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后,刘备迎来了短暂的快速发展时期。此时曹操大败回北方休养生息,江东周瑜与孙权等人把目光放在了南郡,合肥等地,与曹仁,张辽等人混战不下。刘备在荆州名士马良的建议下,趁机夺取荆州南方四郡,即零陵,武陵,桂阳,长沙四郡。其中诸葛亮率军智取零陵,张飞取武陵,赵云取桂阳。关羽由于在华容道私自放走曹操,听闻众人个个立功,于是按耐不住,快马来请命攻取最后的长沙城。
此番关羽戴罪立功,刘备欣然默许,诸葛亮也不好阻拦,于是再次使出激将法,令关羽立下军令状再战。临行前还不忘嘱咐:“长沙大将黄忠,虽然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此番出兵应多带兵马,小心行事。”谁知关羽不以为然,心想一老卒有何惧,只带本部五把校刀手以及关平,周仓二人。
刚杀到长沙城下,关羽便三刀斩杀了韩玄部将杨龄。正当韩玄大惊之时,老将黄忠出马。黄忠曾在韩玄面打保票说道:“凭我这口刀,这张弓,一千个来,一千个死!”但黄忠确实有真本事,大展神威三战关羽。
第一战,关羽与黄忠两人大战“一百余合”,不分胜负。韩玄恐黄忠有失,急忙鸣金收兵。而关羽回到营中,不住夸赞黄忠“宝刀不老,毫无破绽”。
第二战,两人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关羽见不易取胜,于是拍马战败而走。正当关羽用拖刀计之时,谁知黄忠马失前蹄,早已跌落马下。关羽认为此时斩杀黄忠胜之不武,于是放黄忠回城换马再战。
第二战,韩玄见黄忠单凭刀法不能取胜,于是下令让黄忠用箭法取胜。黄忠次日与关羽再战“不到三十回合”,黄忠诈败而走。关羽追来之时,不想黄忠一箭射中关羽盔缨,关羽大惊而退。
关羽与黄忠两人可谓英雄相惜,都不忍杀害对方。但一向残暴不仁的韩玄却十分恼怒,认为黄忠通敌,于是下令将黄忠斩首。一旁的魏延见状,砍死刀手,斩杀韩玄,迎关羽入城。自此刘备又得两员大将。
可从原著来看,关羽虽然威风八面,两军阵前英勇无敌,但长沙之战,确实落入了下风。若韩玄看出黄忠的忠义,以及魏延杀主献城,关羽还真不好入城。所以说,诸葛亮的嘱咐还是很对的,不可小觑长沙。
但不少喜爱三国的朋友肯定会认为赤壁之战后关羽武艺严重下滑,早已没有“斩颜良,诛文丑”的实力,若果诸葛亮命“燕人”张飞来战长沙,一定会马到功成。要知道数年后的葭萌关之战,张飞可是有战平马超的实力,所以说黄忠不足为惧。事实真的如此吗?下面咱们就分析一下,张飞战黄忠结果会如何?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张飞的武艺时是三国顶尖的存在,早期硬刚吕布,后期勇斗马超,非常人可为。如果单论武艺的话,张飞必定在黄忠之上。如果说张飞武艺与关羽相见的话,那吕布时期,关羽一直很低调,张嘴闭嘴都是“吕将军”。而张飞确实当时唯一敢挑衅吕布的人物,甚至在徐州之战时,竟然能“百余回合”战平吕布。
其次张飞的状态保持的很好,一直到葭萌关之战时还有战平巅峰马超的实力。虽然黄忠出场便是巅峰,但以关羽为参考来看,此时的黄忠单打独斗不可能战胜张飞。
然而黄忠的本事并非只有长刀,更有百步穿杨的神箭。如一箭射中关羽盔缨,还有后世对其箭法的推崇来看,黄忠的箭术绝对是三国第一梯队。虽说张飞与马超夜战之时,能躲过马超的铜锤,躲避能力出众。但夜战之时,火光如昼,同时马超的铜锤目标较大,所以只要稍有提防躲避不难。只能说,张飞作战不但勇猛,还有胆大心细的优点。而黄忠有一箭射中关羽盔缨的本事,张飞就算再灵活,也难以躲避。所以说,黄忠要想取胜必须依靠箭法。
与关羽相比,张飞就显得鲁莽很多,论英雄声望,很难与关羽相提并论。要知道,当年在徐州时,张飞就不曾不分轻重杀了车胄全家,还曾因曹豹不饮酒而暴怒,将曹豹一顿暴打。甚至刘备都认为张飞粗暴少恩。所以当张飞杀到长沙城之时,韩玄就算再残暴,也会对张飞心有余悸,必定全力守城,背水一战。这就导致张飞要想杀入长沙城,阻力会比关羽大很多。
所以说,关羽取长沙不易,张飞也会更加困难。只要黄忠心有杀机,第一次交锋便亮出杀手锏,张飞必败。就算张飞发挥“义释严颜”的名将风范,那结局最多也与关羽差不多。所以说,黄忠只要宝雕弓在手,谁来斗一样!
注:如果单打独斗,估计张飞百回合内也难以击杀黄忠,毕竟黄忠的武艺得到了关羽的肯定。而张飞不是赤兔马,黄忠的长弓却时刻再身。所以只要张飞没有快速取胜,而黄忠陷入险境,一定会用箭法取胜!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