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琮投降后,刘表手下的将领们都去哪儿了?他们的结局如何?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5-04-15 04:44:18

汉末军阀中,刘表是一个“老资格”。

在曹操、袁绍等人尚未立下基业时,刘表已经平定荆襄,成为一强大军阀。

而且,与西面的刘焉、刘璋集团及张鲁集团不同,荆州毕竟不是偏远之地,交通比较便利,因此,刘表手下一度云集了非常强大的人才队伍。

只不过,刘表非雄才大略之主,刘琮更是“犬豚”之辈,因此,他们手下的将领,终究不能在刘表之下充分展现才能。

那么,刘琮投降前后,这些将领都去哪儿了呢?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

蔡瑁:掌权大将,投靠曹操,富贵终身,但名声极臭。

蔡瑁,是刘表集团最重要的将领。

当初,刘表单骑来荆州上任,如果没有蔡瑁与蒯氏兄弟的帮助,刘表恐怕成不了荆州之主。

因此,在刘表集团,蔡瑁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蔡瑁的妹妹蔡氏成了刘表的妻子,而蔡瑁的侄女又成了刘琮的妻子。

曹操南下,也正是蔡瑁牵头,促成了刘琮降曹。

或许是出于对蔡瑁的鄙视,小说给蔡瑁安排了一个耻辱而又可笑的结局:蔡瑁、张允降曹后为曹操操练水师;结果,周瑜借“蒋干盗书”,施反间计,借曹操之手杀了蔡瑁、张允。

当然,小说毕竟是小说。

正史上,蔡瑁降曹后,还是得到了优待的。

蔡瑁少年时就与曹操成了朋友,曾与曹操一起在洛阳鬼混过。

曹操一到襄阳,就跑到蔡瑁家里来:你还记得当年我们一起去找梁孟星吗?他当时还不肯见我们呢!我听说他现在就在襄阳,你说他好意思见我们么?

随后,蔡瑁迁到了蔡州,其屋宇甚华丽,四墙皆以青石结角,家中婢妾数百人,别业四五十处。完全就是大富翁!

后来,蔡瑁在曹操手下历任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封爵为汉阳亭侯。

只是,曹操待他不错,但蔡瑁陷害刘琦、劝刘琮投降等劣迹,还是使他的名声很臭,为人所瞧不起。

魏武虽以故旧待之,而为时人所贱,责其助刘琮,谗刘琦故也。——《襄阳记》

而后来的曹丕,就更加不客气了,他公开宣称:“佞邪秽政,爱恶败俗,国有此二事,欲不危亡,不可得也。何进灭于吴匡、张璋,袁绍亡于审配、郭图,刘表昏于蔡瑁、张允。”也就是把蔡瑁、张允,与郭图、审配等人,定为“佞邪”之辈!

黄祖:心腹之将,在刘表时期已经战死

黄祖的地位不如蔡瑁,但是,就军事上的重要性而言,黄祖就是刘表的首席大将。

可以说,哪里有危险,哪里有硬仗,哪里就有黄祖。

孙坚攻打刘表,顶上去的就是黄祖。

最后,黄祖射杀了孙坚,为当时在荆州刚立足的刘表稳定了局面。

后来,黄祖长期坐镇江夏,为刘表守东面,成为抵御孙策、孙权的主要屏障。

从史书字面记载来看,黄祖确实不行,他和孙策、孙权的交战,是一场败仗接着一场败仗,完全不是对手。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孙策、孙权,花了8年的时间,始终没有拿下江夏!

由此来说,黄祖的实际表现,当然不会如史书表面记载的那么不堪了!

只是,208年,也就是在刘表病死之前,黄祖已经战死了···

甘宁:已投孙权

说到了黄祖,又不得不说甘宁。

甘宁,本是在西川混的。

后来,刘表派荆州别驾去联合甘宁等人,一起攻打刘璋。

事败后,甘宁遂东去荆州,投靠了刘表,并在南阳驻扎。

然而,甘宁觉得刘秀不是个干大事的人,遂决心再往东企图投孙权。

只是,到了江夏,过不去,就只好暂依黄祖了。

其间,甘宁参与了黄祖抵抗孙权的战争,射杀了吴将凌操,救了黄祖一命,算是立了一功。

然而,黄祖依然不重用甘宁。

后来,甘宁在苏飞的帮助下,成功投靠了孙权。

在孙权之下,甘宁大放异彩,成为东吴顶级名将。

刘琦:接过抗曹的大旗,但终究为刘备作了嫁衣···

刘琦,作为刘表的儿子,按道理不应该被看为将领。

但是,黄祖战死后,正是刘琦去接过了守江夏的重任。

后来,刘琮投降,刘琦又成为抗曹派名义上的领袖。

赤壁之战前,刘琦率万余兵,其直接实力不在刘备之下。

赤壁之战后,刘备又推刘琦为荆州刺史,也就是让刘琦名义上接过了刘表的位子。

只是,由于体弱多病,刘琦实际上是被刘备所操纵的。

刘琦病死后,其部众、地盘,也就都归了刘备。

文聘:御北大将,无奈降曹,被曹操折服,成为魏国名将。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也,为刘表大将,使御北方。——《三国志.文聘传》

文聘,同样是刘表手下大将,主要防御北方。

与蔡瑁不同,文聘本是一个“抗曹派”。

当刘琮召唤文聘一起去投降曹公时,文聘表示:“我不能保全荆州,实在是罪人,唯有待罪而已”,不肯去主动迎接曹操。

直到曹操接收了荆汉,文聘才姗姗来迟,并在曹操问他为什么来得这么晚时表示:我本想要保全荆州,生不负孤弱(刘琮),死不愧于地下,但“计不可得”,现在心里悲痛惭愧,没有面目早点来见您!

显然,文聘是真的想要抵抗曹操的!

然而,曹操不愧是一流的驭将之人:“仲业,你真是一个忠臣呀”!以厚礼待文聘,并且拿出“北兵”给他来指挥。

称赞文聘的忠诚,厚待文聘,并继续用文聘,只是,让文聘典北方兵,继安抚了文聘,又预防了文聘,说到驾驭人才,曹操真是一把好手!

此后,在曹魏,文聘长期驻守江夏。

其间,文聘既曾挫败过关羽,也粉碎过孙权的进攻,多次立下大功,有“威震敌国”的威名。

后来,文聘死,文聘的两个儿子及一个养子都得封侯,而文聘本人,最后也配享曹操庙!

刘磐:骁勇大将,消失。

刘磐,是刘表的侄子,骁勇。

他奉命与黄忠共同守在长沙郡。

其间,刘磐凭其勇武,多次进犯孙策统治的艾县、西安县等地方。

后来,孙策让太史慈督率众将来防御,刘磐遂“绝迹”,不再为祸。

在小说中,刘磐后来还有出现。

刘备取长沙,得了黄忠后,黄忠又引荐了刘磐,刘磐遂为刘备效力。

不过,在正史中,黄忠确实降了刘备,并走向扬名立万之路,但刘磐则一直没有再出现了。

看起来,刘磐是消失了。

其实,刘磐无论当时是否在世,恐怕都要“消失”了。

毕竟,刘备平定南四郡,打的是公子刘琦的旗号,而刘琦当时才是荆州刺史。

也就是说,当时刘备对荆州部分地区的统治,其实名分上仍然是继承刘表。

如此,刘磐这个刘表从子的身份,对刘备来说始终是一个问题。

即便刘磐仍然在世,刘备虽然不至于要弄死他,但终究是不敢用他了···

黄忠:先随降曹操,后又投靠刘备,并由此开始扬名立万之路。

既然说到了刘磐,那自然要顺便说说与他一起守长沙的黄忠了。

很多朋友认为,在刘表手下时,黄忠不过是“老卒”,无名之辈。

这大约是受到关羽称黄忠为“老卒”的影响。

其实,当时的黄忠,确实不能与已经得到朝廷任命的关羽、马超相提并论,但是,在刘表这个荆州刺史之下,中郎将的职务已经不算低了。

所以,在刘表手下时,黄忠已经算是一个方面之将了,只是···没有活跃于主要战场而已。

在刘琮降曹操后,一度也归顺了曹操。

只是,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南四郡时,黄忠也归顺了刘备。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黄忠由此扬名立万,成为“老当益壮”的符号。

刘备集团: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后成为蜀汉政权的领导集团

而在刘表后期,投靠他的刘备集团也成为刘表下的一强大势力。

虽然刘表是以“上宾”之礼待刘备,但刘备当时确实为刘表效力,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当时的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也都随刘备。

刘表去世前,刘备已经去樊城准备抵御曹操。

刘琮降曹时,不敢告诉刘备。刘备过了很久才知道此事,派人去责问刘琮,刘琮才派宋忠去告知刘备,而当时曹操的军队都已经到宛城了。

刘备急忙南退,路过樊城时,诸葛亮劝刘备拿下樊城,被刘备拒绝。

于是,刘琮手下许多不愿降曹的人都随刘备走了。

后面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刘备成了鼎足而立的君王。

张绣集团:张绣、贾诩等,后投曹操。

张绣集团,也曾经依附于刘表。

张绣的叔父张济,率领凉州军的一部分来荆州就食,在作战中被刘表军射杀。

随后,刘表派人安抚,张绣遂依附于刘表。

此后一段时间,张绣连战曹操,与曹操打得有来有回,互有胜负,而曹操在战场上终究奈何不得张绣。

官渡之战前,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选择投靠了曹操!

投曹操后,张绣与曹操结为儿女亲家。

随后与袁绍的战争中,张绣力战有功,进为破羌将军,而所获封赏为全军之最。

后来,在曹操远征乌桓途中,张绣病逝了,被谥为定侯。

只是,张绣的儿子张泉,后来卷入魏讽之乱,被杀。

而随张绣归顺曹操的贾诩,后来的发展就更大了。

此后,贾诩成为曹操、曹丕的重要谋士,被认为是张良、陈平一类的人物,后来也位列三公。

其他:李严、魏延、蒋琬、马良、廖化等

此外,后来名显的李严、魏延、马良、廖化等人,当时也在刘表之下。

不过,当时李严只是县令,而马良等人的职务不详。

他们或因尚年轻,或因其他因素,总之,当时没有得到重用,因此,咱们也不多做介绍了。

说到这里,把前前后后归附过刘表的人才整理出来,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他可能拥有的人才阵容是何等的强大!

统帅有:刘备、张绣。

智谋之士有:诸葛亮、贾诩。

猛将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文聘、甘宁、魏延等。

此外,荆州境内,还有庞统、刘巴、蒋琬等人。

以荆襄之地,地方千里,带甲十万的实力,再加上这样的人才阵容,刘表集团本拥有着无限的可能!

1 阅读:358
喝下历史的鸡汤

喝下历史的鸡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