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周兴嗣】
【导语】
春秋战国时期军事人才辈出,这些人无一不是在大国兼并的时代背景下,历经战火洗礼、纵横沙场,建立赫赫战功的千古名将。
【正文】
qǐ jiǎn pō mù
起翦颇牧
yòng jūn zuì jīng
用军最精
【译文】
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都是十分善于用兵,作战最为精通的将领。
【故事链接】
白起攻赵
战国末年,秦国打算统一全国,当时,赵国是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赵国,被老将廉颇打败。秦王采用反间计,到赵国传布谣言说:“秦兵所惧怕的,只有赵括。廉颇是个无能之辈,再过些日子,他就要投降了。”

赵括是大将赵奢的儿子,从小便熟读兵书,谈到怎样用兵,他便会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不少人都觉得他是个大将之才。但是,他的父亲却说:“他从没上过战场,只会‘纸上谈兵’,一旦真的领兵打仗,绝对会出问题!”然而赵王却听信谣言,派赵括代替廉颇。而秦王悄悄改派白起为主将。秦军按照白起的将令,接战不久后便诈败,沿着直通长平城的大道逃跑,把追击的赵军主力引诱到预设战场。 赵括在对秦军所知甚少的情况下,指挥主力出击屯扎在故关前的秦军部队。赵括浑然不知秦军的诡计,赵军几次分兵突围,秦军顽强抵抗,赵军无法攻破。后援部队被秦军用计给切断,赵军出击的主力失去了后勤保障;留守的部队空守着粮草辎重却无法增援决战。秦军抓住有利的态势,派出部队从两翼攻击赵军。被秦军压缩在了一条狭长的地带。赵括命令部队原地筑垒防御,等待援兵。

秦国方面,得到合围住赵军主力的消息后,秦昭襄王亲自从咸阳赶到临近前线的河内郡,给所有的郡民赐爵一级,命令郡内十五岁以上男丁悉数出征前往支援长平前线,阻击赵国的援军。于是,被围的赵军无法得到援助和补给。由于其他诸侯国被秦国游说,不愿意联合赵国攻秦。9月,在被困46天后,赵括在突围时被秦军射杀。赵军再无战力,赵军四十万人马被俘,赵括也在突围时中箭身亡。后近40万身体虚弱的赵国俘虏全体遭到秦军坑杀。唯有240名年纪幼小的赵人被秦军放归了赵国。长平之战以赵军的惨败,秦军的全面胜利结束。此后的赵国元气大伤,再无实力与秦国抗衡了。
【智慧链接】
白起去世后,王翦成了秦国大将。他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又多次战败楚军,和楚国的战役是最惨烈的。

秦王认为秦将李信非常贤能、勇敢。李信向秦王只要20万大军,就能取胜,而王翦却要60万大军,秦王以为王翦老矣。于是派年轻将领李信率20万秦军攻楚,被楚军击败。秦王大惊,后又派大将王翦率60万秦军攻楚。王翦入楚境后,并未马上发动攻势。让秦军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采取屯兵练武,坚壁不出,麻痹敌人,以逸待劳的战略。这样,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秦军对楚地的情况基本适应,士气高昂,体力充沛。而抗击秦军的楚国部队,斗志渐渐松懈,加上粮草不足,准备东归。王翦知道机会来了,就选派营中健壮有力的兵丁组成精兵,实施强力攻击,大败楚军。秦军一举打垮了楚军的主力,王翦乘胜追击,杀死楚军统帅项燕。占领并平定了楚国城池,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扫平六国的壮举,统一了天下。
今天就讲到这里了,本人精心整理《千字文》每一句话意思,有助于理解的故事和拓展知识,(内容参考多方面资料)意在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账号并在下方评论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