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勤政务实是个好皇帝,为何身后名声却不好?

稷下学史来明志 2024-04-10 04:56:43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1722年12月27日-1735年10月8日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曾自称破尘居士、圆明主人,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册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位,次年改元雍正。雍正帝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同时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雍正元年(1723年)出兵青海,次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在政治上,整饬吏治,设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并改善秘密立储制度,使皇位继承有章可循,避免了康熙帝晚年诸皇子相互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务,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是康乾盛世的延续者,其一系列社会改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享年58岁。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早年经历

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颇具争议的雍正皇帝(即胤禛)诞生于永和宫,出生时由于母亲身份低微,无法给予他皇子应有的尊崇。再者,清朝初年的宫规禁令不许母亲亲自抚养孩子,因此出生仅一个月的胤禛便交予贵为皇后的佟佳氏抚养。身为一等公佟国维之女,以及孝康章皇后的侄女,孝懿仁皇后膝下无儿,唯一的公主年幼夭折,故而收养了德嫔的儿子。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胤禛被召入尚书房,跟随张英研习四书五经,并拜师徐元梦学习满文。在他成长过程中,跟顾八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被赞誉品德端正,学问深厚。少年的胤禛在父亲和师傅的严格教导下,始终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学习内容,这一期间他也有《春日读书》、《夏日读书》等诗篇传世。

长大后,他多次陪伴父亲康熙外出巡视,也常被派遣处理政务。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他随同皇三子胤祉前往祭祀孔庙。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跟随康熙帝讨伐噶尔丹,主管正红旗大营。虽然他未亲身参加这场战役,但仍深表关切,并赋《狼居胥山大阅》、《功成回銮恭颂二首》等诗篇,赞颂父亲的战功伟绩。次年,前往遵化祭祀孝庄文皇后。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二十一岁的胤禛被封为贝勒。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他伴同康熙帝视察永定河工地,严把工程质量。二十五岁那年,他陪同康熙南巡江浙,巡视黄河、淮河治理工程。

经营争储

康熙四十七年夏,康熙帝首次废黜胤礽太子之位。推选新太子之际,胤禛助力复立胤礽,并与皇八子胤禩维持良好关系。次年,胤礽再度被册封为太子。同年,胤禛获封和硕雍亲王。这段日子里,诸皇子为储位相互争斗,斗法贪利。

康熙五十年,胤礽复立后,为巩固地位行举不当,惹康熙帝不满,再次被废。太子再废后,京师大臣纷纷请求复位,皆被康熙帝严惩。皇子们为争夺储位而施展手段。皇八子胤禩再次冒犯父皇。皇十四子胤禵则夸饰贤能,广交各方朋友,“颇有图谋”。康熙五十七年,胤禵担任抚远大将军职务, 领兵入藏驱逐准噶尔人势力,稳定西藏局势,声名鹊起,储位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三皇子诚亲王胤祉开设蒙养斋馆, 聚贤纳士,暗中觊觎储位。

胤禛精通治国之道,深谙隐忍韬光之术。他崇尚佛教道学,自诩为“天下第一闲人”,以示与兄弟和睦。系年羹尧和隆科多,同时以诚孝示康熙帝,博得信任。康熙六十年,雍正四十四岁,恰逢康熙帝登基六十周年大典,受命赴盛京祭祖,回京参与贡士会试试卷复查事务,冬至时肩负祭天重任。次年,负责京、通两仓清查,冬至仍需祭天。这些经历对他来说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广泛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历史问题等,积累宝贵政治经验;二是观察康熙帝执政方式,考核地方官场风纪,锻炼自身政务处理能力。

最终,雍正在储位斗争中胜出,原因如下:首先,他才华横溢且务实肯干,赢得诸多支持者。其次,他善耍两面派,迷惑对手与康熙帝,使敌人无法集中对抗,最终轻松取胜。最后,他有实力强大的团队助阵,如隆科多稳定京中局势,年羹尧控制胤禵,稳住西北局势。

巩固帝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驾崩于畅春园北郊。十一月二十日,胤禛奉遗诏登基,定国号为雍正。雍正上任后,笼络情同手足的胤祥,并对政敌胤禩等人严加惩戒。然而,胤禩等人并不服输,斗争在雍正帝身后持续。为了巩固皇位,雍正采取诸多政治手段。首先,任命胤禩、胤祥、马齐和隆科多处理朝政。其次,消灭异见,分化皇子群体,召回西北战线的胤禵予以禁锢。将胤禟流放到青海西大通(今青海大通西北)。鉴于清朝立储制度的缺失,引发多次皇位争夺事件,雍正帝确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雍正二年至雍正三年(1724 年至 1725 年)初期,雍正对政敌的打击有所收敛,因为政权尚未稳固。雍正二年(1724年)三月,青海战事告捷,雍正实力大增,立即加大对胤禩集团的打击力度。四月,公开斥责胤禩,称其“肆意妄为,触犯国法,朕虽有意宽容,但国法难违,只好与诸位大臣一同论罪”。将其削职、圈禁,并改名“阿其那”,胤禟同样削职、圈禁,改名“塞思黑”。康熙之子胤䄉被圈禁,胤祯(即胤禵)先被派去守陵,后被禁锢。康熙十二子胤祹降爵,康熙三子胤祉亦被罢官、圈禁。

同年五月,苏努被革职,七月雍正撰写《朋党论》,继续打击胤禩党人。随后年羹尧、隆科多案爆发,雍正对胤禩的攻势有所放缓。直到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年羹尧被赐死,雍正加快惩处胤禩等人。到雍正四年,胤禟、胤禩相继被囚禁至死,胤禵迁居北京景山,蔡怀玺自杀,郭允进被斩首示众,其余胤禩党人亦受处分。至此,经营二十余年的胤禩集团彻底覆灭。雍正三年,年羹尧因飞扬跋扈、结党营私的罪名被告发,赐死,隆科多被削职,后获罪判刑至死。此案引出汪景祺的《西征随笔》案及查嗣庭的试题案。

主政改革

雍正帝甫登基即强调:“朕于藩邸度过四十多年,明辨臣下的结党营私、营求请托、欺瞒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貌合神离……一切顽疾陋习,皆朕所洞悉而熟于胸。与古时藩王继位相较,如汉文帝之辈,朕经历更为丰富。”他深切洞察康熙晚期的社会困境,包括朋党斗狠、吏治混乱、依靠富民政策加剧贫富差距、西北战事不断及国库空虚。他以此为基础,构想出自身的政治纲领。登基首月,雍正即向大学士、尚书、侍郎训示:“政事中有需变革以助国计民生者,尔等倘深知利弊,当速密奏。”随后,1723年元旦,雍正对各级文武官员颁布诏谕,倡导以实心行实政,致力于改善民生。他的改革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反对因循守旧。他认为新朝人心涣散,百病滋生,不加以惩戒,后果难以预料。他警醒众人切勿因循怠惰,批评康熙“以少胜多”之思想,提倡“着意挖掘”,将那些不愿多做的人斥为“目光短浅之辈”。其次,整顿吏治,造福民生。在前述诏谕中,雍正斥责官员以名誉和实益为考量,忽略名实之根本,劝诫官员严于律己。他施政的长远目标是通过整顿吏治,实现经济繁荣、民生改善。再次,反对朋党。他亲自体验朋党对朝政、皇权的威胁,强调君主行使用人之权。他反对科甲出身官员的师徒、同年的宗派关系,力求治理积弊。他主张“整肃传统”,以端正朝纲,改善社会风气。他推动改革是为了根治痼疾,整顿政治。

兴利除弊是雍正帝的核心政治理念之一。他认为君主贤明,官吏廉洁就能治理国家。他倡导实事求是,注重施政实效。他相信有效的治理需要雷厉风行的作风以及严厉的执法政策。在雍正的政治观中,兴利除弊是他执政的主要特色。

1723年,雍正采纳山西巡抚诺岷之建议,实施耗羡归公,取缔地方横征暴敛以增加中央财力。1724年,面对康熙时期赋税亏空现象严重,雍正决定严查,以平民怨。他要求地方在三年内弥补亏空,逾期未还将严惩不贷。

执政中期

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筹备进攻准噶尔部,翌年启用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分攻西路和北路,展开战事。然而前线接连失利,雍正囚困岳钟琪,频繁更换北路军帅。战争走到尽头,双方陷入谈判。雍正灭敌计划未能实现,主要源于他、岳钟琪、傅尔丹等人的轻敌自满。战前,雍正自夸:“精选将领尽属镇协精英,精选士兵均为英勇之士,绝不草率行事。”

雍正在西北用兵期间,设军机处,辅助处理军务。军机处设军机大臣,雍正从中选拔大学士、尚书、侍郎乃至皇族亲近重臣担任,如怡亲王胤祥、大学士张廷玉、户部尚书蒋廷锡、大学士鄂尔泰等,多为兼职,其升迁仍在原有部门进行。因此,军机处始创之时,“无专职官员”。军机处并无正式办公场所,仅设值班室,位于隆宗门内,便利军机大臣承召议事。无专职官员,无办公场所,使军机处成为一种独特机构。

此外,雍正强化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雍正七年(1729年),赴西北效力的前工部主事陆生楠,撰《通鉴论》十七篇,涉及封建、建储、兵制、君臣关系、无为而治等热门话题,触及当朝朋党之争等敏感事务。雍正指责其“借古讽今,妄言古人言行,表达个人愤懑”,下令斩其于军前。同时效力的监察御史谢济世,借注解《大学》,“抨击程朱”,质疑理学,雍正令在杀陆生楠时将其同时处决,以示警示。同年,曾静遣徒张熙策动川陕总督岳钟琪谋反投书案,牵涉已故理学家吕留良,雍正以此大兴文字狱,以达成思想控制、打击政敌、提升自身威权之目的。

雍正选择性辑录奏折,成《朱批谕旨》。给臣工的诏谕,则由张廷玉等汇编《上谕内阁》、《上谕八旗》。雍正的各类文体著作,后人为全文辑成《御制文集》。

离奇去世

雍正十三年(1735)五月,贵州古州、台拱苗匪扰境,雍正帝任命哈元生为扬威将军,率四省士兵征讨。同时,命果亲王胤礼、皇子弘历、弘昼,以及鄂尔泰、张廷玉等共同处理苗疆事务。刑部尚书张照、副都御史德希寿协助办理。哈元生迅速平息贵州苗民叛乱。

在位期间,雍正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修建,经常在园内和紫禁城居住。由于自身曾患暑疾,他偏爱圆明园的气候,常居于九洲清宴、四宜书屋、万方安和等地。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一日患病,“如常办事”,至二十三日凌晨驾崩。

雍正崩逝后,根据密诏,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继位。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泰陵。

0 阅读:7

稷下学史来明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