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俄乌冲突即将满周年之际,俄乌冲突的相关各方可谓是动作频频,释放出的信号更是耐人寻味,总体上给人以波诡云谲的感觉。难道即将开始的这场春季攻势是最后一搏?亦或是更加“疯狂”的时刻就要到来?
根据环球网援引塔斯社的报道,当地时间13日,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发布公告称,鉴于俄乌冲突可产生的不可预测后果,呼吁美国公民不要前往俄罗斯,已在俄境内居住和旅行的美国公民应立即离开俄罗斯,否则将有滞留风险。几乎与此同时,波兰、捷克、波罗的海三国等东欧国家也发布了类似的公告,而法国、加拿大以及巴西等国也已经跟进。
就在俄乌冲突即将满周年之际,美国总统拜登将到访乌克兰的邻国波兰。美国白宫发言人让·皮埃尔在当地时间10日发布的消息称:“从2月20日至22日,拜登总统将访问波兰。”显而易见,拜登是奔着这场冲突一周年的时间节点去。而拜登是在波兰与泽连斯基见面还是突访基辅,二者必有其一。
显而易见,2月24日将是个极其敏感的时间节点。日前,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宣称,多起“伟大事件”将会在2月24日发生,而且足以让俄罗斯人牢记。
俄罗斯方面所释放出的信息似乎更加让人“捉摸不透”。比如,当地时间13日,普京的“大秘”,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无来由地对媒体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安全状况很好,不会减少普京的公开露面次数。
一向敢想敢说,且尺度无限的“大嘴”小卡德罗夫则是又发宏论和誓言。当地时间12日晚,针对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秘书达尼洛夫关于“车臣武装准备入侵摩尔多瓦、颠覆桑杜政权”的预测,小卡德罗夫进行了嘲讽式的回应,并提到了美国。
小卡德罗夫嘲讽说:“达尼洛夫,对于俄罗斯的(战略)计划,你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如果最高统帅下达命令,我们将把摩尔多瓦抛之脑后,甚至准备(直接)前往美国。任何这样的命令都不是制定出来的,而是执行出来的。”
对于达尼洛夫预测俄罗斯会解体成10个国家的言论,小卡德罗夫回应称:“至于俄罗斯的解体,西方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公开他们的企图。俄罗斯的边界,只有在它想改变时才会改变。”
而与战场走向有关的信息也是透着几分诡异。比如,就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欧洲之行收获颇丰,西方重型武器即将“落地乌克兰”之际,却传出了俄罗斯高层已经下令加紧对苏联时期的防空洞、避难所进行“升级和修缮”的消息。
以上的这些消息,有的是陈词滥调,有的却透着几分诡异,还有的是故弄玄虚和“烟幕弹”。不过,均非无的放矢。显而易见,都是在围绕着这场俄乌冲突的博弈。
比如说拜登在此时访问靠近乌克兰的波兰,比如说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和小卡德罗夫的“威胁”言论,还比如西方国家关于要求本国公民撤离俄罗斯的公告,以及这段时间俄乌双方的军力调动,似乎都在指向一点,那就是乌克兰战场将会有大事发生,而且不仅仅是一场春季战役那么简单。
比如说俄罗斯的那个“修缮防空洞”的消息,难免会让人往“核战”上猜测。那么,即将到来的乌克兰战场春季攻势是这场俄乌冲突的“终结之战”吗?亦或是“最后一场常规战”呢?
显而易见,如果俄罗斯在这场春季攻势中获胜,将是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终结之战”或“休战”。而如果俄罗斯败了,将可能会有三种结果。一是俄军撤回到2022年特别军事行动前的状态。二是俄军撤回1991年时的两国边界。三是俄罗斯无法承受一场“失败”,于是,一场核战争爆发。
其实,所谓的春季大反攻已经开始。比如,俄罗斯已经开始在卢甘斯克方向增派部队并发起了第一轮攻击。据报道,俄军精锐第3摩步师、近卫第76空降师、第90坦克师、近卫144摩步师等俄军精锐部队已在克里米纳——斯托瓦一线展开部署。而且,第一轮战事已经开启。
另根据乌军的战报以及俄媒12日的报道,俄军第14独立近卫特种部队的旅团总部在乌赫勒达尔战役中遭到乌克兰军队的炮火袭击,导致数十名海军陆战队官兵阵亡,其中包括1位少校、3名上尉和3名中尉。显然,俄军出师不利。
就乌克兰战场的整体局势而言,在俄罗斯完成30万人规模的“部分动员”后,似乎在战场有了起色,占据了优势。然而,那点优势显然还无法带来哪怕是一个完整战役的胜利。再者,在西方主战坦克、远程导弹和战斗机列装乌军后,俄罗斯的那点优势无疑将会被消弭。
在德国解禁对乌克兰援助“豹”式坦克的短短几天时间里,已经有超过300辆“豹”式坦克即将进入乌克兰战场。而拜登这次的东欧之行显然也不会“空手而来”。
有分析认为,基于泽连斯基日前的欧洲之旅,以及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的这个时间节点,西方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又将形成一次小高潮。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几个月内,包括战斗机在内的西方武器都将出现在乌克兰战场上。
显而易见,如果俄罗斯不能在已经开始的春季大反攻中奠定胜局,一旦西方武器在乌克兰战场上“齐活”,别说是获胜了,俄军恐怕连僵持战都难以维持。所以,对于俄罗斯来说,这场春季攻势无异于常规战中的最后一搏。
其实,人们最担忧的不是一场双方都无法获胜的战争,而是一旦俄罗斯在常规战中失败的问题。因为,谁也无法预测俄罗斯和普京是否能够承受一场失败。显而易见,如果俄军在“新入俄”的四地被撵走,或者是干脆连克里米亚也保不住,那就无异于俄罗斯在这场博弈中彻底“失败”。
如果俄罗斯能够承受这场战争的失败,一切后果尚可以预见。可是,如果俄罗斯和普京均无法承受这场失败的特别军事行动,又会如何呢?但愿俄罗斯释放出的“升级和修缮防空洞”的信息只是出于威慑或故弄玄虚,否则,一场“核灾难”可能就会降临这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