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喜欢锻炼的老人,脑梗的概率比不锻炼的人还高?别小瞧

小王的记事本 2024-11-06 00:34:49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叶医生,您不是常说锻炼好么,我天天早起跑步,咋还听说喜欢锻炼的老人脑梗风险比不锻炼的还高呢,这不是挺邪门的嘛!”

杜大爷眉头紧锁,叶医生听了,哈哈一笑,拍拍他的肩膀:“杜大爷,喜欢锻炼没错,但咱们得看怎么锻炼,运动这件事吧,要讲究个‘度’,还真不能瞎来。”

杜大爷微微一愣,盯着叶医生问道:“啥叫‘度’,我这不是天天早起跑步,再说,别人不运动的还真有几个脑梗的,我是越跑越年轻了啊!”

叶医生忍不住笑了笑:“杜大爷,您这不叫‘度’,您这是‘猛’啊,年轻时候是能随便折腾,可岁数上来了,咱就得悠着点,您听我慢慢给您分析。”

叶医生抬手做了个舒展动作,开始为杜大爷讲解起这个复杂的道理:“像您这么大岁数的,很多人一退休了就想保持健康,拼命跑步、骑车、打球。”

“甚至有人一天得锻炼好几个小时,运动确实有益身心,但问题是,不分时间、场合地运动,特别是一下子高强度运动,对咱们的身体会有啥影响呢?”

杜大爷抬眼望着他,手背在身后,耐心听着,叶医生继续道:“咱们的心脏啊,就像个小马达。”

“它年轻的时候跑得快,没问题,换个说法,那时候小马达质量好,能抗住折腾,可岁数一大了,这马达上了年纪,还硬给它拼命加油门,它哪能受得了?”

叶医生见杜大爷若有所思,笑了笑,继续说道:“您知道不,科学家做过一项研究,说那些平时高强度运动的老年人,脑梗的概率竟然比不运动的还要高!

“原因就在于咱们运动的时候,血液一下子流得快了,容易造成血管压力不均匀,尤其是那些本身有点老化的血管,可能直接给压坏了。”

杜大爷点了点头,表示似懂非懂,但仍不服气地问:“可是医生,那锻炼不就是要跑出汗、气喘吁吁才有用吗,不多运动不也是坐以待毙?”

叶医生摆摆手:“这话您说得有理没错,运动确实重要,但咱们讲究个温柔些的方式,得循序渐进,别一下子就把全身力气耗干。”

“您平时可以做些缓和的运动,这些运动强度低,但能保持血液循环畅通,而且不会一下子加重血管负担,这才是咱们这个年龄段需要的锻炼方式。”

他又特别强调道:“杜大爷,您知道咱们老年人血管的特点么,咱们年轻时血管壁有弹性,稍微一紧张、跑一跑都没啥问题。”

“但到了咱这个岁数,血管里可能会出现些小小的‘小障碍’——比如说动脉硬化,这些小毛病让血管壁不再像年轻时那么有弹性,反而变得容易堵住。”

“而一旦咱们剧烈运动,血液一过快,那些小‘障碍’很可能被冲得堵在关键部位,造成供血不畅,最严重的,就是发生脑梗。”

杜大爷皱了皱眉,忍不住问道:“这么说来,是不是我现在得马上改改锻炼方式了?”

叶医生点点头,笑着说道:“习惯可以慢慢改嘛,您可以从每天减少跑步的时间开始,比如您平时跑一个小时,现在可以调整成半小时。”

“然后剩下的时间做做拉伸、散步,这样也能达到运动效果,要知道,您的身体最了解您的年龄,咱们得给它一个‘缓冲’,让它在每次锻炼中‘养精蓄锐’。”

杜大爷似乎明白了不少,点点头,“明白了,医生,看来平时我也确实有点儿跑猛了。以后我慢慢改,少跑点,再做些别的活动,不让身体负担太大。”

叶医生笑道:“就是这个理儿,锻炼时尽量别一下子冲刺,您看那长跑的马拉松选手,人家年轻可以拼,咱们这个年纪啊,讲究的是‘量力而行’,慢慢来。”

“特别是冬天,一大早出去跑步,那温度低,血管受冷收缩得更厉害,尤其容易出问题,您要是喜欢清晨锻炼,最好也让身体先缓一缓,再活动活动。”

杜大爷听得点头连连,忍不住夸赞道:“叶医生,您今天这一番话可真是长了见识!我这老胳膊老腿儿确实该悠着点动了,再拼命折腾真是折腾不起了。”

叶医生会心一笑,“杜大爷,这道理您想通了,以后就好办了,咱们呢,得把锻炼当成一件愉快的事儿,不求一朝一夕,而求长长久久。”

关于喜欢锻炼的老人,脑梗的概率更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 马莉菲.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的影响分析,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12-25

0 阅读:94

小王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