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终于落地,但对想等退休后旅游的人来说,还有一个未知数

一苇旅游 2024-10-17 04:58:38

靴子落地,延迟退休的最终方案出炉,这个方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小步延迟加弹性退休。虽然总有人不满意,但渐进式延迟减弱了六零后和七零后的抵触情绪,而相信最多三年的延迟也在大多数人的心理接受范围内。这里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对于想在退休后去旅游的老年人来说,延迟退休有何额外的影响。

差不多这十多年来,退休群体已经成了中国旅游大军中的一支生力军,从跟团游到自由行,从旅居到候鸟式养老,几乎到处都会碰到退休后的人们在旅游。可以说退休者是最“有钱又有闲”的一个群体,养老金在手,又有大把时间,劳苦了半辈子,也应该是寄情于山水、一览祖国甚至全球大好河山的时候了。

但延迟退休可能会打乱原本应在未来近十年要退休后去旅游的人们的计划,虽然这种“打乱”一开始似乎影响甚微。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旅游计划在时间上的推迟,本该明年退休的要推迟1-3个月,本该后年退休的要推迟4-6个月……依此类推,到最后本该60岁就可以出发的就成了63岁才能出发。

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即使多等三年似乎也没啥,但你在多领了数个月到三年不等工资的同时,也就少拿了这几个月到三年的退休金。如果你觉得“养老金换成了工资,这不是手头更多了吗?”的时候,不妨想想,你也在肉眼可见地越来越不适合旅游,这个经济账,可能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不可否认,旅游其实是件非常耗精力的事情,尽管现在对“老人”的定义比较宽泛,但上了60岁在生理上的确是一个坎,60岁之后的体力越来越不济也是事实。所以,倘若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很难应付旅游过程中的舟车劳顿,何况随时变化的食宿条件可能会让许多人感觉不适(尤其对那些有基础病的人来说),如果没吃好没睡好,影响的可能不止游览和体验的心情。

退休者最大的优势是时间,但这个优势也只是相对的,毕竟在六十多岁以后,能活蹦乱跳地出现在旅途中的时间,其实也是有限的--过一天就少一天。可以这么说,那些旅游老人们在出发后就是在跟时间赛跑--今年还可以去西藏阿里,明年医生的一个嘱咐,说不定连九寨沟都去不了了。

这还只是一方面,除了在身体上越来越不适合旅游,旅游的金钱成本也会越来越高。你不要说现在是通货紧缩的年代,即使三、五年内经济不从紧缩变为通胀,适合年轻人的穷游和特种兵旅游也并不适合老年人:试问有几个六、七十岁的能持续骑行搭帐篷或是绿皮火车硬座长途加青年旅舍住宿?更何况如今许多青年旅舍已经婉拒非青年入住了。所以综合来说,老年人旅游的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还有一个问题,也算是延迟退后的未知数:占了旅游成本一大部分的门票,对退休者本来很“友好”--国内大多数景区对60岁以上的游客半价,对65岁以上游客免票,但随着延迟退休的到来,这些半价和免票的年龄卡点会不会也延迟呢?而且,你有没有觉得,国内许多景区已经越来越喜欢增加一些参与体验性的游玩项目,这些项目要么老年人玩不了,要么对老年人没有优惠这一说。

你也可以说,能出去旅游的,也不在乎那点门票钱!说的没错,但问题是,不在乎门票钱的,也不在乎是不是要等退休了再去旅游啊!或者,你选在35岁之前退休去旅游如何?

0 阅读:0
一苇旅游

一苇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