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考消息》网站一则“译名发布”引起大家关注——
1月21日译名发布:马尔科·鲁比奥
2025-01-21 11:02:19
外文全称:Marco Rubio
中文译名:马尔科·鲁比奥
背景介绍:据美联社1月20日报道,美国参议院当日以全票通过的表决结果批准马尔科·鲁比奥担任国务卿。鲁比奥现年53岁,父母是古巴人,他拥有佛罗里达大学的政治学学士学位和迈阿密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2000年当选佛罗里达州众议员,2010年当选美国参议员并在2016年、2022年赢得连任。鲁比奥有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教职资格,曾以兼职教授身份在该校讲授佛罗里达政治、国际关系等课程。他是首位主管美国外交事务的拉美裔人士。

这原本是一则普普通通的发布,却引来许多人脑洞大开式的联想——中国要解开对卢比奥的制裁啦,给他改个译名“鲁比奥”就能规避这一问题:我们制裁的是卢比奥,没有制裁鲁比奥。
有人甚至重提那个经典段子——你们要抓的是鲁迅,和我周树人有什么关系?
不过,这也只能当段子看,真不能认为是中国政府对Marco Rubio这个人的制裁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
首先,新华社的一项职责就是国外地名、人名等的规范翻译。在这方面,国外什么语种、什么因素对应相应的汉字译名是有规定的。新华通讯社译名资料组编有一本《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大家不妨找出来看看,找一下相应的英文词,对照一下,就知道关于Rubio翻译成卢比奥肯定是不规范的,这里的Ru(b)-确实就应该翻译为鲁-。据说这一本书已经出到第五版了,但我手头只有第四版,只能放出第四版(2004年)的截图发给大家看——

但这个译名列表里没有Rubio,所以新华社才需要现在发布其规范译名。
为什么在2004年版没收录有Rubio这个词条呢?因为Marco Rubio这个人是第二代古巴移民——他父母来自古巴,他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不是根正苗红的已经好几代移民到美国的公民。相当于皇协军刚刚加入皇军,皇协军的姓名才挤进皇军的花名册。老版书籍没有收录到很正常,估计新版就要收录了。
其次,现在规范鲁比奥的译名无非是他刚刚进入到大众的舆论焦点,也就是才进入我们的法眼,值得我们开始正眼瞧他。
虽说以前鲁比奥被中国制裁过两次,但总体来说他还不算是啥大人物。鲁比奥早年只不过是美国的联邦参议员,这样的货色随时死一打都不影响美国国内和国际局势变化,所以那时候他的译名无关紧要,需要时就提一下,大多数时间是提不到他的。
这有一个类似的例子,伊朗现总统佩泽希齐扬,在上台之前,一直被糊里糊涂地叫做佩泽希齐安或佩泽什齐扬、佩泽希兹安等。如果此人还是小角色,叫啥名字都无所谓。但他一旦担任伊朗总统要职,在外交场合就不能今天用一个译名,明天用另一个译名啦,那太不严肃,所以规范他的译名非常重要。

鲁比奥也是这样,他过去是一坨屎,现在是屎山的尖尖——自2025年1月20日起他开始担任特朗普政府的国务卿,号称是美国第4重要的人物,中国和他打交道的次数会大大增加,出于外交需要就应给他正名了。
第三,中国政府会不会通过规范鲁比奥译名变相取消对他的制裁呢?可能性很小,因为没必要。
中国如果想取消对鲁比奥的制裁,可以大大方方地宣布取消,完全不必搞通过改名来取消制裁这样的小把戏,毕竟改的只是译名,人家的本名没改,改来改去还是那一坨。
中国是大国,想怎样做就怎样做,谁也管不着,也不在乎别人瞎议论什么。
2020年7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中方决定自即日起对鲁比奥等四名美国联邦参议员实施相应制裁。 8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针对美方错误行径,中方决定从即日起,对在涉港问题上表现恶劣的美国联邦参议员马尔科·安东尼奥·鲁比奥实施制裁。
中国是负责任和有分量的世界大国,做出的任何决定都是严肃的,不可能朝令夕改。如果鲁比奥至始至终都在反华的道路上狂奔,我们为什么要迎合他的职务改变就去取消对他的制裁呢?
当然,鲁比奥作为美国国务卿,和中国打交道的次数多了,如果根据需要双方需要见面沟通,中美两国政府必然会找到解决办法的。这都是外交事务,根本不用我们操心。
此次鲁比奥刚担任国务卿,就开始流露出强烈的反华态势,他给中国打上了一个标签—— “最强大且最危险的对手”。他上任后一反首先与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大邻国官员会晤的传统,首先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会晤,加强“AUKUS+日本+印度”的包围中国的机制,区别对待中俄,表明其今后必然坚定地执行反华政策。
对于特朗普政府今后的对华态度,中国政府是有一定的判断的;对于鲁比奥国务卿今后的反华举动,中国政府同样会有应对举措的。
特朗普已经宣布就任后90天内将出访我国,我们没有制裁特朗普,他当然可以来访。至于鲁比奥能不能来,或者能不能变通一下让他临时来访,那就要看中美的外交走势和鲁比奥本人的表现。鲁比奥本人不要抱有幻想,企图在伤害中国核心利益的情况下还想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尊重。
最后说一个段子,看看我们汉语幽默诙谐的一面。
某一天,懂王发完X治国,觉得有点无聊,于是想找点乐子。
他喊了一声:“小卢子!”
结果那个经常能听到的娘娘腔没有出现。懂王又连喊了几声“小卢子”,都没有回应。
懂王感到奇怪,于是走出寝宫,看到门口“小卢子”正和“伊公主”数三叶草的叶子玩。
懂王大喝一声:“小卢子!你聋了吗?再听不到我叫你,你就捧着丁丁出宫去吧!”
“小卢子”吓得一哆嗦:“喳!禀懂老佛爷,奴才现在不叫小卢子啦,东大洋人已经给奴才改名小鲁子啦!”
懂王这才消了气,熟练地拿出手机,准备发一条新X,抗议东大帝国主义修改了“小卢子”的姓,这是“长臂管辖”,要抗议,一定要告到联合国!
不料,懂王拿起手机一看气炸了,原来圆周角屏保推送了一款天津打卤面的广告。懂王吼到:“我刚打算吃碗打卤面,你个小卤(鲁)子就来了。说,你是不是东大派过来的卧底?”
以上故事如有雷同,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