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春秋190:玫红栎铃木|中文名字多得眼花缭乱

花木花木 2025-03-25 04:41:09

2019年4月中旬,我在佛山万科四季花城一个休闲小院,看到一种很高大的树,树冠覆盖了半个小院,树上开满了浅粉色的花,我有些兴奋,立即拍照。可天阴,树高,风大,总也拍不出满意的片子,没办法只能将就了。

这种花我从没有见过,像喇叭,但前端有5个浅裂,裂片褶皱,像被雨淋过的薄纸。我猜测是到了花期的后期,有些败落了。

我用手机软件识别,“花伴侣”说是紫葳科粉铃属“掌叶黄钟木”,“形色”说是紫葳科风铃属“紫绣球”,但它们的学名一样,都是Tabebuia rosea。看来这种植物的中文名称还没有统一。

写本文的时候,我在植物智上查“掌叶黄钟木”,没有;查“紫绣球”,也没有,但问我是否要找玫红栎铃木Tabebuia rosea,原来Tabebuia rosea在植物智上的中文名字是“玫红栎铃木”。

查《中国植物志》,只有“附录:中国紫葳科栽培植物检索表”提到Tabebuia rosea ,中文名称为“掌叶木”,说它花红色,顶生圆锥花序;果长圆柱形。感觉这点儿信息量是太小了。

植物智介绍的详细一些,说Tabebuia rosea是紫葳科栎铃木属植物,中文名称为“玫红栎铃木”,俗名则是一大堆,有紫绣球、粉风铃木、玫瑰风铃木、红花黄钟木、喇叭树、巴拉圭风铃木、洋红风铃木、红花风铃木、粉花风铃木、粉红风铃木、蔷薇风铃花。并介绍说,玫红栎铃木为乔木,高6~10米。树皮灰白色,有纵裂纹。掌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革质,对生,全缘。伞房花序顶生,花冠铃形,粉红色,中心黄。国外分布为热带非洲。花期春夏,果期秋季。

介绍Tabebuia rosea的书籍,在它的中文名称上也是五花八门。除 2022年出版的《一草一木·如数“嘉”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园植物》中使用“玫红栎铃木”的名称,其余都使用了别名。 2011年出版的《中国热带主要外来树种》则使用了“蔷薇钟花”的别名。2020年出版的《世界商用木材名典 美洲篇》更是使用了“红蚁木”这样的怪名。

关于Tabebuia rosea引入中国的情况, 2015年出版的《新花镜·琪林瑶华》有具体介绍:华南植物园于1970年代从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引入紫绣球(该园用了这个中文名称),现生长良好。但由于华南地区积温不够等原因,其结实率比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少,结实量有大小年之分。紫绣球原产墨西哥、古巴等中美洲国家。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2010年4月26日,华南植物园的官网介绍了该园紫绣球的种植情况,说它花大而多,花冠初时紫红色,衰老时变成粉红色至近白色。紫绣球在华南地区有时一年开两次花,花期在4—5月和10-12月,花序陆续开放。果熟期在夏季或冬季。并提到紫绣球在我国仅有极少量引种栽培,适宜孤植或列植。在中美洲等原产地的部分地区亦为重要的用材树种,是优质的家具用材。后来再介绍时还提到,紫绣球的落叶期在华南地区为1-3月。   

2013年1月5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官网介绍了他们引种洋红风铃木(该园用了这个中文名称)的情况,说该园于1978年从墨西哥以种子的形式引进,2006年以孤植树形式移栽在百花园。现满树挂满粉紫色的花朵,数朵小花聚生成团,花团锦簇,极为壮观。还介绍说,它又名巴拉圭风铃木,红花伊培树、喇叭树等,花期在1至2月,早春开花。它分布于美洲的墨西哥、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等地,在我国南方也有栽培。

我在佛山街头没有看到玫红栎铃木,可既然万科四季花城这样的居民小区都已栽植,它置身街边与人们亲密接触,也就应该不远了。

0 阅读:0
花木花木

花木花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