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小跑车,就不是“电动爹”了?

电动湃 2023-09-25 18:06:46

从2021年概念车首次亮相至今,有一款电动跑车已然经历了三个春与秋。

从初见时的心中狂喜,到现在即将正式上市,颇有些迟到与迟疑。

我们,究竟该如何客观地看待它,或许还有它身后的电动跑车呢?

说起跑车,这东西既不能装人(更多),也不能载货(更多),再加上其“花里胡哨”的外观,于是,难免会有人对跑车加以不怀好意的揣测。

就像在某科技公司创始人的印象中,“只有花花公子才开跑车“。

但在更多人的眼中,跑车,这一小众系列,是汽车工业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很多人愿意将Lohner-Porsche这一1900年诞生,由费迪南德·保时捷设计的车辆,看作是跑车的起源。

有意思的是,这辆车是由两台2.5ps的电动机所驱动。

不过,它的意义,并不在于电动,而是高达37km/h的车速。

要知道,1885年本茨驾驶的首款汽车,时速只有12km/h,比马车的速度还慢。

就算到了1896年,在戴姆勒与威廉·迈巴赫的调校下,第一辆四轮汽车的时速也不过14.4km/h。

所以,在民用基础上(让更多人能够体验),不考虑常规实用性(比如两座设计等),将对速度的原始追求放在第一位。

这种跑车基因或许从人类造车的那一刻起,就伴随着一起存在的。

而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跑车的定义也更为宽泛。

有为极致速度而诞生的布加迪,也有成为优雅代名词的阿斯顿·马丁;有追求胜利的法拉利,也有向来叛逆的兰博基尼;有为操控诞生的BRZ/GT86,也有本文的主角MG。

不论其中哪款,都曾出现在你我童年时墙上的海报中,在某个暑气难消的下午,幻想着驾驶着它们,驰骋在海边的公路上。

当然,相较于法拉利、兰博基尼,MG本身就来自于普通人。

1955年诞生的MGA累计销量超过10万辆,并深远地影响了美国的赛车运动和赛车文化;1962年问世的MGB,累计销量51.2万辆,连续18年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跑车。

正是因为MG品牌所定位的平民跑车路线,才使得MG在市场层面取得了较豪华及超豪华品牌更大的成就。

虽说定位平民跑车,但MGB依然吸引了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猫王、贝克汉姆夫妇、007詹姆斯·邦德等众多名人明星。

而现在,MG Cyberster最希望继承的,正是那个历史长河的遗珠。

Cyberster,从名字上就能知道这是一台纯电车,而且学到了别家的造词式命名:古有Speedster和Boxster,今有数字化跑车Cyberster,齐全了。

不过,在很多时候,人们对于纯电动跑车并不看好。不为别的,就因为车重问题。

从现有数据来看,MG Cyberster的长宽高为4535/1913/1329mm,轴距为2689mm,妥妥的紧凑级车的尺寸,而车重却达到了1850kg!

是的,一辆1.85吨的双门两座跑车!

不信,对比同尺寸的其他Roadster,Cyberster算是很重的了。

且不说纯汽油的车型了,与Cyberster尺寸相近且是混合动力的法拉利296 GTS,车重也仅有1540kg。

当然,这样对比对于Cyberster本身是不公平的,毕竟两台车的结构差异巨大、用料完全不同,且造价相差巨大,加上296 GTS身上很多轻量化的操作都是Cyberster的造车成本所无法覆盖的。

但是Cyberster重是既定事实,重就会使车辆的调校难度变大,最终影响车辆操控,这一点是不受成本所左右的,更不会因为造价不同而违背物理定律。

此前在看Cyberster的概念图和谍照时,很容易将其误认为是类似马自达MX-5那种尺寸的小跑车。可现今仔细查看,才发现这台车并不小巧。

相信Cyberster的尺寸,是MG平衡续航里程与跑车低重心的结果:电动车要保持重心低矮,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电池置于车底,在此前提下要保证续航里程,就只能通过拉长车身以塞进更长的电池包。

而且,也因为电池占用了车底空间,车的地台无可避免会变高,驾驶员的坐姿也会变高;坐姿对于跑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拉长乘员舱长度,让驾驶员“躺”在地板上开车,可能就是解决方法之一。

在翻Cyberster资料的时候,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Marco Fainello。

他是谁?他曾是法拉利F1黄金时代的车辆动态首席工程师。

他在法拉利F1车队的7年里,帮助法拉利赢得了6届车队总冠军与5届车手总冠军,在被调回公路车部门后,他还参与了法拉利FXX-K的开发工作。

虽然不知道他在Cyberster上出了几分力、起了多大作用,但从其亮相古德伍德速度节,并且在爬山赛上,无论是低速弯角还是高速弯道,都可以优雅通过。

关于爬山赛,这里要提及的是,爬山赛是古德伍德速度节中最重要的传统项目,无论是赛车圈传奇人物还是好莱坞顶级明星,每年都会聚集于此。

不过,放在一辆Roadster跑车的角度上来看,MG的造车思路还是有点歪了。

无论Sportscar也好、Roadster也罢,它们之所以能被定义为“跑车”,并不在于它的续航能力能跑多少公里,或者装几个大屏进去提高科技感。

跑车的先决条件是要能跑,直路性能交给电动机这一点没问题,体感一定会比内燃机强。但弯道里呢?

大家都打着Roadster的旗号,为什么马自达的MX-5能有口皆碑的好玩呢?

动力弱一样能成为跑车经典之作,加满油才跑个三四百公里的它依然是跑车,没大连屏、没电动软蓬、没L2辅助驾驶同样不影响它们被称为跑车。

MG对于Cyberster的期望还是过高了,又想动力好、又想电动化、又想跑得远,那就只能背个大电池了。

真想运动起来,何不参考一下保时捷的思路,用减续航或配置换体重?

作为跑车,出行半径势必不会太远,换来的是减轻两三百公斤的体重,这才更能配得上一辆跑车应有的体质基础。

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长河中,MG Cyberster将会是国内唯二量产的软顶敞篷跑车。而上一辆,是同样来自于MG的MG TF。

当然,除了MG Cyberster外,近两年中国品牌推出的跑车数量也肉眼可见的增加。

此前的上海车展上,同样走亲民路线的哪吒,推出了哪吒GT;在今年10月,首款国产纯电超跑昊铂SSR也将交付。

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而言,在燃油车时代,我们没能赶上好好拥抱跑车文化的发展。

但在新能源赛道上,我们能够对汽车工业,以及进一步的跑车文化,赋予更多中国汽车人的理解与热爱,以及传递更多中国的文化与积淀。

这世界上对生活的妥协总是大差不差,无论是欧洲、北美还是日本,都有学业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等等。

无论你身在哪里,大家都开着差不多的城市SUV、差不多的三厢车。我要拖得下一家几口,我要更经济地从A到B。

千千万万个“我”,都需要车辆大,需要轴距长,但这本身没什么可“骄傲”的。

它不过是你大脑理性分析(综合妥协)之后的产物。

但跑车让我们看到,在大差不差的妥协之外,大家对于生活的热爱方式总是各不相同的。

如果我们只是把新能源车理解为一个使用更廉价、空间更灵活的交通工具,那么新能源车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速度、广度和深度。

很显然,诸如智能座舱、驾驶辅助等新的意义在不断被赋予新能源车,车也从交通工具向生活载体大踏步前进。

电动新物种,这样的标签不再陌生。

往好了讲,MG Cyberster融合了跑车性能和舒适驾驶,很快就要上市了。

总之,不论是自带跑车基因的MG,还是哪吒以及昊铂,都在做着此前中国品牌所没有做过的事情。

在看似千篇一律的新能源,依旧能带来更有趣的车,终是值得欣慰的。

0 阅读:54
评论列表
  • 2023-09-25 22:34

    有人说民企才是国家未来 但其实国企才是国之根本 特别是优质的国企 很显然广汽可以算是一个

电动湃

简介:新能源车消费指南,续航你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