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命运能改变吗?袁了凡的故事,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一份历史白名单 2023-11-08 06:50:03

“大事问八字,小事问塔罗,无事问星座”,是这届年轻人的口头禅。

遇到问题,先算一卦。不知何时起,算命越来越受年轻人欢迎。

有网友精辟总结:“当代年轻人,在上班和上学之间选择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选择求佛;最后在算数和算法之间,选择算命。”

很多迷茫的年轻人,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算命大师身上,甚至言之凿凿地说:“科学的尽头,就是玄学。”

其实在500年前,有个年轻人也曾这样做过。

他请算命大师预测自己的一生运势,大师预测出他的考试成绩、仕途情况,最后竟然连死亡时间都算出:“你将会在53岁那年的8月14日丑时去世。”

起初他半信半疑,可当大师的预言,开始逐个应验后,他渐渐相信:命运天注定,人无法改变。

但他也变得越来越害怕:难道自己真的会死在53岁?

初识算命,半信半疑

这个年轻人就是袁了凡,本名袁学海,出生于1533年,他后来写下的《了凡四训》,蕴含中国古代智慧和丰富的劝善思想,流传古今,被誉为“中华第一善书”。

在袁学海1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一度陷入困顿。为了维持生计,母亲便让他放弃学业而去学医,这样既能养家糊口,又能治病救人。

虽然他遵循母亲之命去学医,但有时还是会偷偷跑到寺院里看书。

后来,在慈云寺,袁学海遇到一位胡子修长、仙风道骨的老人,他对袁学海说:“孩子啊,你有当官的命啊,如果你明年去考试,一定能当上秀才,你为什么不去读书呢?”

老人的一句话,唤醒了袁学海内心深处对读书的渴望,他决定把老人请到家中再好生请教。

袁家人对老人都礼遇有加,他们知道了老人姓孔,来自云南,对《皇极经世书》的研究颇有心得。

孔先生不仅把袁学海过去所经历过的一些事都算了出来,他甚至还预测了将来袁学海的考试名次:县考14名,府考71名,提学考试第9名。

见孔先生这么笃定自己能通过读书当上官,袁学海决定去试试。

神奇的事发生了,袁学海的考试名次,真的同预测结果一模一样。

袁学海知道自己遇到隐士高人了,便请孔先生再算下自己的未来。

这一次,孔先生算出了袁学海这辈子几个主要大事时间点:哪年升为廪生,哪年能进国子监读书成为贡生,入贡某年会成为四川的大官,甚至连当值多少年,就会告老还乡都给算了出来。

但接下来的一句话,让袁学海有些心慌。

“你将会在53岁那年的8月14日丑时寿终正寝,可惜这辈子都没有儿子。”

袁学海不喜欢这个预测,但还是把孔先生的测算结果完整记录下来,并且牢记在心。

那么,接下来他的人生,会不会真的和孔先生测算的一样呢?

彻底认命,听天由命

后来,袁学海每次考试名次,都和孔先生当初预测一致。

只有一件事不同。

按照孔先生预测,袁学海在成为廪生后,得领取到91石5斗粮食才能出贡。

但是,他在领取到71石时,便上了替补的贡生名单。

袁学海长长舒了一口气,看来孔先生的预测也并非每次都准,那我就不会只活到53岁了。

就在袁学海以为自己会打破孔先生的预测时,他替补贡生的事黄了。

直到他33岁时,有位教育官员偶然看到他的5篇文章,不禁赞叹道:“这5篇策论,就像是写给朝廷的奏议,怎能让如此博学的人终老于窗下?”

于是官员大笔一挥,批准袁学海出贡。

就在这天,袁学海算了自己领取的粮食,不多不少,正好是91石5斗,和孔先生所算的一致!

那一刻,他仿佛遭受了雷击一样,浑身颤抖,大为震惊,“哎,孔先生还是算对了,原来我的命运真的是固定的!”

这下袁学海彻底相信,一个人的吉凶祸福,都是上天注定,无法人为改变。

既然命运已是定数,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

因此,袁学海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出贡到北京国子监后,他整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个人发呆静坐,心如死灰。他曾经是那么好学,但现在一本书都没有翻开过。

“我这辈子只能活到53岁,还没有儿子,死后也没有人给我上坟,怎么就这么惨呢?”

每当想起这个结果,他心中总会涌出一阵刺痛和悲凉。

袁学海不想相信命运,但孔先生的预测,一个个都应验,他实在没有理由不信,只好无可奈何地接受。

持续这样一年后,袁学海觉得再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难道此生就只能这样吗?真得要白白等死?

拜访高僧,改变信念

1569年,袁学海到南京国子监读书,可他此时已没有半点读书的心思,只是终日忧虑自己人生是否会如孔先生所预测一样。

听闻栖霞山上的云谷禅师是位高僧,或许他能指点一二,袁学海便在开学前去拜见了云谷禅师。

两人见面后,只是安静对坐,连续坐了三天三夜,不睡觉,也不说话。

云谷禅师对此很惊奇,因为很少人能做到这样,他便认为袁学海悟性高,定力也很好。

他问袁学海:“普通人不能成为圣人,是因为有很多贪念存在,而你坐了三天,竟然一丝妄念都没有,这是为何?”

袁学海叹了一口气,回答道:“我此生命运,已被一位姓孔的算命先生预测好了,宠辱生死都由天定,想再多也没有用。”

听了他的话,云谷禅师盯着袁学海笑着说:“我本以为你是个了不起的人,原来也只是凡夫俗子啊!”

袁学海问其原因,云谷禅师说:“人难免会有妄想,但最终还是被天地束缚,怎么能没有定数呢?但只是凡人才有定数,有两种人不会有:一种是极善之人,另一种是极恶之人。而你前20年的生活,都被孔先生算定,自己没有做出任何改变,难道不是凡夫俗子吗?”

第一次听到这番言论的袁学海,心中重新燃起希望,他请教云谷禅师:“所以,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吗?”

云谷禅师告诉他:“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一个人的命运,是他自己设定的,福报也是他自己求得的。

接着,云谷禅师询问孔先生当初测出的结果,袁学海如实相告。

他反问袁学海:“你觉得自己应该得到科考功名吗?应该有儿子吗?”

袁学海顿时沉默,思索良久后,他告诉云谷禅师,这两个都不应该有,因为他没有福相,而且还有各种生活修养上的问题,比如脾气差,缺乏爱心,喜欢挖苦别人等等。

听了袁学海的反思后,云谷禅师提醒他:上天对待一切都是公平的,遵循因果报应。一个人修多大的福,就有多大的福报。既然现在已经明白自己的问题,以后就要全力改正,行善积德。

云谷禅师继续开导袁学海,“如果人的命运已是注定,不能改变,那么《周易》一书教人趋吉避凶,又有什么意义呢?书里说道:积累善行的家族,一定有很多福报。你相信吗?”

“我相信!恳请禅师教我改变命运之法!”袁学海对着云谷禅师下拜受教。

这次和云谷禅师的见面,解开了袁学海一直以来的郁结,他改变信念,开始相信命运可以改变。

接下来袁学海做了一系列事情,那他能否真的改变命运呢?

持续行善,改变命运

听完云谷禅师的教导后,袁学海下定决心要改过自新。

他在佛祖面前,坦诚揭露自己过去的种种罪行,还写了一封疏文,祈求考中进士,并发誓要做满3000件善事,来报答天地和祖宗的恩德。

接着,云谷禅师教袁学海写功过格,把每天的事情都记录在上面,如果是好事就加数字,如果是坏事就减数字。

也就在这天,他把自己的名字,从“学海”改为“了凡”,寓意和过去凡夫俗子的生活做了断。

从此以后,“袁学海”死了,“袁了凡”重生。

袁了凡每天过得小心谨慎,和以往放任自流的个性大不相同。

他开始关注自身的问题,并努力去改进,每天认真记录功过格,时常反省,尝试多做善事。

曾经很爱发脾气的他,现在遇到怨恨、诋毁自己的人,也变得宽容大度,不再睚眦必报。

从遇见云谷禅师的第二年开始,孔先生的算数就不灵验了,他预测袁了凡在科举考试会得第三名,但袁了凡考了第一名。

这次考试以后,袁了凡更加相信,命运真的能改变,便又通过持续行善,求得心愿实现。

1580年,袁了凡有了求子的愿望,于是决定再做3000件善事。

没想到,3000件善事还没做完,在第二年,妻子就生下一个儿子。

后来,袁了凡想要考中进士,他许诺会做10000件善事,果然又在三年后高中进士。

虽然考上进士,想要儿子的愿望都已实现,但袁了凡从未祈求过寿命。

而孔先生预测他会在53岁时去世,但在那年,他竟然无病无痛,安然无恙。

用了大半辈子的时间,袁了凡终于悟到:命运并无定数,算出来的命运,也不代表就会成真,人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他在69岁时,写下流传后世的《了凡四训》,提醒儿子要把握自己的人生,不要被人算定命运,无论顺境逆境,都要保持平常心。

算命和自我暗示

回顾袁了凡的一生,其实是一个从认定命运到改变命运的过程。其中,有两个重大转折点:

一是,少时遇到孔先生,决定去读书考科举,每次考试名次都和预测一致,后来发生的事,也逐渐应验了,他更加相信命运已定,无法改变,彻底认命躺平。

二是,躺平一年后,他还是不甘心,去拜访云谷禅师,而云谷禅师对他的一番教导,则影响了接下来的人生走向。

为什么最初孔先生的预言都在袁了凡身上发生呢?

因为,算命,本质上是一种他人暗示。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埃米尔·库埃被称为“心理暗示之父”,他认为,一旦我们把他人暗示转为自我暗示,就会产生惊人力量,推动命运走向自我暗示的方向。

孔先生的预言之所以如此灵验,首先是因为,袁了凡把孔先生的他人暗示转化成自我暗示,他越相信孔先生,孔先生的预言越容易成真;其次,还有一些运气成分,让他刚好考到预测的排名。

这其实是概率问题,但袁了凡却把偶然当作必然,从此被所谓的“命运”困住。

幸好后来他被云谷禅师点化,改变了自己的信念、思想、行为,持续行善,也改变了自我暗示:命运没有定数,命运可以改变。

他把自己的名字,从“学海”改成“了凡”,也是一种自我暗示:“我要摆脱凡夫俗子的生活,我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果然,在此之后,孔先生的预言被打破,袁了凡的命运轨迹,也越来越贴合自己的心愿。

说到底,人是自我暗示的产物,你的自我暗示是好是坏,能够影响你的命运走向。

很多人喜欢算命,想知道一个确定的未来,但是,一个人的命运和诸多因素有关,比如家庭,教育水平,环境,性格,习惯等等,这并不是算命先生用区区几句话就能断定的。

爱迪生曾说过:“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

与其相信他人暗示,不如选择积极的自我暗示,命不是算出来的,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

---END---

作者:阿琦

编辑:鸢儿

0 阅读:1

一份历史白名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