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狄青在民间心目中的形象】
前言出生于公元1008年的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县人,由于宋仁宗在位时间较长——作为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生于公元1010年,公元1022年3月至1063年4月在位,算一算狄青是比宋仁宗大两岁的。
后世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出生于公元1007年,这么一看,狄青、欧阳修、宋仁宗其实年龄都相仿,按说是非常有共同语言的,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而且并不是因为君臣之别,反而是为人为官之道区别太大。
【北宋狄青在民间心目中的形象】
(一)尽管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在历史记载中也留下了“为人率直、放荡不羁”的评语,不过评语的另一层意思则是说他为人为官尤其谏言谏事,已经到了尖酸刻薄的地步。
即使以“仁”著称的宋仁宗,也曾看不下去,惋惜地对近臣说道: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
而宋仁宗的授业老师之一晏殊也安慰他说:吾重修文章,不重他为人。
事实上,欧阳修及当时的一批文人,他们的笔伐远胜于武将们的刀剑,甚至可以达到杀人于无形的程度,而狄青不幸就是其中一个牺牲品。
公元1053年,北宋将领狄青因平定侬智高叛乱立下赫赫战功,宋仁宗大喜,便在狄青凯旋后破例封他为枢密使,掌管全国军政大权。
然而宋仁宗的这一任命并没有得到所有朝廷官员的认同,因为在一部分文官看来,枢密使作为一个拥有极大权力的职务,历来由文官担任,武将极难得以担当——这也算是尊重太祖太宗崇文抑武的祖制。
所以,宋仁宗对狄青的破格任命,显然让朝中许多文官心存疑虑甚至不满,最先提出异议的是宰相文彦博,他认为狄青虽然在平定叛乱中表现出色,但如此重要的职务应由一位具备更高政治和军事素养的文官来担任。
而且文彦博还明确给了宋仁宗一个建议:狄青应被调往外地任职,以避免其掌握过多中央政务,削弱地方的独立性——对于文彦博的要求,宋仁宗并未立即答复,而是希望能听取狄青的意见。
【狄枢密就是指狄青】
(二)召见狄青后,宋仁宗发现狄青对离开京城的提议也并不赞同。狄青明白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而且更清楚掌握军政大权意味着更多的影响力、可以办成更多自己曾经梦想的事。
所以狄青在向皇帝陈述自己的立场后,宋仁宗当然表示理解,总不能寒了功臣们的心——狄青代表了一批军功勋贵。
没想到文彦博并不放弃,在一次觐见宋仁宗的时候,他再度提起狄青的事情,这次引用了历史上周世宗的例子,暗示如果没有合理的军政制衡,可能会发生像陈桥之变那样的动乱。
宋仁宗当然听得懂文彦博的弦外之音,不过并没有马上回应,而是以沉默作答。
为了能够平息这场争议、尽管不让宋仁宗夹在中间为难,狄青主动拜见文彦博,不想文彦博的态度冷淡且直言不讳,他说朝廷对狄青的能力和忠诚产生了疑虑——这样的言论自然让狄青大为震惊,他不禁后退几步,因为他明白自己在朝中的处境已经不再牢固。
原因只有一个:文彦博同样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朝中大部分文官,是文官集团的重要代表人物,此时的欧阳修,俨然成为攻击狄青的主力。
欧阳修利用自己的名望与笔锋,仅用三封奏疏便将狄青推向悬崖边上。
【宋仁宗赵祯】
(三)欧阳修的第一封奏疏出击了狄青的职务,他说狄青掌握着大量机密,然而却过于受到军士们的信赖,这使得他在朝廷中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不直接攻击狄青的个人能力,而是从政治、道德和裙带关系的角度入手,欧阳修在第一封奏疏中非常老练,从而达到警示宋仁宗的目的,前朝因军事将领权力过大而导致的祸乱,大家都记忆犹新。
所以欧阳修建议皇帝将狄青调离重要职务,比如派往外地,以减少对朝廷的不良影响。第一封奏疏当然没有给狄青带来特别大的打击,但却开始在朝中大臣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和调准了口诛笔伐的方向。
欧阳修的第二封奏疏明显火力加大,直接攻击狄青。
这次的背景是当时河南发生水灾,欧阳修借此自然灾难作为契机,声称这是“天地之大变”,并将自然灾害与狄青联系在一起。比如,在奏疏中,欧阳修认为水灾不仅是自然的灾难,也象征着政权的动荡,暗指狄青可能就是祸乱的前兆。
第二封奏疏发出的时机恰到好处,宋仁宗本身就以敬天爱民为最大荣耀,所以开始警觉是不是对狄青的青睐与任命引来了上天的反对,当然,朝中文官们的批评之声越来越响亮了。
至于第三封奏疏,欧阳修对狄青已经是满满的敌意了。
在奏疏中,他直接引用了民间的谣言,比如称狄青“家狗生角”,并进一步借此攻击他为人品性不端——这种充满侮辱性的言辞,使得狄青的形象在朝廷中的形象彻底崩塌。
与此同时狄青也因为长时间被这些言辞攻击而身心俱疲,欧阳修多次提及的狄青行为不端,就是在水灾过后,狄青为了避灾曾搬到相国寺暂住,这一举动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议论。狄青不仅在军队中失去了威信,也在朝廷内外成为了众矢之的。
面对文官们的压力,宋仁宗最终做出了决定:免去狄青的枢密使职务,将其调往陈州担任地方长官。
【欧阳修在历史中的形象】
(四)尽管这个决定并未剥夺狄青的爵位和荣誉,但实际上已宣告了狄青政治前途的彻底终结,所以狄青只能怀着失望与愤懑离开了朝堂,陈州履职——为了减轻文官们的口诛笔伐,狄青特意轻装简行,只带数名家臣便悄悄上路了。
然而文官们并未因此停止对狄青的打压。比如每隔两个月,朝廷便会派遣宦官前往陈州,表面上是慰问狄青,实则是对他的监视与盘问,这种不断的干预和压力让狄青感到无比沉重,以至于身心日渐衰弱,再加上战场上的伤痛,所以狄青的健康急剧恶化。
公元1057年农历二月,狄青嘴生毒疮,三月便因疽病去世,收到消息的宋仁宗在禁苑中为他举哀,追赠他为中书令并赐谥“武襄”。
在武将谥号的排名中,通常分为两个等级,第一等包括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等,所以,宋仁宗是明白狄青受了极大的委曲和污蔑的。
狄青去世时不到50岁,表面上是因病离世,但实际上他的死与朝廷文官集团持续且高压的诋毁密切相关,以文彦博、欧阳修等人的笔刀暗箭最为致命。
【狄青文官服饰画像】
结语公元1067年,宋神宗赵顼继位后,常念及狄青生前勇猛善战,长于用兵且治军严整,便下令将狄青的画像挂在禁中,亲手御制祭文予以悼念。
而负责修撰宋史的元代丞相脱脱则评价狄青:青为人慎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念而后发。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同饥寒劳苦,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先者,故其出常有功。
作为一代名相,脱脱对狄青的史评非常中肯客观——明赏罚、同饥苦、无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