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十二帝,如果是你穿越到清朝你更想选择哪个皇帝!

稷下学史来明志 2024-04-06 07:24:49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

努尔哈赤,又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生于建州左卫(今辽宁新宾),系建州左卫指挥使塔克世之子,女真族(即满族)。他是后金政权的创始人以及清朝的实际缔造者。

努尔哈赤自幼家道中落,曾以采摘山货为生。他曾为辽东总兵李成梁部下,屡立战功。后来袭父职,成为建州左卫指挥使。1583年,他以祖、父为明兵误杀为由起兵,逐步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及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大部分地区,获得明朝廷的都督佥事、龙虎将军封衔。同时,他创立了八旗制度,并创制出满文。1616年,他建立后金政权,定都赫图阿拉。

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了《七大恨》誓师伐明,经萨尔浒、沈阳、辽阳等战役,占据了辽东及辽西部分地区。1621年,他迁都辽阳,实施“计丁授田”,任用汉官,笼络蒙古,同时宣称八贝勒共治国政。1625年,他再迁都至沈阳。1626年,在宁远之战中败给明军守将袁崇焕,被迫撤回沈阳,不久病逝。

努尔哈赤为实现女真民族的统一,抵抗明王朝的腐朽统治,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清史稿》称其“天赐勇敢智慧,神武过人。身处逆境,不屈不挠;归顺者众,异心俱灭。自打败九部夷师以后,领土不断扩张。征战三十多年后,建立国家,继承大统。在萨尔浒之战中,扫平群雄,奠定国基。迁都沈阳,气吞山河。与岐山、丰邑相比,不逊分毫。”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643)

又称黄台吉、洪太主,出生于辽宁抚顺新宾县旧老城费阿拉城。他是后金的第二位君主,也是清朝第二位皇帝。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亲为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

天命元年(1616年)获封和硕贝勒,在四大贝勒中排名第四。天命十一年(1626年),在努尔哈赤驾崩后继任汗位,取年号为天聪。登基后,他厉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北征朝鲜,东控蒙古,解除后背隐患。采纳汉族降官之策,确立“和明自固”策略,启用汉将,力图入关。同时,实行满汉一体化,保护汉民,减负农力,发展生产,提高军队实力。天聪九年(1635年),他平定察哈尔部,统一蒙古,并得“传国玉玺”。同年,族名改为“满洲”。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次年逼迫朝鲜俯首称臣。随后,清军不断攻打明朝,崇德七年(1642年)取得松锦大战胜利,生擒洪承畴,使防线尽失,为清朝统治中原奠定了稳固基础。松锦大捷后,清军攻占明朝在关外所有城市。同年,清军再次入侵中原,破山东八十余城。

崇德八年八月庚午日(1643年),皇太极溘然长逝,享年五十二岁,在位17个年头,庙号“太宗”,葬于沈阳昭陵。由其第九子福临即位。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

作为清朝第三任皇帝,也是把首都迁至北京的首位君主,他本名方喀拉,雅号臆庵道人,乃清太宗九皇子,母亲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诞生在沈阳故宫的永福宫。

六岁即位,改元顺治,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掌权。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翌年迁都北京。七年后(1650年),多尔衮在滦河狩猎时猝然离世,福临提前执政。为增强皇权,他取消诸王贝勒掌管各部事务的惯例,推行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措施,缓和民族矛盾。他亦重视整顿吏治,派出监察御史巡视地方,打击贪官污吏。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他重视启用汉官。为恢复农业经济,他在顺治十年(1653年)采纳范文程等人的提议,设立兴屯道厅,推广屯田。

顺治十四年(1657年),他大力提倡开垦荒地。同年,编著的《赋役全书》颁布施行,使濒临绝境的农业生产出现转机。面对全国爆发的反清运动,他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一方面采用“招降弥乱”的政策,一方面再次任用洪承畴治理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使局势逐步稳定。

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攻占云南省城,全国大规模的反清斗争基本平息。

顺治十八年(1661年),福临离世,年仅24岁。庙号“世祖”,葬于清东陵的孝陵,遗诏传位于三子玄烨。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1722年)

清朝第四代君主,建都北京后第二任皇帝,自称"体元主人",年号“康熙”。蒙古人敬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其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育于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自幼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帝王。初登宝座,国情艰险。面对困局,坚决用兵维护领土完整和统一。年少时成功挫败鳌拜,开始亲政。九年间,肃正朝廷,恢弘内阁制度,颁行《圣谕十六条》。成年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叛乱;澎湖海战,统一台湾;击败沙俄侵略,签署《尼布楚条约》,确保中国对黑龙江流域的主权;三次征讨噶尔丹,凯旋辉煌;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团结蒙古各部。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推崇仁政,安抚汉族士人,同时致力于休养生息,促进经济繁荣。然而,晚年因政务操劳过度,出现管理失控的现象。另外,皇子间因废太子而展开皇位争夺,对他的晚年政治增添负面影响。

康熙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捍卫者,筑造了清朝兴旺的基础,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宏伟蓝图,被学者尊奉为“千古一帝”或“千年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驾崩于畅春园,享年69岁。庙号“圣祖”,葬于景陵。遗命传位于嫡长子胤禛。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735年)

清代第五位帝君,也是定鼎燕京后的第三位统治者,自署破尘居士、圆明主人,年号雍正。其乃康熙第四子,母亲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紫禁城永和宫。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受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二废太子胤礽后,胤禛积极谋求帝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北郊驾崩后,胤禛继位,次年改元雍正。

雍正在位之际,实施诸多改革。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掌控,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减轻了农民的经济压力,推动了人口增长。同时大力整饬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实施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制度。

雍正元年(1723年)出兵青海,次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建立密折制度监督臣民,设立军机处专断权。改革秘密立储制度,使皇位继承合法化,防止康熙晚期皇子间的互斗局面。在位期间,雍正勤勉敬业,自述“以勤懋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的改革,为康乾盛世的延续奠定了基础。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享年58岁,庙号世宗,安葬于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1799年)

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别号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年尊称古稀天子、十全老人。其年号为“乾隆”,寓含着“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退位后仍继续行使最高权力三年,成为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握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亦是长寿之君。

这位清高宗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著名的君主。他在康熙、雍正两朝的文治武功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弘历注重社会安定,关怀百姓,五次免除全国赋税,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护了农业生产,从而使得清廷国库日益充实,达到康乾盛世以来的巅峰。通过一系列边境战争,弘历完善了对西藏的治理,把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代领土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领土轮廓也正式确立。此外,汉学勃兴,开设博学鸿词科,修缮《四库全书》;民间艺术亦取得了重大进展,如京剧便诞生于乾隆时期。然而,后半期宠信和珅,吏治稍显腐败,社会矛盾不断升级。严拒英国、俄国的侵略行径,驳回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通商贸易和有损主权的无理要求。然而,清朝与西方的差距正在扩大,中国正处在近代的边缘。

嘉庆元年正月初七(1796年),弘历为第十五子颙琰让位。嘉庆四年正月初二(1799年),弘历驾崩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葬于裕陵。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 —1820年9月2日 )

原名爱新觉罗·永琰,乃清高宗弘历第十五子,其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清代第七位皇帝,亦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

封和硕嘉亲王,及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立为皇太子。嘉庆元年(1796年),其尊父乾隆帝为太上皇,正式登基称帝王。

乾隆驾崩后,嘉庆五年(1799年),嘉庆得以大权在握。乾隆末年,阶级矛盾突出,由于文字狱频发,川、楚、陕大地爆发了波及范围广泛的白莲教起义。嘉庆亲政后,诛和珅以纾民愤。整顿军队、奖罚严明、增强军备,并实行剿抚兼施的策略,有效分化打击起义军,推广寨堡团练,切断起义军与民众的联系。嘉庆十年(1805年),起义军被平定。

嘉庆十八年(1813年),嘉庆北巡途中,因京城防务松懈,北方天理教起义爆发。嘉庆下旨自我反省,同时严惩冲进皇宫的起义者,并成功捕捉城外头目林清等人。各地的天理教起义也相继被平灭。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帝从圆明园出发前往避暑山庄,途中突发疾病,不幸离世。

嘉庆帝在位期间,虽有诛和珅、处斩郑源鹴、处绞富纲、平反文字狱及治理整顿等举措,但政绩平平,以守成为主。嘉庆时期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崛起,清朝的统治逐渐衰退。其在位中后期,鸦片输入渐渐加重,国家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

原名绵宁,即位后改名为旻宁,清朝第八代帝王,北京定都之后的第六代君王,年号为道光。诞生于紫禁城的撷芳殿。清仁宗颙琰的次子,母亲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嘉庆四年(1799年)开始秘密立储。而到了嘉庆十八年(1813年)封为智亲王。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继位。积极整改国家,力求消除积弊。推行海运以取代河运,解决了漕运之难,节约了数万银子。施行票盐制度,使两淮盐政变得环境清新,秩序井然。解除对矿藏开采的部分限制,提倡天下人共享天地间的自然财富。整肃官场风气,压制奢侈靡费之风。

道光八年(1828年)五月,平息了新疆叛乱。开展了禁毒活动,严厉打击烟毒。自即位以来,不断发布上谕,对外国严密封锁鸦片流入,国内严禁贩售、吸食与栽种。

道光十八年,采纳严禁派的建议,在全国全面实施禁烟政策,全力支持"林则徐禁烟措施"。次年,批准了《查禁鸦片烟章程三十条》,该文件成为清朝实行的最严格、最周全的禁烟令。

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败于战场,签订了中国历史上首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此期间,清朝各地爆发了抗议活动。虽然旻宁坚持执行他的政策,事无巨细,以身作则,以节俭美名远扬,但他"坚守常规,无法适应变化",勤政廉洁,却未能有大作为。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2月25日)在圆明园慎德堂去世,庙号宣宗,葬于离京城西北30余里的清西陵之慕陵,传位于第四子奕詝。著有《养正书屋诗文集》等。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

自号且乐主人,为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权的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秘密立储继位的清朝皇帝,年号“咸丰”。为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第四子,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清宣宗立皇四子奕詝为太子。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务,大规模改革朝政。为了挽救危机,奕詝任贤去邪,希望重振朝纲。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言直谏的肃顺,支持其改革弊政。同时,撤职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人。斩杀了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耆英。

咸丰六年(1856年),英法对清廷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后进逼北京,奕詝逃至热河,命恭亲王奕䜣留京议和。奕詝到达承德后,不久病倒。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六日,立其子爱新觉罗·载淳为太子,继承皇位,十七日(8月22日),奕詝在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病逝,享年三十一岁,庙号“文宗”,葬于清东陵之定陵。《故宫珍本丛刊》收录了奕詝所作《清文宗御制诗文》,其中包括《新竹二首》《赋得泠泠修竹待王归》等诗文。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

作为清代文宗咸丰帝的长子,出生在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的家中。他是清朝历史上第十位帝王,也是清代入关后的第八任皇帝,曾使用“同治”年号。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病死在避暑山庄,当时年仅六岁的载淳继位。登上皇位后,慈禧与慈安两位太后携同治帝在养心殿垂帘听政。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率满蒙骑兵(八旗兵)被捻军全面击溃,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消灭了西、东捻太平天国运动,直至同治七年(1868年)为止。他在位期间,清朝不仅平定了陕甘回民起义、云南回民起义、贵州苗民起义,还开始寻求救国之道,发起由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䜣主导的新政,名为“同治新政”。新政的推行为渐趋没落的清政府带来短暂中兴,史称“同治中兴”。

同治十二年(1873年),载淳开始亲政。然而,他仍然受到慈禧太后的操控。慈禧太后要求载淳修复圆明园供她居住,载淳试图借此让太后离开宫廷干涉朝政。然而财政紧张使得圆明园破败不堪,巨额修复费用引来了王公大臣们的反对。

同治十三年(1874年),载淳感染天花,于十二月甲戌日(1875年1月12日)死于养心殿东暖阁,英年早逝,享年仅19岁,庙号穆宗,葬于惠陵。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

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他在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的醇亲王府出生,谈到父亲,则是道光帝第七个儿子醇亲王奕譞,母亲则是叶赫那拉·婉贞(即慈禧太后的妹妹)。

同治十三年(1875年),同治帝离世,4岁的载湉因慈禧太后被选定为皇帝,并由她垂帘听政至18岁。1889年,光绪帝开始亲政,但慈禧太后仍握有大权。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光绪帝主战,派刘永福赴台湾设防,停止颐和园的修建并停拨海军经费。翌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忧虑国事,连续上书请求变法。光绪帝深受启发,7月,颁布改革措施,但因慈禧太后阻挠未果。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德国占据胶州湾,中国陷入危机。康有为再访北京,上书陈述时局。光绪帝力排众议,起用康有为、梁启超推进“戊戌变法”。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颁发“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启动。然而,变法危及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抵制。同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推翻新政,囚禁光绪帝,仅历时103天的变法维新被称为“百日维新”。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光绪帝被挟与慈禧太后逃往西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离世,享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清西陵的崇陵。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

乳名午格,别字曜之,尊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为宣宗旻宁曾孙、醇贤亲王奕譞孙、德宗载湉侄,载沣长子,母为苏完瓜尔佳·幼兰。1908年至1912年,1917年7月1日至12日两度御位。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岁稚龄即位,父亲摄政。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被迫逊位,清朝终结。仍居清宫,享民国临时政府所定优待条件。

民国六年(1917年)张勋拥立他复辟,仅12日即遭挫败。民国十三年(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废黜帝号并将其迁出皇宫。次年在天津图谋复辟。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操控下成为伪满洲国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故又称“康德皇帝”。

1945年日本战败后,被苏军逮捕关押于伯力。1950年移交中国,囚于抚顺。

1959年获特赦释放。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

1967年10月17日,因尿毒症卒于北京,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1995年迁于清西陵内崇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溥仪一生历经四次婚变,迎娶五位女性,最后一次婚姻发生于1962年与李淑贤携手走进婚姻殿堂。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

0 阅读:0

稷下学史来明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