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涛,这个人渣,居然连自己的老婆叛变都能拿来当投名状。
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川南游击纵队应运而生。
这支队伍,起初不过400来人,任务很明确吸引敌人火力,给红军主力争取喘息的机会。
说白了,就是一支“牺牲队”。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支队伍竟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坚持了十几年,直到1947年。
而这一切,不仅仅是敌人的围追堵截,还有内部叛徒的出卖,比如王逸涛。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临时起用的“窝里横”,让游击队埋下隐患
王逸涛的履历看上去很“光鲜”黄埔四期出身,红军初期的老兵,还参与过井冈山斗争。
但刨开这层皮,他的底色就很难看了。
红军整顿流氓习气时,他因作风问题被清退,回到家乡后才又混进了地下党组织。
可到了1935年,游击队匆忙组建,徐策和王逸涛分别被任命为政委和司令。
为什么是他?因为急。
川南地形复杂,时间紧迫,红军需要一个熟悉地形、懂军事的“本地人”来指挥。
可惜,王逸涛不仅意志薄弱,还心术不正。
等到敌人把他老婆抓住,他立刻投降,甚至带着敌人反过来追杀红军。
看吧,临时抱的这根“救命稻草”,最后成了掐死队伍的绳索。
2. 红军的“疑兵之计”,本质上是一场“豪赌”
川南游击队的存在,最初是为了迷惑敌人,为主力争取突围机会。
换句话说,他们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绑定在了“牺牲”这两个字上。
红军主力在四渡赤水中大获全胜,但游击队却因此彻底暴露在敌人的围剿下。
主力走了,敌人留下来围着他们打。
人数、武器、补给,哪一样都远远不够。
更惨的是,这些游击队员还得不断进行“自杀式攻击”,主动去吸引火力。
战斗中失去的战士补充不上,指挥官一个接一个牺牲,士气又怎么不受影响?这场豪赌,主力赢了,川南游击队却是赌上了所有。
3. 混乱的局势下,权力的腐败迅速滋生
游击队的环境本就恶劣,叛徒的出现则让局面雪上加霜。
王逸涛叛变后,不仅供出部队的行踪,还带着反动民团围剿自己的“老战友”。
他对共产党的仇恨,甚至超过了国民党。
为什么?因为他太清楚共产党是什么样的人,知道这些红军不会原谅他。
于是,他干脆破罐子破摔,用更加疯狂的手段来表忠心。
而他老婆安硕甫呢,更是个“祸水”。
她不仅劝王逸涛叛变,后来还成了国民党“黑杀队”的头目,亲手策划了不少屠杀红军家属的行动。
这俩人,一个比一个恶毒。
可悲的是,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叛徒往往比敌人更可怕。
川南游击队的悲剧,不仅仅是敌人太强,更是内部隐患重重。
那些在孤立无援中坚持的战士,最终用生命证明了理想的力量。
而像王逸涛这样的叛徒,也终究逃不过历史的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