵们跟湘军一起训练,但清德不理他,还故意找茬闹事。曾国藩一急,就用皇上特批的专折凑事之权,一封信就把清德给双规了。
新上任的绿营头领鲍起豹一看曾国藩这么嚣张,就直接鼓动一群士兵去曾国藩办公室闹事,逼得他翻墙落荒而逃。谁知道他吃了暗亏,湖南一把手巡抚骆秉章不但不帮他,还教训他“打仗还是要靠他们”。
本以为应该得到道德表彰的曾国藩,反而遭到了湖南官场的一致孤立,曾国藩一气之下远走江西。
3. 本性不改,江西官场碰得一鼻子灰江西巡抚陈启迈是个控制狂,他不懂军事却要对曾国藩指指点点,曾国藩不听他就克扣曾国藩军饷,曾国藩气不打一处来,一封信交给咸丰,就把陈启迈给办了。
新上任的江西巡抚看他屌屌的,就更不配合他,军饷都随时停放,曾国藩苦不堪言,一边是涣散的军心,一边是屡屡的败仗,另一边是不断的内部斗争。
他逼得没办法之后,向咸丰要权力,希望能做两江总督,从而把财权控制在手里。但咸丰不同意,反而趁曾国藩父亲去世,让他回家守孝。
从曾国藩中进士开始到回家给父亲守孝,是他年轻时候过得最窝囊的时期,要朋友没朋友,要地位没地位,同事不团结,领导不厚爱,劳苦奔波大半生,落得个回家守孝的结果。
可以说,曾国藩的这一切悲剧的缘由,都在于他拿衡量自己的尺子,去衡量这个世界。把自己执行的一套原则,强加到别人身上,从而引起整个人际系统对他的排斥。
02 中年轶事:从棱角分明的书生,进化为圆滑世故的社会人曾国藩在家守孝两年,最后因战事吃紧,再次被皇帝召出来。
以前我们总认为曾国藩笨,很多野史的材料都说曾国藩天资不好,智商不高,其实我是不赞同的。
虽然曾国藩中进士的年龄比同时代的牛人像梁启超、李鸿章这些人大,但只能说明他读书开悟得晚,天赋比他们差一些。但曾国藩好歹是在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中,挤独木桥出来的“进士”,放在今天那至少也是中国十大名校的水准。
所以,曾国藩天资不算卓绝,但绝对不是差。因此在家守孝两年之后,曾国藩有能力实现自我的反省与超越,在学了黄老之学反省自身很多后,曾国藩再出山时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再出山的曾国藩会送礼曾国藩接到咸丰的诏书之后,准备了四天就出发了。
他用这四天准备了大大小小的“礼物”,给每一个他将要去拜访的地方官们,上至巡抚大臣,下至县令,都准备了礼物,说是去赐教。
他的第一站长沙,就去拜访了当时的长沙县令。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得了的新闻,因为古代有句话:前世作恶,今生县令。恶贯满盈,县令附郭。
意思就是,上辈子做了孽这辈子才会做县令,而上辈子要是恶贯满盈的话,这辈子就要做省城的县令。
说白了县令就是官场最垃圾的职位,尤其是省城的县令,因为要经常来往的接送到本地的大官,各种“规矩”必须得安排上自己的日子才好过,所以县令非常不好做,一没油水,二没地位,腰身还要非常的柔软才行。
但曾国藩却连这样的人都去拜会了,还送了礼物,并且是带着请教的心态去的。
曾国藩除了这种日常的迎来往送之外,还会主动地考虑“送礼”。
以前清朝有个机构叫户部。他们有个专门的业务就是给打仗完之后的部队报销军费,所以户部的人一旦遇上军费报销就意味着提前过年。
曾国藩打下天京之后,派人去和户部的人说报销的事,初步答应要给户部8万两银子,但是恭亲王突然说,打仗搞得民不聊生,干脆所有的都不报账了,这对打仗的人来说是好事,对户部来说就是噩耗。
但曾国藩还是给了钱,他从自己的存款中拿出8万两,分给了户部。
此时的曾国藩与以前一根筋推崇儒家文化的愤青相比简直是两个人,拿他以前的标尺来衡量,现在的他肯定是个“小人”。
2. 再出山的曾国藩还会收礼曾国藩任两江总督以后,每到江西等地,当地的地方官就会给他送豪宅豪车。曾国藩也不生气也不骂他们乱搞,而是指着他们送来的几卷草席子,说:你们有心了,这样吧这个我收下了,其他的你们带回吧。
后来曾国藩过生,手下的爱将鲍起豹,把多年打仗以来得到的金银细软、古玩字画,扛了六大包来给他贺寿。
曾国藩没有像以前一样严厉的指责属下,问责他一个大头兵哪来的这么财产,是不是发了战争财等等,而是看了看这些礼物,然后挑了一个绣花的小帽子,说:我只要这个,其他的你自己带回。
曾国藩在发起洋务运动的时候,身边有个高材生叫容闳,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曾国藩信任他就给了他一个肥缺美差,给他播了一批特款,让他国外去购买机器。
容闳从美国回来时,曾国藩给儿子写信说,容闳一定回来送礼,你也不要一份都不要,20两银子以内你就收下,多余的退回。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再出山时候的曾国藩已经变了个人,他从以前的刚直不阿、仁义礼信,变成了现在的圆滑世故、人情达练。
而好处也很明显,以前同事排挤打压,皇帝也不厚爱,现在加官进爵不说,走到哪人缘都好,最后所有合力,成就了曾国藩一等毅勇侯的功名。
那是不是说,要想做出点事,就得学会那些油里油气的行为?
不,光这样解读曾国藩,太过于浅薄了,仔细琢磨他的背后,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哲理。
03 外圆内方能称王:传统道德加持上实事求是的精神后,一个凡人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曾国藩跟一般的小人有所不同,他依然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君子,只不过是在内心坚守那块属于自己的高尚领土,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推己及人。
他把“责己严,责人也严”变成了“责人宽,责己严”。看起来他像是跟一般人同流合污了,其实这只是他外圆内方的一个最终策略。
曾国藩在卸任总督之后,让儿子把自己在位时留下的钱,只留2万剩余的一万余两全部拿到京城去散给官员们。
儿子问他为什么?
他说自己不愿得清官之名。
理由是,人人都愿得清官的美名,若是自己做得了美名,而别人得不到,这样就会让人难为情。换句话说,自己若是在官场上标新立异,就会遭到其他人的排挤,最后的结果就是做不成事。所以,不愿得清官之名。
曾国藩的行为不能被称作清官,但他却有清官之实。
史料记载,曾国藩的老婆听说他当两江总督之后,特地跑来江西看看,结果发现曾国藩贼穷,总督衙门陈旧不堪,住的地方还只有两个老妈子。她实在受不了之后,花钱去街上买了一个丫鬟回来,结果最后曾国藩还是把丫鬟送给别人。
几年总督下来曾国藩大概总收入在一百八十万两白银左右,但曾国藩其实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钱,死在两江总督位置上时,余钱也就一万八千两,最后还被办丧事花得精光。
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他的平时生活起居,吃穿住用全部都是从简,自己吃晚饭都很少吃肉。总之,曾国藩不像和珅那样的大贪官一样富可敌国,而是仅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一栋老宅和书屋。
你看,曾国藩其实是这样一个外圆内方的王者。
他在内心依然坚持儒家那一套高贵的品质,严格的要求自己,一切与仁义礼信相违背的事,都不做。而一旦和实际相结合,为了在真实世界做成事,他也能够表现得合时宜,让周围的人觉得舒坦自在,不显得光芒万丈让周围之人难为情。
这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呢?我觉得张宏杰在《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中总结得非常好。
曾国藩这个人给我们呈现出两样东西:
第一样东西,中华文化的那种正面力量,只要加入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中华文化完全可以表现出非凡的弹性、包容性和开放性。
第二样东西,一个资质平凡的人,依靠超凡的意志力,可以达到什么样的人生高度。
结语:以前总觉得,曾国藩的主要标签就是严格律己,现在看来这样的认知太过于肤浅。
曾国藩作为一个被毛泽东、蒋介石以及马云等名人推崇的人物,他并不应该只是我们平时所了解到的正面的样子,他应该更复杂,也更有内涵。
而只有当我们即从正面,也从侧面去看他的时候,曾国藩才会更加的立体,从他身上汲取到的精神养料才会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