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秋,正当中朝双方与美军代表在板门店谈判时,美军却在朝鲜三八线附近对志愿军阵地发起大规模进攻,企图攻占朝鲜中部的上甘岭和五圣山地区,以此提高在谈判桌上的筹码。
中国人民志愿军坚决不后退半步,为了粉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攻势,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在上甘岭地区进行了长达40余天的防御作战。
在这场坚守防御作战中,我军共击退敌人900多次进攻,涌现出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战斗英雄,如黄继光,孙占元、牛保才等志愿军英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击退了不可一世的美军。
本文的主人公马新年同样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传奇英雄,可能他的名气不如黄继光、孙占元等英烈那么响亮。然而,马新年在这场战役中所取得的战绩以及立下的功劳同样不容小觑。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71年前的上甘岭597.7高地上……
图|真实的朝鲜战场一、艰苦的上甘岭守卫战1952年10月14日凌晨3:30,时任美第八集团军总司令范佛里特集结300多门重炮、27辆坦克,以每秒钟6发的火力密度,向着朝鲜中部的五圣山前沿两个小山包,即597.9和537.7高地倾泻而来。
这两处高地背后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朝鲜民众将其称之为“上甘岭”。因此,上甘岭战役主要就是围绕597.9和537.7两处高地的争夺,美方称之为“三角形山战役”。
仅在一天之内,美军向上甘岭发射30余万发炮弹、500多枚航弹,上甘岭主峰被削低整整两米,寸草不生。
因为志愿军前沿部队突然遭到敌军猛烈炮火轰炸,且未能得到我方有力炮火支援,12个小时之内就伤亡500余人,通往前线我军阵地电话线全部被炸断。
1952年10月18日,志愿军第十五军步兵第45师前沿部队因伤亡太大,被迫退入坑道,导致上甘岭阵地第一次全部失守。
当时,45师分批次投入的15个步兵连全被打残,剩余最多的一个步兵连只有30多人,少的甚至不到10个人。
尽管45师伤亡如此之大,他们还是于10月19日晚,集最后之力发动一次反击。
在这场反击战中,来自45师134团3营8连的战士秘密进入597.9高地中的坑道,兵分两路冲向敌人,一路直取7号阵地,另一路从右边攻克3号和7号阵地。
8连一排一班的19岁贵州苗族战士龙世昌拎了根爆破筒跟在部队最后。当敌人炮兵实施拦阻射击时,一发炮弹将他左腿炸断。
敌人的地堡就在志愿军战士主坑道口的上方50米的距离,龙世昌拖着伤腿拼命往上爬,把爆破筒从枪孔里塞了进去。
他刚要离开,爆破筒就给里面的敌人推出来,龙世昌捡起来又往枪孔里继续塞,然后用胸脯顶住,与地堡里的敌人同归于尽。
最终,全连总共炸掉三处地堡,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也是在这场反击战中英勇牺牲。
尽管45师组织了一次有效地反击,到了10月20日清晨,敌军再度反扑时,上甘岭表面阵地再度失守,45师已无一个完整建制的连队,21个步兵连伤亡超过60%。
至此,上甘岭战斗被迫转入坑道战,著名红色电影《上甘岭》反映的就是这一段的故事。
1952年10月20日至30日,志愿军45师部队退守坑道与地面炮兵和反击部队配合于夜间进行反击。
在这10天里,45师曾多次恢复表面阵地。1952年10月24日晚,时任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将自己的警卫连补充到45师所在的1号坑道。
警卫连总共120多人,他们穿过两道固定炮火封锁线,到最后,连排干部只剩下一个副排长与25名战士。
10月30日,退守于坑道内的剩余志愿军战士再度反攻,我军则动用133门重炮与美军开始对轰。5个小时后,志愿军收复主峰。
次日凌晨,“联合国军”再次发动几十次攻击,仅一天下来,敌我双方就伤亡高达千余人以上。
1952年11月1日,“联合国军”再度反扑。激战到第2日,被我军坚守部队趁机打反击,收复597.9高地全部表面阵地。
志愿军第45师获得后方兵源补充后,将用于反击的10个步兵连全部打光。战斗到了这一阶段,进入最后的决定性反击与巩固597.9高地阵地防御作战。
最后的20多天时间里,志愿军十五军第45师、第29师、第31师投入大量兵力,分成东西两路,向1号阵地、3号主峰阵地进攻。
战斗持续到1952年11月15日,不甘心失败的“联合国军”分五路进攻,45师最后一个连队增援到位。
图|美军向志愿军阵地发炮战斗持续到下午3点,胜利的天秤已经倾斜向我方。当天,美国军方高层向新闻界承认:到此为止,联军在三角形山的战役中已经失败。
多年以后,范佛里特回忆上甘岭战役时感慨地说道:“当年就是美军有原子弹,也无法取得胜利。”
范佛里特准备将上甘岭攻下来,给板门店谈判增加筹码。打到最后,这处小山包却成了他的伤心地。
然而,在这处仅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志愿军伤亡非常惨重,负责前沿作战的志愿军第十五军第45步兵师整个部队伤亡情况达到130%!
之所以会达到130%,就是因为轻伤战士不下火线,负伤后继续投入战斗,后续补充的新兵战士伤亡比例同样很大。
但是,上甘岭战役打出了军威和国威,形成特有的“上甘岭精神”,这正是志愿军击溃美军的关键所在。
二、五天四夜,马新年支援12处阵地本文的主人公马新年,于1923年出生于安徽阜阳市。早年的他家庭条件贫困,没有上过学,长期受到地主老财的压迫与剥削,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刚满18岁的马新年便光荣参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被分配到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二十九师86团2连成为一名步兵战士。
上甘岭战役乃马新年从军以来投入的第一场战斗。
1952年10月底,86团投入到597.9高地的防御作战中,他们接到的任务是支援597.9高地上的兄弟部队。
临行前,马新年把自己此前所立下的三等功证书和奖章交给了营长:“营长,如果我回不回来,就把这个寄回老家给我母亲,我誓与阵地共存亡。”
1952年11月1日早间9:00,南朝鲜军第9师第30团两个营与埃塞俄比亚营,对我志愿军阵地发起连续进攻。
志愿军第135团第3连、第86团8连、第134团第1连连续打退了敌人10余次冲击,又以第134团加强了3号主峰、9、10号阵地的防御。
下午4:00许,敌军集中残余力量发起总攻,一度突入我方阵地,随后我军步兵以反冲击夺回阵地。
仅仅一天时间,我军共击毙击伤1200余名敌军。在战斗过程中,马新年所在的86团2连主要负责支援1、3号主峰。因为部队伤亡太大,二连最后只剩下不到20余人,马新年与另两名战士组成了三人战斗小组,活跃于1、3号主峰与7号阵地。
图|龙世昌烈士雕像哪处阵地与主峰战事吃紧,这个战斗小组就前去支援。
接到任务后,马新年和另两名战士先去主峰左翼的7号阵地。虽然第一次与敌军交火,但马新年毫无畏惧之心,他用几颗手榴弹消灭了敌军的一个班。
一天后,他与另两名战友便合力击退敌军两个排的数十次进攻。因为战况过于激烈,整个阵地上除了马新年之外,已经没有任何还有行动能力的志愿军战士。
眼看着敌人继续蜂拥而至,马新年没有多想,右手拎着冒烟的爆破筒,准备与敌军同归于尽。此情此景,让敌军被吓得连滚带爬,马新年哈哈大笑一声,双手一用力,把爆破筒向敌群中投掷出去。
因为敌人已经被吓破胆,7号阵地暂时不会有人敢于进攻,马新年此时发现与7号阵地相邻的主峰3号阵地战事吃紧。他没有丝毫犹豫,孤身一人冲向主峰3号阵地。
没有人知道他是怎样穿越敌军重重封锁。根据当时战场形势分析,马新年应当在前进途中遇上敌军一个排的反扑,他立即用手榴弹将敌人击退,最后顺利抵达3号阵地。
对坚守于3号阵地上的志愿军而言,马新年的到来令他们又惊又喜。喜悦的是,后方居然还有兄弟部队能进行支援;惊讶的是,来的只有马新年一个人。
坚守于3号阵地上的志愿军哪里清楚,马新年一个人就能比得上两个排!在随后几天时间里,他与兄弟部队接连打退敌军十余次反扑。
当敌军炮火开始覆盖2号和8号阵地时,马新年便立即穿插。在5天4夜坚守阵地防御战中,马新年一个人支援12处阵地,杀伤70余名敌人。
直到增援部队补充上来,他才撤入后方。战斗结束后,志愿军总部给马新年记特等功,并授予二级英雄的称号。
很可惜,上甘岭战役结束后,战斗英雄马新年仿佛彻底销声匿迹,无论官方史料还是民间传记都没有过多提及于他。
相信这位战斗英雄应该凯旋归国,与其他老兵一样响应部队号召,或是回到家乡,或是到更偏远的地区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当中,一生没有给组织添过任何麻烦。
至于立下如此不朽功勋的马新年为何只被授予二级英雄?原因其实不复杂。我军建军迄今为止,仅有杨根思和黄继光获得过特级英雄的称号。
黄继光刚牺牲时也是二级英雄的称号。当志愿军总部进行审查时,才追授其特级英雄称号。
与之对比,黄继光舍身堵枪眼,英勇牺牲,为大部队反攻创造有利条件,他的事迹感天动地。马新年虽然堪称“上甘岭单兵支援之王”,其具体事迹比之黄继光和杨根思还是稍显不如。
当然,每一位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地位不分高低贵贱。可我军向来授予军功章和英雄称号方面非常慎重。鉴于此,有许多和马新年一样歼灭大批敌军的英雄同样是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对于这些志愿军老兵而言,他们不会在乎自己所获得的功勋高低,有的仅仅是保家卫国的决心。
图|英勇的志愿军结语现如今,许多网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许多淹没于史海中的志愿军英雄,纷纷呼吁有关影视创作人员将这些英雄的故事搬上大荧幕。
然而,影视剧与真实纪录片有很大不同之处。比如马新年孤身一人坚持五天四夜,打遍十二处阵地,且歼灭70多名敌军的事迹,若不了解其背后真实来历,说不定就会将以他为改编的影视剧与“神剧”画上等号。
因此,并不是所有英雄的光辉事迹都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对于这些参加过战争的老英雄而言,只要新一代的年轻人牢记历史使命,不忘红色革命精神,比什么都让他们更加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