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时候妃子下葬时,都要把肛门堵上?不得不说还是老祖宗聪明

豁达看历史 2024-11-20 06:42:38

世人皆知,古代帝王死后陪葬品丰厚,陵墓规制宏大,但鲜有人知晓,在那繁复的丧葬礼仪背后,还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在1951年,考古专家们在万历七嫔墓中发现了一组神秘的玉器,其中一枚形状独特的锥形玉器,竟是用来堵住妃嫔肛门的。这种看似怪异的殡葬习俗,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从战国时期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为何古人要如此讲究?

一、九窍玉塞的起源与演变

世人都知道战国时期是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却不知在这个时期,一项奇特的殡葬习俗悄然兴起,为后世留下了无数谜团。在1965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让考古专家们大吃一惊。随着棺椁的打开,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展现在众人面前。这位西汉时期的辛追夫人,经过两千多年的岁月沉淀,容貌依然清晰可辨,令人惊叹不已。

专家们在整理随葬品时发现,辛追夫人的九窍之处都塞有玉器,这些玉器形状各异,做工精美。其中最为特别的是一枚形似蝉的玉塞,通体晶莹剔透,尺寸恰到好位。这种做法并非孤例,早在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中,考古人员就发现了类似的玉器。

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带来的不仅是战火纷飞,更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玉器殡葬之风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楚国的贵族尤其讲究,他们认为玉器能够保护亡者的魂魄,使其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福。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这种殡葬习俗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974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掘,让世人震惊。虽然正陵尚未开启,但从众多史料记载来看,秦始皇的陪葬品中必定有大量精美的玉器,其中就包括九窍玉塞。

汉代是这种殡葬习俗的巅峰时期。1968年,考古工作者在广州发现了南越王墓,墓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玉塞,每一件都雕工精细,造型别致。南越王赵眜虽然只是一个藩属国的国王,但其殡葬规格之高,足见当时玉器殡葬之风的盛行。

更为有趣的是,在江苏盱眙一座东汉贵族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份特殊的玉器制作工序单。这份珍贵的史料详细记载了九窍玉塞的制作过程,从选料到打磨,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要求。玉工们需要根据逝者生前的体貌特征,量身定制这些玉器,可见古人对此是何等重视。

这种殡葬习俗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虽然受到佛教火葬理念的影响,但在皇室贵族中,九窍玉塞仍是不可或缺的陪葬品。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宋徽宗的永佑陵,都出土过精美的玉塞。甚至到了明清时期,这种习俗依然在宫廷中流传。万历皇帝为其宠妃王喜姐所制的玉塞,更是被誉为明代玉器工艺的巅峰之作。

二、玉塞背后的道教文化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道教对殡葬礼仪的影响可谓深远。自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以来,"生生不息"的理念便与古老的玉器殡葬习俗相互交融。这一点在唐代道士葛洪的《抱朴子》中有着详细的记载。葛洪在书中提到,玉器不仅能够辟邪驱魔,更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在江西龙虎山天师府的古籍中,保存着一份珍贵的道教文献《玄元秘录》。这份文献详细记载了道士们如何利用玉器进行延寿修炼的方法。其中特别提到,玉器在经过特殊的道教仪式后,能够帮助修道者达到"形神俱妙"的境界。

这种观念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北宋年间,著名道士陈抟在华山隐居期间,撰写了《玉枕秘要》一书。书中不仅详细阐述了玉器与长生不老的关系,更记载了一个有趣的史实:当时的宋真宗曾派遣使者向陈抟求取长生之术,陈抟便将一套玉制法器赠予皇帝,其中就包括了特制的玉塞。

明代道教典籍《道藏》中收录的《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更是将玉器与人体九窍的关系阐述得淋漓尽致。道士们认为,人体的九窍是沟通天地之气的重要通道,而玉器能够帮助调节这些气脉的运行。

这种说法在实际的考古发现中得到了印证。1973年,在四川彭山三国墓地出土的一批玉器中,发现了一套刻有道教符咒的九窍玉塞。这些玉塞上的符咒与《道藏》中记载的完全吻合,显示出当时道教对殡葬习俗的深远影响。

清代著名道士刘一明在其著作《修真九要》中提到,玉器不仅能够保护亡者的形体,更能够帮助其魂魄在阴间得到庇护。这种说法在当时的宫廷中得到了广泛认可。乾隆皇帝便曾下令,为其祖母孝圣皇后特制一套镶嵌有道教符文的玉塞。

道教对玉塞的重视,还体现在其制作工艺上。根据明代道士周履靖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记载,玉塞的制作必须在特定的时辰进行,且制作过程中需要道士持续诵经祈祷。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清代,如今在北京白云观的藏经楼中,仍保存着相关的法器和经文。

值得注意的是,道教对九窍玉塞的运用并非仅限于殡葬。在一些重要的道教仪式中,道士们会使用特制的玉器来模拟人体九窍,以此来进行各种修炼活动。这种做法在南宋时期的茅山宗和龙门派中尤为普遍,形成了独特的道教文化传统。

三、防腐科技的智慧结晶

古代防腐技术的发展史上,九窍玉塞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1972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遗体。经过专家们的研究发现,玉塞不仅起到了密封作用,更与当时独特的防腐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战国时期的楚国已经掌握了相当先进的防腐技术。在江陵凤凰山167号墓中,出土的一份竹简详细记载了当时的防腐工序。首先要用特制的香料处理遗体,然后在九窍处放置玉塞,最后用丝绸裹体。这种方法在当时被称为"玉封千年"之术。

西汉时期的防腐技术更是突飞猛进。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发现的西汉女尸,经过两千多年仍保持着极好的状态。考古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玉塞在整个防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玉塞的成分分析,发现其中含有特殊的矿物质,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东汉名医华佗在其医书中也提到了玉塞的防腐作用。他发现,经过特殊处理的玉器具有天然的抗菌性能。这一发现为后世的防腐技术提供了重要启示。在洛阳一座东汉贵族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套完整的防腐工具,其中就包括了经过特殊加工的玉塞。

隋唐时期的防腐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西安发现的唐代安福寺地宫中,出土了一份详细的防腐工序单。文件记载,工匠们需要先将玉塞浸泡在特制的药液中,然后才能使用。这种药液的配方一直是个谜,但通过现代科技分析,其中含有多种具有防腐功效的中药成分。

宋代的太医院更是将玉塞防腐技术发展到了极致。在《太平圣惠方》中,详细记载了一种名为"玉封固真"的防腐方法。这种方法将传统的玉塞技术与新型的药物处理相结合,使得遗体能够长期保存。

明清两代的防腐技术虽然没有太大的突破,但在工艺上更加精细。明代万历皇帝陵墓出土的玉塞,表面都经过特殊的抛光处理,这种处理能够增强玉器的密封性能。而清代乾隆皇帝更是派遣专人研究古代防腐技术,并将其运用到皇室陵寝中。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在防腐技术上的创新并非仅限于玉塞本身。在江西南昌的一座明代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防腐布。这种布料经过特殊处理后,能够与玉塞形成完整的防腐系统。而在清代颐和园的地宫中,更是发现了一份详细记载防腐布制作方法的档案。

这些防腐技术的发展,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更为现代考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专家们发现,那些使用了玉塞防腐技术的墓葬,遗体保存状况普遍较好。这种古老的智慧,至今仍在启发着现代防腐科技的发展。

四、玉塞制作的考究工艺

玉塞的制作工艺,堪称古代玉器工艺的巅峰之作。在1982年陕西发现的一座西周墓葬中,考古人员发掘出一套完整的玉器加工工具,其中包括了专门用于制作玉塞的特制钻具。这套工具的精密程度,令现代工艺专家都为之惊叹。

战国时期的玉工们已经掌握了极其精湛的制作技术。在湖北荆州一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份玉工工序记录简册。简册详细记载了玉塞制作的全过程:首先要选取上等和田玉,经过反复敲击测试,确保玉料内部没有裂纹;然后根据死者生前的体型特征,精确计算每个玉塞的尺寸;最后经过粗磨、细磨、抛光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制作。

汉代玉工的技艺更是炉火纯青。在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塞上,考古专家发现了一种独特的螺旋纹理。这种纹理不是装饰性的,而是为了增加密封效果而特意加工的。制作这种纹理需要极其精准的手法,稍有偏差就会造成玉器开裂。

唐代的宫廷玉工在制作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长安城玉器作坊遗址中发现的一份工艺档案显示,玉塞的制作已经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身份等级的人,使用的玉料品质和加工工艺都有所不同。其中皇室成员使用的玉塞,需要经过"九炼七琢"的特殊工序。

宋代著名玉工蒋祥在其著作《琢玉图谱》中,详细记载了一种名为"游丝走线"的玉塞制作技法。这种技法要求玉工在加工过程中,根据玉料的纹理走向来确定切割方向,以确保成品的强度和密封性。这种技法一直沿用到明清时期。

明代宫廷玉工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抛光技术。在南京明孝陵出土的玉塞上,专家们发现了一层极其细腻的釉面。这种釉面是用特制的金刚砂和桐油混合物打磨而成,不仅美观,还能增强玉器的防腐效果。

清代的玉器制作更是达到了极致。乾隆年间的首席玉工梁太仪,创造出了"暗刻浮雕"工艺。这种工艺在玉塞表面刻有细密的花纹,这些花纹在正常光线下几乎看不见,但能增加玉器与人体组织的贴合度。

玉塞的制作还涉及到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尺寸的精确控制。在浙江绍兴的一座南宋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套玉塞制作用的量具。这套量具包括各种形状的模板,每个模板都标注着精确的尺寸数据。这说明古人在制作玉塞时,已经有了相当严格的标准化要求。

清宫造办处的档案中,还保存着一份特殊的玉塞制作程序单。这份档案详细记载了玉塞从原料选取到最终完工的全过程,甚至包括了具体的工时安排和质量检验标准。其中规定,每件玉塞都要经过三次反复检验,确保没有任何瑕疵才能使用。

在故宫博物院的收藏中,有一套完整的清代玉塞制作工具。这套工具包括各种精密的量具、切割工具和打磨工具,充分展示了古代工匠们精湛的技艺水平。

五、玉塞习俗的历史演变

玉塞习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最早的玉塞雏形。这些原始的玉塞形状不规则,但已经展现出明确的防腐意图。随着时代推移,这一习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丧葬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玉塞习俗开始出现等级制度。在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出土的一批玉器中,不同等级的墓葬使用的玉塞在材质和工艺上存在明显差异。诸侯王陵使用的是上等和田玉制作的玉塞,而普通贵族则使用质地较次的玉料。

西汉时期,玉塞习俗达到鼎盛。在江苏徐州汉代王陵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整套完整的玉塞仪制。据出土的简牍记载,安放玉塞时需要遵循严格的礼仪程序,由专门的礼官主持,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日。

东汉时期,玉塞习俗开始与佛教文化相融合。在洛阳一处东汉墓葬中,出土的玉塞上刻有佛教图案。这表明当时的丧葬习俗已经开始吸收外来文化元素。同时,玉塞的使用也不再局限于贵族阶层,一些富商巨贾的墓葬中也开始出现玉塞。

唐代的玉塞习俗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西安郊区发现的一座唐代墓群中,不同民族墓主人使用的玉塞风格各异。胡人墓葬中的玉塞往往融入了西域文化元素,而汉人墓葬则保持着传统样式。

宋代玉塞习俗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浙江杭州南宋皇陵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玉塞的放置位置与此前的习俗有所不同。这种变化与当时兴起的理学思想有关,体现出更加注重礼制的特点。

元代统治者虽然保留了玉塞习俗,但在制度上进行了改革。根据元大都考古发现的资料,蒙古贵族在使用玉塞时,往往会加入草原民族的传统元素。比如在玉塞上刻画草原动物图案,或者在制作工艺上融入游牧民族的审美特点。

明代初期,朱元璋曾下令简化丧葬制度,但玉塞习俗仍然得到保留。在南京明孝陵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朱元璋陵墓使用的玉塞既保持了传统形制,又体现出明显的本土化特征。

清代的玉塞习俗更加强调等级制度。乾隆年间颁布的《大清会典》中,专门制定了详细的玉塞等级规范。皇帝陵寝使用的玉塞必须采用和田玉精品,而文武百官则根据品级使用不同等级的玉料。

这种历史悠久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末。在慈禧太后的陵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整套精美的玉塞。这些玉塞的制作工艺虽然仍然遵循传统标准,但在装饰风格上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它们的出土,标志着这一延续数千年的古老习俗最终画上了句点。

0 阅读:2

豁达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