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信》:教育方式和社会环境决定了两种不同的人生

乐枫评育儿 2024-07-30 15:32:36

文|凝妈悟语

在《人间信》首发时,麦家谈到写这本书的缘由:

我就想向世人袒露我最深沉的一些言语,我是特别擅长讲故事的一个作家,但是这一次我在写作的时候真是没有在乎故事了,我在乎的确实是想试探一下自己的内心深处。

如果说《人生海海》讲的是一个天下事,《人间信》写的就是我心里的事情。如果说《人生海海》是一个东西的阳面,《人间信》可能就是阴面。

我从来不指望写出伟大的作品,但我希望写出真实的自我。

《人间信》通过一家三代人跨越三个时代的虚虚实实的故事,折射出的是麦家的心路历程。

他把过去发生过的不堪往事掰开了揉碎了嵌合在故事中,写出了他心里藏着的事,说出了他心里的话。

对他自己来说,达成了和过去的和解,对于读者来说,也是一次自我治愈的过程。

实话实说,开始读的时候并没有酣畅淋漓的感觉,有些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很难从一个16岁少女联想到后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也很难把她和作者关联起来。一直以为书中要写的只是和父亲产生隔阂的种种事件。

硬着头皮读下去,理出头绪,逐渐明朗起来。原来16岁少女是父亲的孪生妹妹,和这个家庭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不时要被揪出来数落上几句。

自此开始关注后续剧情发展,阅读着,猜测着,但永远猜不到结局是什么,所以阅读变得富有挑战性,让我用5天的零碎时间一字不落地读完整本书。

如果一本书从开头就能猜到结尾,失去了神秘感,就没有看下去的欲望,只会跳跃着随便翻一翻。这本书则不同,迂回曲折,紧紧地揪住你的心,更具吸引力。

虽然情节复杂,但是看了后面的故事,前面的也不会忘记,能完整地串起来,非常有连续性。以前看书的时候,经常看到后面忘了前面,还要翻到前面重新回顾,这次就不需要了。

直观感觉可能是写作手法问题,同一个场景,会用一连串同义词语反复强调,非要把这个情景植入你的脑海不可,一个词不行,用两个词,两个词不行,就用三个词,更多的词。

比如:写父亲的“潦坯”样,就用6个词来描述。写父亲的心用到十多个心,总有一个词让你想象到具体的样子是什么,画面感十足。

由于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法,在读的时候也会把自己融入其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痛苦、压抑、流泪、反思,好像自己也是故事中的生活亲历者,总是能勾起一些陈年往事。

比如:主人翁被有关系的同学顶替了角色会跟着哭,被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地打会感到情感压抑,看到奶奶讲究的各种规矩会想到自己的奶奶。

麦家说在写这本小说的过程中,也会痛苦失声,他写的是别人,实际就是自己的情感释放。他说,就是要掂量人性里最深的一些东西,和读者分享在挣扎中站起来的勇气。

实际上,在这本书里,麦家没有说教,只是在陈述一些事实、表达一些情绪和情感,但不同的读者都会在书中找到和自己契合的一面。

总体感觉,书中的女性是被讴歌的,男性是被批判的,造成这一差异的就是教育和环境的不同。

女性:坚韧、顽强、宽容、善良!

像奶奶、母亲。

奶奶40多岁开始既当爹又当妈,没有丈夫,失去过未成年的女儿,还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遭遇同村恶人的屡屡欺负,虽然面对儿子的不懂事会一哭二闹三上吊,但一直坚强地带着家人向前看。

母亲不幸遭遇不务正业的丈夫,唯一的反抗就是不断地拆、织毛线衣。面对丈夫的入狱、背叛,儿子的叛离家庭,在种种生活困境面前,也依然想办法活下去。

她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值得尊重的,但是生活对她们并没有褒奖,让她们承担更多是忍辱负重。

这源于过去男尊女卑的教育环境,即使她们的原生家庭经济条件优渥,原本是家里养尊处优的大小姐,但是三从四德那一套教育,依然把她们变成了无力反抗命运的人。

男性:自私狭隘、意气用事、恃宠而骄!

像父亲、儿子。

父亲懒惰成性,挣的工分还没有女性多,干什么也没有长性。也没有骨气和血性,被别人叫难听的外号也默认。对孩子一点都不上心,差点把2岁儿子弄丢,还动不动打孩子出气。一点不负责任,面对生活困难,不是迎难而上,而是躲远逃避,给妻子扔下一个烂摊子。

儿子倒是血气方刚,但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不惜让父亲落下8年牢狱之灾,让家人被别人瞧不起,母亲艰难生活,大姐远嫁、二姐十几岁就开始贴补家用、小妹二十几岁才嫁给了二婚丈夫。

他们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家人的痛苦之上,做法无疑是要被指责的。

这源于他们从小就被惯坏了,又在大环境影响下受到其他人的鼓动。

父亲是家中独子,孪生妹妹16岁离世,更加让奶奶对他呵护有加。在他的价值观需要确立时,父亲离世,又遇到不良的玩伴,让他越来越没有正形。

儿子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也是家中独子,在家中称王称霸,唯我独尊。受到委屈后,在那个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又受到别人的耳提面命,头脑一热无所顾忌。

综合女性和男性表现的不同,不难发现,教育方式和社会环境决定了两种不同的人生

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值得思索的问题,虽然针对个体并没有完美的方案,但至少男女一视同仁,从小吃一样的苦,享一样的福,不偏袒、不娇惯,让每个孩子在长大后都能感受到幸福,并让身边人幸福。

这就是《人间信》带给我的思考!

《人间信》有故事又有料!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0 阅读:1

乐枫评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