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约军援乌克兰可能会导致冲突升级的问题,在日前召开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乌克兰冲突升级的风险与俄罗斯获胜带来的风险不可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
斯托尔滕贝格在发言中指出:“有些人担心,我们对乌克兰的支持可能会引发局势升级。让我明确一点:没有风险的选择,但最大的风险是如果普京获胜。”他还补充强调道:“这将使世界更加危险。”
对于斯托尔滕贝格的这个说法,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随之予以了“解读”。梅德韦杰夫说:“我来翻译成大家都听得懂的语言吧!(斯托尔滕贝格的意思是)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大大低于俄罗斯获胜的风险。”
显而易见,梅德韦杰夫之所以如此直白地解读斯托尔滕贝格的讲话,意在告诉国际社会:你看,在北约人的眼里,可能会造成人类社会生灵涂炭的世界大战,居然没有俄罗斯获胜重要。
梅德韦杰夫的言外之意不难懂,逻辑也非常清晰。梅氏逻辑是:如果西方和北约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导致俄罗斯不能在这场俄乌冲突的常规战中获胜,那么,俄罗斯就有可能使用核武器。那样的话,一场世界大战就可能爆发。
梅德韦杰夫的言外之意是:俄乌冲突有历史经纬,是“基辅罗斯兄弟”之间的“内部事务”。再者,即便是给俄乌双方造成了伤害,那也有区域极限性。但是,一旦爆发世界大战,则是全球性的灾难。所以,西方和北约是自私的,是霸道的。
但是,对于军援乌克兰可能会导致冲突升级,进而引发世界大战和核战争的问题,西方和北约不可能想不到,也肯定做过“推演”。然而,它们仍然决定对乌军援,仍然坚定地认为“不能让俄罗斯获胜”。
显而易见,西方和北约的研判结果只能有两种:一是俄罗斯不敢使用核武器,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爆发。二是俄罗斯获胜对北约乃至世界的危害比世界大战的危害更大。
毋庸置疑,俄罗斯和北约不是在同一个维度上看待“俄罗斯获胜与世界大战”的危害性问题的。那么,这也就给世界抛出了一个问题:究竟是俄罗斯获胜对世界的危害大还是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危害大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分析和研读俄罗斯与北约双方真实的心理预期,也可以说是“世界大战”是否会爆发的问题。
俄乌冲突爆发的第4天,也就是2022年2月27日,普京向国防部长绍伊古和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下达了一道命令:将俄罗斯战略威慑力量转入特殊战备状态。因此,这场冲突是否会导致核战争的问题首次被抛给了世界。
2022年9月21日,在卢甘斯克等乌克兰四地即将举行“入俄公投”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在俄罗斯进行“部分动员”,并表示,一旦这“四地入俄”,便是俄联邦领土了。因此,俄罗斯将会不惜动用一切手段保卫这些“俄领土”。而这被舆论场解读为普京在“暗示”使用核武器。
普京讲话的第二天,即2022年9月22日,梅德韦杰夫专门发文“解读”了普京所说的“一切手段”的范畴。梅德韦杰夫在文中明确定性:一切手段和工具自然包括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
在传出乌克兰可能会攻击克里米亚大桥的消息后,梅德韦杰夫发狠:如果乌克兰袭击克里米亚大桥,基辅政权随即将迎来“末日审判”。什么是“末日审判”?相信大家都清楚。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俄军对乌克兰基础设施的轰炸,以及在巴赫姆特战场不惜代价的强攻,使乌克兰在战场上出现了被动局面,为了帮助乌克兰扭转局面,确保俄罗斯不能在战场上战胜乌克兰,西方掀起了一轮援助乌克兰导弹防御系统、主战坦克、远程攻击性武器的小高潮。
对于西方在援助乌克兰重型武器上的突破,梅德韦杰夫再次提及了核战争,并强调,一个核大国是不可能输的,西方的行为将极有可能使战争升级为世界大战。
之所以要引用梅德韦杰夫的观点来分析,那是因为梅德韦杰夫不是小卡德罗夫。尽管小卡德罗夫在俄罗斯很有影响力,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地位有点特殊的地方领导人,他的“大话”并不能代表俄罗斯的官方立场。所以,他的狠话只是发泄或刷存在感而已,不具有研究价值。但梅德韦杰夫的身份就显然不同了。
梅德韦杰夫不仅做过多年总理,而且当过一届俄罗斯总统,是不折不扣的俄罗斯前国家元首,加之他与普京的关系在俄罗斯政治生态中的特殊地位,从某种程度来说,梅氏逻辑也就是俄罗斯的“国家逻辑”。
而梅氏逻辑的最直白解读就是:如果俄罗斯不能战胜西方援助下的乌克兰,俄罗斯就可能会使用核武器,一旦俄罗斯使用核武器,则有可能引发世界大战,随之而来的自然是生灵涂炭。
显而易见,根据“梅氏逻辑”,是否能够战胜乌克兰,是使用核武器的前提条件;而是爆发世界大战,则取决于俄罗斯是否使用核武器。
客观地说,梅德韦杰夫的逻辑中有一个判断是正确的,那就是:如果不使用核武器,就不会爆发世界大战。因为,世界大战需要有两个阵营的硬性条件。直白地说,梅氏逻辑有点“绕脖子”了。
而以目前来看,俄罗斯的阵营中不太可能有谁会直接加入“战团”。既然如此,即便是乌克兰冲突升级,那也不过是一场不对称的“群殴”而已,自然谈不上世界大战。所以,问题又回到了“原点”:俄罗斯会使用核武器吗?
直白地说,对于俄罗斯到底会不会使用核武器的问题,舆论场上有着广泛的争议,而且,观点高度对立。一种观点认为,俄罗斯会使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俄罗斯不具有使用核武器的必然性。
持俄罗斯会使用核武器的观点者,通常会列出以下几个理由:(一)俄罗斯是核大国,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战败而不使用吗?那样的话,拥有核武器还有何意义?(二)普京曾说过:如果俄罗斯都不在了,还要世界干什么?(三)“赤脚的不怕穿鞋”论。
而认为俄罗斯不会使用核武器的观点者也有几个理由。分别是:(一)即便是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失败,那也不会关乎俄罗斯的国家生死存亡,它没必要冒险使用核武器。(二)一旦爆发核大战,将有可能是“毁灭性”的,俄罗斯自然也难以幸免。(三)西方国家不会将俄罗斯逼入绝境。(四)以俄罗斯的军费开支而论,俄罗斯的核武器维护不如美国,难以赢得战术核武器的“对抗”之战。
对于相互对立的这两种观点,本文不下结论,只就双方给出的理由进行再解读,以便让网友们自己判断。
对于“如果俄罗斯不在了,还要世界干什么”的说法,一直都没有确切的“信息源”。直白地说,是否是普京所说,成疑。以常识而论,私下里说说“无妨”。但一个大国领导人公开这样说,可能性极小。
换言之,即便是普京所说,那也要厘清“俄罗斯不在了”的具体定性。比如说,如果因为这场战争俄罗斯政权垮台了,那并不属于“俄罗斯不在了”的范畴。甚至于,即便是俄罗斯解体了,诸如鞑靼斯坦、车臣这些“邦联国”分离了,但只要俄罗斯民族这个主体还在,那也就等于俄罗斯还在。
在美国和北约不直接下场作战的情况下,即便有西方的援助,乌克兰也不可能将俄罗斯彻底打败。或者说,能够在乌克兰战场将俄逼退已经不错了。所以,所谓的俄罗斯战败,也不过是不能实现这次军事行动的目标而已。
“赤脚的不怕穿鞋”论并不适用于国家间的战争。因为,国家的穷或富并不是“共同毁灭”的理由。直白地说,“穷且还在坚持活着”,这本事就说明了具有“求生欲望”。再者,俄罗斯人并不穷,且有着大把的“富豪”。
在核武器数量差不多的情况下,美国每年的核武器维护费用高达350亿美元左右,而俄罗斯年度军费开支也不过500亿美元。显而易见,美俄之间的在核武器质量上存在差距。假若发生核战,谁的损失更大,已经无需赘言。
再者,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不止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之后,核武器的“性质”就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即核武器已经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武器,而是一种“威慑力量”。而这种威慑主要是在有核国家之间发挥作用。比如,俄罗斯的核武器吓不倒乌克兰,但可能会镇住美国。因为,无核的乌克兰反正是无可奈何了,而美国则担心会“共同毁灭”。
举个例子,在冷战时期,苏联曾拟对另一个国家动用核武器,但又担心美国会“借此”对它使用“核捆绑”原则。于是,首先试探了美国的态度。而美国则“暗示”:不排除对其进行核打击的可能。于是,苏联只好作罢。这次,美国白宫安全顾问沙利文早已经表示,不管是战略核武器还是战术核武器,都属于核武器范畴,若使用,美国将做出回应。
那么,俄罗斯到底会不会使用核武器呢?直白地说,谁也不敢“打包票”。然而,同理,俄罗斯也同样不敢确定美国会不会对其进行“核报复”。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恰恰是双方都“无法确定”,才使核武器的威慑力达到了“最大值”。
换言之,假如核威慑力“失效”,世界大战终究还是爆发了,那么,之于世界而言,是世界大战的危害性大还是俄罗斯获胜的危害性大呢?
显而易见,从直观上来说,一场含有核武器使用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地具有“毁灭性”的可能。所以,世界大战的危害性不仅“直观”,而且“大小”已经毫无意义。反观俄罗斯获胜,其最主要的伤害则仅限于俄乌及相关方。不过,其对世界的影响却也是深远的。
西方认为,如果任由俄罗斯获胜,那么,对一个主权国家,以及为了战略需要而造成的领土纠纷,以“武力”解决的模式就会盛行。那样的话,套用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的话说,世界就不是193个国家了,而是500——600个国家。果真如此,世界会太平吗?显而易见,世界和平同样难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