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那位救下邓小平长子邓朴方的印刷工人,后来结局如何?

方圆文史 2025-02-20 16:05:33

1962年秋,邓朴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学习。事实上,成为一名科学家,为国效力,一直以来都是邓朴方的梦想。

在大学里,邓朴方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正当他憧憬着毕业后就能投身祖国的原子能事业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席卷了全国。

在这场风暴中,他的父亲邓小平成为了斗争对象之一,之后便失去了一切职务。在这样的情况下,邓家的子女自然而然也被卷入了这场风暴的旋涡之中。

1968年,邓朴方成为了北大造反派聂元梓一伙重点“专案追查”的对象,不仅将他打成了反革命,还取消了他预备党员的资格,并将他秘密关押起来。

在长达四五个月的监禁中,为了逼迫邓朴方“供认”,聂元梓一伙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但邓朴方坚贞不屈,使他们的邪恶计划没有得逞。不过,邓朴方的“拒不合作”,也遭致了聂元梓一伙更为严重的报复。

眼见已无路可走,邓朴方决定以死抗争。1968年5月,邓朴方在写下绝命书后,义无反顾地从三楼跳了下去。结果,他的身体被一楼地面上两根木桩之间拉着的一根铁丝于腰部拦下了,在翻滚了一圈后,背部先落地。

尽管保住了性命,但他的脊柱第一腰椎和第十二胸椎骨折断了,他的下肢顿时就没有了知觉。

事实上,原本只要立即将他送到医院接受治疗,他还是有希望重新站起来的,但聂元梓一伙不仅没有第一时间将他送到医院治疗,反而还对其行为肆意抹黑。在这样的情况下,邓朴方注定得不到很好地治疗和照顾。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邓朴方最初被抬到北大校医院救治,但校医院拒绝接收;之后,他又被抬到了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急诊室,但医生只是给他草率地处理了一下就再也不管,还将他无情地扔在了走廊上。

过后不久,邓朴方又被一辆救护车重新拉回了北大校医院,但几个人把他抬下来扔到校医院门口就溜了,邓朴方在那里整整躺了一夜,无人理睬。

直到这年9月,一位工人师傅的出现,邓朴方的人生才迎来新的转变。

这位工人师傅名叫“王凤梧”,是当时北京外文印刷厂的工人,当时作为“思想宣传队”的成员奉命进驻北大,他被安排在了邓朴方的班级中任班长。

原本两个毫无交集的人,却阴差阳错的相遇了。

当时,邓朴方的一位同学找到王凤梧,说他欠邓朴方的钱,现在马上要分配工作了,想在走之前把钱还给他,但他不知道邓朴方的下落,所以想请王凤梧替他把钱还给邓朴方。王凤梧听后,便把钱接了过来。

作为“宣传队”的成员,王凤梧当时的“权势”还是比较大的,但他并未狐假虎威,更没有把自己摆在一个了不起的位置上,相反,来到北大后,他依然保持着勤劳质朴、乐于助人的优秀品德,每天晚睡早起,打扫厕所、打扫楼道等等,跟当时很多得了些权势就忘乎所以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因如此,北大的学生对王凤梧的印象都很好,而大家也都习惯称他为“王师傅”。

很快,王凤梧便托人打听到了邓朴方的下落。一天,王凤梧突然来到了久久无人问津的邓朴方的床前。当看到王凤梧正发着高烧,无人为他救治时,王凤梧感到心疼不已。

王凤梧在表明身份和来意后,便转身出门去找医生,要求他们立即给邓朴方看病。

其实,在来之前,王凤梧就从同学们口中得知邓朴方的学习成绩和人品都很好,在看到邓朴方后,更加让他确信,这个孩子的确是一个有本领,一心想干事业的人。

从那个时候起,王凤梧就暗暗决定要帮助这个年轻人!

过后没几天,校医院就找到了王凤梧,坚持要让邓朴方出院,不仅如此,他也被撤销了“宣传队员”的资格,责令他离开北大,返回印刷厂。

对于这一切,王凤梧其实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他并没有回厂,而是找来一辆平板车,不顾一切地拉着邓朴方跑遍了整个北京城,四处寻医问药。

然而,由于邓朴方当时身份“特殊”,所以很多医院都不敢接收他,王凤梧没有办法,只好写信向上面反映情况。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凤梧和邓朴方的不懈努力下,把情况一直反映到了周总理和毛主席那里。在毛主席的亲自关注下,邓朴方才获准进入医院就医。

很快,医院的会诊结果就出来了:第一腰椎,第十二胸骨折,双下肢截瘫,并发感染,高烧四十度。

1969年后,邓朴方转到了三〇一医院接受治疗。为了能重新站起来,邓朴方在这期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但好不容易才见到康复的曙光,1971年初,他就被转到了清河救济院“疗养”。

事实上,与其说是“疗养”,还不如说是“下放”,这里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环境,都比医院相差太多了。

在这里,邓朴方领到了一套国家救济服:一件黑色的老棉袄、一条连裆老棉裤和一双老头鞋。短短几年的时间,这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几乎失去了一切,那些人把他当做“废物”一般,活生生地扔到了社会的最底层……

就在邓朴方再次陷入绝望的时候,王凤梧又再次来到了他的身边,给了他希望!

原来,王凤梧去三〇一医院发现邓朴方被转走后,便四处寻找他的下落,最后几经辗转,他才打听到邓朴方被转到了清河救济院。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的王凤梧大为惊讶,因为他深知一旦到了这里,那就真的成“活废物”了。于是,王凤梧立即骑车往清河赶。

王凤梧果然在这里找到了邓朴方。王凤梧将他从臭气熏天的病房里推了出来,到河边散心,接着又带他去吃饭……王凤梧的到来,无疑给邓朴方带来了坚持活下去的决心。

但王凤梧带不走他,他必须按规定将邓朴方送回救济院,不过,当他看着邓朴方心态还算比较乐观时,心也就放下了一半。

不过,王凤梧也很清楚,这里并不是久留之地,外面还有很多的事情等着这个年轻人去做。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将邓朴方从这里“救”出去。

一天,邓朴方的小姑从湖北“五七干校”休假回家,在途经北京时,王凤梧便安排她去救济院看望邓朴方。

在看到邓朴方的艰难处境时,小姑当即就哭了。随后,她四处奔波,想方设法要把邓朴方从这里解救出去,但始终没有成功。后来,小姑给当时已经被下放到江西的邓公夫妇写了一封信,信中简单陈述了邓朴方的现状。

事实上,自从1969年被下放到江西以来,夫妻俩就不清楚儿子的情况,直到收到小姑寄来的这封信后才获悉。

事后,邓公给主席写信,申请将儿子邓朴方接到江西,由他们夫妻俩照料。不久后,便获得了批准。

在父母的照料下,邓朴方不仅更加坚定了活下去的希望,而且还下定决心成就一番事业。

经过不懈的努力,邓朴方最后果然获得了很高的成就,历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党组书记、理事长,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主席、党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那么,他的那位“救命恩人”王凤梧,后来结局如何呢?

事实上,在邓公复出后不久,就曾专门派人找到王凤梧答谢,但王凤梧并未接受任何好处。所以,一直以来,王凤梧始终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不过,当他看到自己当初努力帮助的那位年轻人有所成就后,他也感到十分的欣慰。

86 阅读:34261

评论列表

蜗牛

蜗牛

89
2025-02-21 12:42

好人必有好报!

淝噹

淝噹

82
2025-02-21 16:14

帮人不图回报,境界不一般!

梁兴

梁兴

52
2025-02-22 12:01

胡拼乱凑,瞎编乱造。

吉祥

吉祥

50
2025-02-22 00:41

致敬王凤悟好人

精五门

精五门

48
2025-02-22 07:03

特殊时期,能有这样的高贵品质,难得!

水火不容

水火不容

43
2025-02-22 11:45

好人一生平安!

早晨

早晨

39
2025-02-22 09:32

写的乱七八糟!

灯鱼

灯鱼

19
2025-02-22 09:06

热心人,好人

用户10xxx28

用户10xxx28

11
2025-02-22 12:37

好人永存,心善必有好报

落花生

落花生

11
2025-02-22 17:46

感人,伟大

谢远忠

谢远忠

2
2025-02-23 12:04

好人一生平安!!

老谷子

老谷子

2025-02-23 16:07

好人一生平安

方圆文史

方圆文史

文史专栏作家,历史文学研究爱好者,历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