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是清朝小知县,后来成民国大总理,新中国成立后,还更加风光

枣祗聊历史文化 2024-12-17 06:02:37

朱启钤,这位清末的小知县,民国的大总理,新中国的座上宾,真是一棵“政坛不倒树”。

从清朝到民国,再到新中国,这段跨度巨大的历史看起来像三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朱启钤却像个穿越者一样,硬是活跃在这三个时代的舞台上。

他从清朝的裙带官僚起步,经历了辛亥革命的洗礼,在北洋政府坐上交通总长和代理国务总理的位置,后来又当上了新中国的政协委员。

有人说他投机,也有人说他实干,但无论如何,他的经历绝对够传奇。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裙带关系是起步,但能力才是关键

朱启钤的仕途起点,说白了就是靠关系。

他的姨父瞿鸿基是清朝的大员,给他铺了不少路。

人家一上来就捐了个江苏知县当当,后来又在瞿鸿基的提拔下进了京师译学馆。

可问题是,靠关系只能入门,能不能站住脚,还得看本事。

朱启钤显然不是个普通的“关系户”。

他在京师译学馆的几年,硬是从一个看上去只能靠裙带的人,变成了清廷眼中的“实干派”。

满清政府改革邮传系统时,徐世昌看中了他的才能,把他提拔起来。

后来,他去了俄国、日本考察农垦事业,这些经历让他眼界开阔,成了那个时代罕见的“新式人才”。

靠关系起步,靠能力攀升,这就是朱启钤能从底层爬到北洋高层的原因之一。

2. 适应能力强,善于抓住每个时代的机遇

朱启钤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能看清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

在清朝,他是个忠实的官僚;到了民国,他摇身一变成了“改革派”,跟着袁世凯干了不少“新政”。

辛亥革命后,他迅速适应了共和政体的游戏规则,靠实干能力进入北洋政府的高层,甚至短暂代理过国务总理。

袁世凯复辟时,他又参与其中,虽然因此遭通缉,但等风头一过,他又回到政坛,继续担任南北议和的北方总代表。

到了新中国,他更是一个绝佳的“老好人”形象。

周总理亲自关心他,他也不负周总理的期待,捐献文物,支持国家建设,甚至拿出香港的轮船支援大陆。

这个人像一块海绵,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吸收新的规则,然后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的适应能力强到让人不得不佩服。

3. 懂得取舍,能在关键时刻“急流勇退”

朱启钤的成功,还在于他有自知之明,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

在民国后期,他看清了政治的混乱,果断退出政坛,转而投入实业和文化事业。

他主持北戴河海滨公益会,保存了大量古建筑史料,为中国未来的建筑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样的转型,不仅让他避开了民国的政治漩涡,也给他赢得了新中国的信任。

1949年,国共谈判时,周总理念念不忘他,亲自写信请他北上。

这种待遇,不是随便哪个民国官僚能享受的。

朱启钤的一生,横跨三个时代,身份从清朝的知县到民国的大总理,再到新中国的政协委员,堪称一个时代的缩影。

他的成功,既有裙带关系的影子,也有个人能力的支撑,更有他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

有人说他是个投机者,但如果投机能做到他这样的高度,那也许投机就是一种本事了。

0 阅读:23

枣祗聊历史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