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是百官之首,有没有人想过:做丞相的标准是什么?
四个字:德才兼备。注意是:德在前,才在后。
两汉进入仕途做官有一种科目是举孝廉,字面意思是:孝顺亲人与长辈、为人清廉正直。这是人的两个品质:孝顺和清廉。
不管有没有才能,只要你有孝顺和清廉的名声,就能举孝廉,然后进入仕途,看两汉的史书,经常会看到某人被举孝廉,说的就是这个人品质高尚。
古代用人做官,首推德,有德无才,能做官,有才无德,做不了官。整个封建社会都是这个标准,德才兼备直到今天依然是选拔人才的标准,没有之一。
不要看曹操弄了个“唯才是举”,这个标准在古代就没人支持,不说别的,你就说曹操唯才是举用了谁?恐怕一个名字也很难说出来,而且曹操的唯才是举是针对出身来说,也就是出身寒族的人,只要有才能,也能做官,而不是说道德,没有道德的人,一样做不了官。
诸葛亮为什么是千古第一相?
因为诸葛亮是封建社会几千年来最完美的丞相,德才兼备,六边形战士,无所不能,政治、军事、经济、发明、书法、战略、文学,诸葛亮全部精通,不是懂一点皮毛,就是精通,就没有他不懂的。
然而最重要的是:诸葛亮的道德水平相当高,甚至是古代忠臣的完美代表。
这么一个完美的人,在梦中都难找到,却是活生生的一个活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丞相,他不是千古第一相,谁又能担此重任?
有人认为管仲是千古第一相,跟诸葛亮比起来差远了,两人各有侧重点,管仲的大多数事迹来自《管子》,这书作者是谁都不知道,成书年代也不知道,《管子》甚至不是史书,而是学派的思想著作,借管仲之手写出来。
史记中评价管仲有一句话: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拥有的财富可以跟国君相比拟,拥有设置华丽的三归台和国君的宴饮设备,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僭越。
管仲在当丞相之前是个没落的穷人,还要靠鲍叔牙救济,当了几十年丞相之后,管仲的财富跟国君相当,如果仅靠俸禄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水平,管仲这是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利了,他当丞相之前就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
管仲有僭越行为,春秋时期等级森严,国君有国君的待遇,大夫有大夫的规格,严格不可逾越,就像天子六驾,诸侯五驾,大夫四驾一样,管仲擅自用国君的宴饮设备是僭越行为。
《三国志 诸葛亮传》: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当初,诸葛亮向后主上表说:
我在成都有八百株桑树,十五顷薄田,家中孩子使用之外还有一些富余。至于臣在外任官,没有其他的调度,随身的衣食住行都是仰赖于官府,没有别的营生,以增长自己的资产。等到臣去世之时,不让家里有多的衣物,外有多余的钱财以辜负陛下的恩宠。
等到诸葛亮去世之后,都像他所说的那样。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社会第一个敢于公开官员财产的丞相,有多少人敢这么做?管仲当了丞相之后富得像国君一样,诸葛亮当丞相之后,仍然是两袖清风,没有多余的钱财,比一比就知道谁能流芳百世了,谁是千古一相了。
诸葛亮一门皆忠烈,父子三代为国捐躯,诸葛亮累死在北伐军中,他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与邓艾交战时,战死沙场,哪个丞相家族能做到一点?从黄帝到清朝都没有这样的丞相家族,唯诸葛亮而已,他不是千古一相谁又有资格?
管仲、吕不韦、李斯、萧何、张居正、霍光、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哪个丞相能跟诸葛亮比?
哪个丞相放在皇帝的庙中祭祀,把皇帝比下去了?刘邦的昭烈庙现在主人都成了诸葛亮了。
哪个丞相被皇帝立庙祭祀的,历史上只有皇帝才能有庙,历史上唯有刘禅这个皇帝为丞相诸葛亮立庙,享受这独一份的待遇,除了诸葛亮历史上还有谁?
历史上哪个皇帝把自己江山社稷和继承人一起托付给丞相,而丞相始终保持谦虚谨慎、鞠躬尽瘁的?唯有刘备托孤诸葛亮,陈寿称之为古往今来君臣关系的典范,还有谁?
明朝张居正那么有名,去世之后,被万历皇帝清算,家族命运凄凉;汉朝霍光执掌军政大权数十年,还废立过皇帝,去世后,霍氏家族被族灭。
诸葛亮去世后,有人诋毁他,刘禅立即杀了这个叫李邈的人,刘禅当了四十多年皇帝,只杀了三个大臣,诋毁诸葛亮是他不能接受的,这是对丞相真正的尊重。
李严是诸葛亮的政敌,处处给诸葛亮使绊子,诸葛亮联合大臣罢免了李严,把他贬为庶人,李严被贬官之后,天天还盼着丞相能再次起用他,当李严听到诸葛亮去世之后,认为再也不可能有人用他,于是发病而死。
有谁被贬官之后还希望曾经的政敌起用自己,还认为这是唯一能再次入仕的途径?唯独诸葛亮能做到公平公正,被他贬官的人对诸葛亮都怀抱一份希望,这是与众不同的。
诸葛亮为相十余年,一次南征,五次北伐,为了理想和曾经的承诺,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尽管他执政时战争不断,但百姓依然爱戴他,刑法虽然严峻但没有埋怨他的人,不像后来姜维北伐时,百姓就面有菜色了。
刘备是先帝,他希望托孤的人是诸葛亮;
刘禅是皇帝,他希望自己的丞相是诸葛亮;
李严是政敌,他希望自己的对手是诸葛亮;
蜀汉的百姓,都希望自己的丞相是诸葛亮。
只因为诸葛亮能给所有人带来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他依法治国,开诚布公,安抚百姓,劝谏皇帝,教导礼仪,规范官职,明确制度,让所有人活得有尊严,所有人都希望丞相是诸葛亮。
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说诸葛亮的道德,作为臣子,诸葛亮的道德水准是封建社会的天花板,不说道德,哪怕说才能,他在历史上也是顶尖水平,在能力超过诸葛亮的丞相几乎没有。
管仲能力很强,但更多是后人的附会,政治能力两人相当,军事能力诸葛亮强于管仲,诸葛亮多次作为主将南征北伐,管仲几乎没有独自率军作战的机会与能力,管仲的军事才能体现在改革与制度建设,诸葛亮既有军事理论,又有军事实践,还能做八阵图,还能练兵,军队建议,有独立的军事思想,还有军事著作流世。
管仲接手的是一个强大的齐国,本身实力就摆在那里,诸葛亮接手的是一个弱小的、摇摇欲坠的割据政权,历史上以弱击强,始终保持进攻姿态的,诸葛亮是为数不多的例子,司马懿那么强一个军事将领,8天急行军1200里斩孟达,三个月平辽东,但遇到诸葛亮只能当缩头乌龟。
中国历史上再找一个像诸葛亮能力这么强,道德如此完美的人,几乎没有了,如此多的优秀能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他不是千古一相,谁又是千古一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