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三星集团似乎在印度市场笑到了最后。
可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2024年三星诺伊达工厂却出现大批员工纷纷选择罢工,不仅要求工资翻倍,工时也要缩减为原来的70%。
三星有些手足无措,只能开口寻求印度政府的帮助,可殊不知工人的集体罢工实际上竟是在政府的默许下进行的。
还没等三星想好对策,印度政府大手一挥直捣黄龙,一张罚款单送到三星集团,称要处罚其2024年净利润的63%,达到了惊人的44亿!
曾几何时三星在印度市场可谓风光无限,斥巨资7.2亿美元在印度古尔冈建立了最大的手机加工工厂。
面对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印度政府十分“慷慨”,直接送上了20年免税以及零关税进口设备的大礼。
可仅仅几年的时间,为何三星集团就如同骑虎难下一样后悔不已?
1随着莫迪政府正式为“印度制造”铺路,为了让三星集团降临印度,莫迪政府可谓煞费苦心。
20年的免税期就足以让三星集团欲罢不能,其高层一锤定音,绝不打算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三星的到来引起了莫迪政府的万分关注,甚至其本人还亲自介入审批流程。
在工厂隆重开课那一天,莫迪亲自抵达现场揭幕,尽最大可能展现自己作为东道主的诚意。
除却这些象征性行为,莫迪政府确实为三星集团带来了实打实的利益。
三星集团所采用的诺伊达工业用地,价格十分诱人,二百多亩的土地对比起正常的市场价格要低很多,印度政府完全是象征性收费。
除此之外,在莫迪政府的规划下,诺伊达工业基地周边的道路以及电力供应系统也得到了升级改善,工厂的供应链畅通性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在招商三星一事上,印度政府的表现绝对是空前高效,仅仅18个月的时间,全球最大的手机厂便落户印度,打破了外资建厂速度的纪录。
印度政府为三星提供大展拳脚的平台,于2020年推出“生产关联激励”计划。
宣布承诺本地制造的所有手机都能得到4%-6%的销售补贴,三星集团可谓全力以赴,把握住这一风口。
与此同时,手机厂的到来,也极大地缓解了印度的内部矛盾。
2咱们都知道经济发展不平衡始终是困扰印度发展的一大难题,然而三星在全球手机厂商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它的到来,在第一年就给印度创造了多达7万个岗位,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鲜动力的同时,还让很多印度工人接触到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技术。
莫迪的想法很好,野心也很大,但最后双方为何闹得不欢而散?原因就在一个“贪”字,最终让印度政府在具体政策的实施上左右摇摆。
早在2022年就已经初现端倪,印度的税务部门矛头直指三星集团。
称他们在从2018年开始进口的5G基站零部件存在错误分类情况,直接把关税指标从原本的5%猛涨至20%,并且还开出了总计6.01亿美元的天价罚单。
三星集团又怎会轻易吃下这个哑巴亏,直接提交了多达三百页的技术报告来自证清白。
但最终的解释权不还是在人家印度手里,法院部门直接以其内部的邮件中出现了“收发器”之类的字眼为由,还是一如既往的认为三星集团存在偷税漏税行为。
此时工人们的罢工行动也已经出现苗头,从这年9月份开始,三星的印度工人就纷纷开始要求涨工资,并且还提出了所谓的“职位世袭”制度。
三星真是有苦说不出,别的不说,对比起我国工人而言,印度工人的薪资略低,大约只有咱们工人的85%。
但对比起他们那只有30%的效率,已经是妥妥的高薪,想在印度找到这样一份工作无异于大海捞针。
三星怎么也没想到,印度政府竟然对自己露出了凶狠的獠牙,自从在印度建厂以来,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2019年他们投资3.6亿美元,在诺伊达地区建立了手机显示屏工厂和锂电池工厂,两年后又追加了6亿美元投资建立了OLED模组生产线,难道印度政府都忘得一干二净?
他们当然没有忘记三星集团的贡献,但实际上从2018年开始,印度政府就已经打算下一盘大棋——从“印度制造”到“税务镰刀”完成终极“收割”。
3那三星是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当然不是,我国的小米和美国的福特也吃过他们的亏!
当小米在印度市场逐渐崭露头角,印度执法部门却打着“违反《外汇管理法》”的幌子,直接冻结了小米印度公司高达48亿人民币的资产。
而福特在印度的经历更是悠久,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福特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打算退出印度市场。
企业为了保存实力放弃部分市场的举动本无可厚非,福特和印度政府打了多年交道,可印度政府却完全不念及旧情。
在福特撤离印度市场的过程中,直接因汽车零部件的分类问题,让印度政府找到了把柄,开口就是14亿美元的税款。
可三星集团并未能深刻吸取教训,还是在2023年硬着头皮追加了5亿美元的投资来兴建智能手机屏幕工厂,连带着2400万美元的投资规模设立笔记本电脑生产线。
当他们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印度市场更新迭代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在激烈的竞争中,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去年第三个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可谓欣欣向荣增长了足足9%,出货量也达到了惊人的4710万台,可反观手机厂商排行,昔日不可一世的三星已经失去了曾经的无限辉煌。
咱们的vivo手机直接跃居榜首,占据接近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而小米手机紧随其后,凭借780万台的出货量坐稳了第二的位置。
实在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负责生产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电设备的斯里佩鲁布杜尔工厂再度发生大规模罢工行动。
这次罢工适逢印度进入节日季销售热潮的前夕,已大幅影响三星工厂的正常生产活动,整体产量削减近80%!
可罢工的风波还未彻底平息,进入今年印度政府就已经彻底翻脸,旧事重提针对那些远程无线电头,RRH等5G激战核心部件设备追缴100%的罚款,总额达到了44亿元。
当初为了降低成本三星远赴印度,但如今在印度当地的成本已经反超我国15%,甚至很多核心零部件还要使用费用高昂的空运。
但和三星截然相反的特斯拉,却在他们进军印度的时候选择来到中国发展,如今仅仅三年就实现了回本。
但三星呢?一开始确实吃尽“版本红利”,但当印度政府的“司马昭之心”暴露无遗时,各方厂商都为之一震,三星首当其冲。
先是一波又一波的罢工,随后又是一轮又一轮的罚款,接下来的印度之路到底该怎么走?
结语“十年免税,一朝收割”策略正在摧毁“印度制造”信誉,“割韭菜”带来的暴利怎么可能持久。
当一家又一家外资选择离开印度的时候,政府部门会不会静下来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
如今事情尚有讨论的余地,倘若其政府依旧步步紧逼,相信三星彻底翻脸,宁愿关厂也不妥协的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了。
女施主留步
和印度人做生意必须一手钱一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