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6年11月12日的初冬,北京香山的阳光洒满了碧云寺,周恩来总理特意前来祭拜孙中山先生。这位革命先驱的衣冠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而在祭拜中,总理邂逅了守灵人谭惠全,一位为守护信念奉献了36年的老人。谭惠全曾担任孙中山的护卫,更因其忠诚与侠义赢得周总理的尊重。两人之间的交流,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延续,对忠诚与责任的深思:在这个纷乱的时代,真正的忠诚意味着什么?
在1956年11月12日,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90周年诞辰,周恩来总理亲自前往碧云寺祭拜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当他走近孙中山的衣冠冢时,意外地发现早已在这里等候着一位老人。
老人静静地站在衣冠冢前,眼中闪烁着泪光,周总理关切地问道:“老人家,您也是来祭拜孙中山先生的吗?”老人微微颔首,声音温和却带着岁月的沧桑:“我叫谭惠全,是这里的守灵人,已经为中山先生守灵好几十年了。
1922年6月16日,粤军总司令陈炯明指挥大军围攻总统府,炮火不断轰击孙中山位于观音山的住所粤秀楼,局势一度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来临。就在这一关键时刻,孙中山身边的五名护卫毫不犹豫,冒着枪林弹雨,竭尽全力将他安全转移至中山舰上,他们的英勇,更是为了保护孙中山这一民主革命的重要象征。
谭惠全正是这五名护卫之一,早在孙中山初到广州行医时,两人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谭惠全以其忠诚可靠的品质赢得了孙中山的信任,逐渐成为了他的贴身护卫。在谭惠全心中,保护孙中山不只是职责所在,更是一种使命。他深知,孙中山承载着民主革命的重任,若能救下他,便等同于拯救了整个中国的未来,拯救了亿万人民的希望。
事后,孙中山为了感谢这几位忠心护卫的英勇表现,特意在1924年1月1日举行了盛大的授勋典礼,以表彰他们的忠诚和勇敢。在典礼上,宋庆龄亲自为谭惠全佩戴了“讨贼有功”勋章,以此肯定他在关键时刻的无畏与奉献。这枚勋章不只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对他忠心耿耿的最高褒奖。
孙中山特别为谭惠全拨发了恩饷,以此来表达对他忠诚的感激之情,宋庆龄则亲自安排为谭惠全雕刻了一枚印章,这枚印章上特意将他的名字改为“谭卫全”,对他忠诚的赞美,更是对他无畏精神的永恒纪念。
1924年元旦,广州的大元帅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庆祝中华民国成立十三周年,同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授勋典礼。孙中山特别下令为在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事件中勇敢抗敌的将士们授勋记功,以表彰他们在关键时刻的英勇表现。
在典礼上,李烈钧逐一唱名,孙中山则亲自递上荣誉牌匾,宋庆龄则温柔而坚定地为每位到场的卫士佩戴勋章。当谭惠全站在众人面前,接受那枚金光闪闪的“十一年讨贼有功奖章”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仿佛为这位无畏的英雄送上最崇高的敬意。这一刻成为了谭惠全心中永恒的回忆,尽管之后的几十年间,他的英勇事迹却被历史遗忘。
谭惠全的忠诚并未止步于此,1924年下半年,孙中山北上会晤冯玉祥,依然由谭惠全负责全程护卫。不幸的是,仅半年后,孙中山因病于东城铁狮子胡同辞世,谭惠全顿感天崩地裂。他承诺要竭尽全力守护孙中山的灵柩,恪尽职守,心如铁石。
孙中山生前的遗愿,他希望能葬于南京紫金山,由于中山陵工程浩大,暂时难以完成,孙中山的棺木只能寄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在这个充满庄严与哀痛的场合,谭惠全毅然成为守灵的主要负责人,要面对外界的种种挑战,还要忍受失去恩主的无尽悲痛。
谭卫全最初想尽办法寻找协和医院的院长,请求允许孙中山先生的灵柩进入医院,以便得到更好的保护。院长出于对政治局势的担忧,尤其是害怕招致张作霖的报复,最终不得不拒绝了谭卫全的请求。面对这样的困境,谭卫全和他的同僚只能采取另一种办法,将孙中山的灵柩秘密运送到一个隐蔽的山洞中。
在那个不安的时刻,谭卫全心中的愧疚无法释怀,他对孙中山的遭遇感到极度的自责,常常幻想自己能够亲自上战场,奋勇赶走那些不义的奉系军阀,让伟人得以安息。随着时间的推移,直到奉系军阀战败,孙中山的灵柩才终于重见天日。经历了如此的波折与屈辱,谭卫全的心情异常沉重。
为了确保孙中山先生的葬礼能够顺利进行,国民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葬事委员会,负责全权处理相关事务。委员会的成员们齐心协力,经过数月的努力,终于在1929年5月28日,将孙中山的灵柩顺利运送到南京。随着一系列公祭和仪式的举行,孙中山终于得以安葬于他所向往的地方。
尽管灵柩已经安放在南京,但在碧云寺仍然留有孙中山的衣物和遗物,这里成为了他的衣冠冢,需要有人守护。与那些早已离去的守卫不同,谭卫全选择了与家人一同留在碧云寺,他在心中默默下定决心:用自己的一生去守护这片圣地,守护伟人的遗志。
在碧云寺内,谭惠全夜以继日守护着灵柩,默默诠释着对孙中山的忠诚与敬仰,他常常独自坐在灵柩前,思绪万千,回忆与孙中山共同度过的岁月,以及那个为国家前途而奋斗的伟人给予他的重要教诲,这份守护是责任,更是他心中无言的承诺。
北平的衣冠冢在岁月的变迁中,最终只有谭惠全一家人依旧守护着,而在南京中山陵,范良、李东英等人也坚定地承担起了守护的责任。全国解放后,陈毅将一个连队派往中山陵,并安排了一些人与守灵卫士们共同守灵,以确保这位伟人的安息。
自从孙中山先生去世后,谭惠全就承担起守灵的重任。他每天都在碧云寺默默守护,讲述着孙中山的事迹,将这位先驱者的精神传承下去。除了守灵,谭惠全还坚持与后辈们分享自己的武艺和对中山先生的崇敬,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对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
时间悄然流逝,谭惠全在这里守灵的岁月已达数十年,在他眼中,这是一项责任,更是一种信念的延续。他的坚持让周总理倍感敬佩。在这次偶然的相遇中,周总理也想了解谭惠全的生活现状,便问道:“您的生活过得还好吗?”
谭惠全稍显犹豫,眼中流露出一丝无奈:“自从日本侵略者来了后,我的恩饷就停止了,这些年生活一直很艰难。”周总理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感慨,老人的坚持与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他。
在北平的衣冠冢,谭惠全的生活状况令人心疼,尽管他被安排到园林部门工作,勉强维持生计,但作为一家之主,他依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谭惠全有五六个孩子,养家糊口的重担让他倍感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民党多年未拨款,而他们的总部已迁往台湾,根本无法顾及这些忠心守灵的卫士们。
1956年11月12日,周总理专门前来询问这位老人关于“恩饷”的事情,当时了解恩饷的人非常有限,周总理之所以对这一情况有所了解,是因为他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但对于具体情况仍显得模糊。他对谭惠全的生活现状深表关切,尤其是在他了解到谭惠全为守灵而放弃了优越的前程,陷入困顿之后,更加关注他的处境。
在周总理的细问下,谭惠全才向他透露,孙中山生前每月给他发放60大洋,时光已然过去,新中国不再使用大洋,因此只能改为发放60元人民币。尽管这一数额看似不大,但在当时,溥仪的月薪也仅为60元,然而谭惠全的收入却远不止于此。加上园林部门每月提供的四十多元,谭惠全的总收入达到一百多元,这让他的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笔收入的到来,缓解了谭家的经济压力,也让他们逐渐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谭惠全用自己的忠诚与坚持,为孙中山守灵长达三十六年,期间即使经历了资金中断,他也从未选择放弃,这种忠义精神让人倍感敬佩,虽然岁月流逝,他的奉献仍将铭刻在历史的记忆中。
直到1961年,88岁的谭惠全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地走完了他的一生,正是在这一年,国家终于停止了对这位忠诚守灵者的恩饷。此时,距离他开始为孙中山先生守灵,已经整整过去了36年。
在他弥留之际,谭惠全留下了一个简单却意义深远的遗愿:“我死后希望能安葬在万安公墓。”他的儿子谭志泉听到这句话时,心中瞬间明了了其中的深意。万安公墓是离碧云寺最近的安息之地,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怀念着他心中的伟人,表达了对孙中山的深厚情感。
谭惠全在年轻时就结识了孙中山,二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作为孙中山的护卫,谭惠全在革命的风雨岁月中始终陪伴着他,捍卫着他的安全。在孙中山离世后,谭惠全依旧守护着他的灵柩,防止外界的干扰和破坏,这种忠诚令人动容。
孙中山的突然离世让人痛心,他未能亲眼见证革命的最终胜利,谭惠全却在那个历史的转折点上,成为了见证者。随着华夏人民的生活日渐好转,国家步入盛世,谭惠全的心中自然会感到一丝欣慰。作为革命的参与者,他守护了伟人的遗志,更亲历了那段历史的辉煌,想来也算是一种人生的圆满。
在他的生命最后阶段,谭惠全是一个忠诚的护卫,更是一位见证者,他的故事也将随着历史的流逝,深深铭刻在每一位后来者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