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已久的上海日料终于又起波澜,大阪米其林二星天妇罗沼田在BFC外滩金融中心开出分店,名叫沼田双,派出旗下的坂田勇太师傅来沪坐镇。
餐厅目前只开放吧台位,十个座位、每天一轮,1800+10%的价格与主流高级寿司相当,但天妇罗是比较特别的品类,我们对天妇罗的印象还停留在多年前在东京吃深町、近藤、是山居和山之上……难得有新店,欣然来品尝。
店里的餐具多出自日本名家,三道前菜分别盛放于悉心挑选的漆器、瓷器和切子,是食物精美的衣裳。
白芦笋冷汤搭配鱼子酱,一口清甜凉;北极贝带着碳烤香,配石斛花脆爽;黄油蟹蟹油满溢,惊喜土佐醋冻里还藏着上海时令的米苋。
跟着上天妇罗的佐料,一碗天汁配萝卜泥,一碟喜马拉雅玫瑰盐,后者蘸得更多,因为沼田来自关西,更注重食材本味。
但店里用的油又是关东派的,或者说师承“天妇罗之神”早乙女,调和太白和太香两种纯芝麻油,一锅低温120-130℃,一锅高温170-180℃,一个晚上要换三锅。
料理长坂田一人掌管油锅,不假他人之手,我看他观油色、闻油香、听油声,整晚都全神贯注,不分精力与食客互动,全然没有那些久居上海的日本师傅插科打诨、作势拍照的套路。
为了便于师傅辨听油温,店里甚至没有背景音乐,板前安静得只听得到油锅里轻微的滋滋声和不时打蛋的啪啪声。
一上来就是招牌的斑节虾,选了来自福建的虾,虾头低温慢炸再过高温,张牙舞爪、通体酥脆,虾身炸了两品,一全熟、一溏心,考验师傅的火候。
鱚鱼是天妇罗的定番,这里细致去骨,炸出了一身漂亮的面衣花,缘于自家调配的小麦粉和蛋液均匀打发的泡沫。
芦笋两吃,笋尖炸个嫩头,中段稍老,则炸制时间稍长,令茎秆变柔软。
日本时令的香鱼,如今都有国产,我之前在北京的鑫嚞吃到,今天更是看见活的!来自楠溪江,自家净养了四天,在缸里灵活摆尾。
转眼就炸出灵动的一条,眼圆睁、嘴微张,仿佛还在游水,带着内脏一起吃,苦苦的又回甘。
刚刚鱚鱼剔出的细骨也拿来油炸,风干两天,脆而不油,统统下酒……相比清酒,吃天妇罗更适合配葡萄酒,酒体饱满带桶味的霞多丽在我看来跟轻薄的面衣就很搭。
上海店新研发的一道天妇罗:金勾翅,特别用昆布汁来发,自带鲜味,店里多的是斑节虾,就用虾头熬了个浓稠的高汤,配在一起吃,恍然有高级粤菜的感觉……据说这道菜已经得到了本店的认可,准备引进到大阪。
来自澳洲的鲍鱼,肉质比新西兰的黑金鲍更脆弹,通常都需蒸制,这里竟然生炸,火候可见一斑。
整套菜单有十八品天妇罗,海鲜不时穿插时蔬:秋葵、宝塔菜、练塘茭白和云南褐菇,不同的蔬菜在高低油温之间转换,或牢牢锁住水份,或炸出微焦的表面,切开飘出一缕轻烟,可见天妇罗“外炸内蒸”的道理。
几道小品也很有趣,丰富了口感又调了节奏:炸到黏糯的年糕夹心乌鱼子,大连马粪海胆搭配油墨鱼,最可爱是节瓜花一朵,酿进了虾仁,由师傅亲手奉上。
清口小菜则从满膏虾蛄搭配醋味噌吃到山药素面浸润水云醋,酸爽解腻又宜人。
最后坂田师傅亲自呈上来自渤海的小姐鱼,刚刚出锅就拿手碰,我好奇问师傅不怕烫的吗?他说做了十几年已经习惯了,指纹都烫没了,可不日本用现钞嘛,常常捏不开钞票……
收尾一块来自唐山的黄薯,在低温油锅里炸足一个钟头,甜软融心,感慨纯粹的油炸也蕴含千变万化。
主食再掀高潮,招牌天玉子,总共有三吃:先捣碎蛋黄吃滑润的原味,再加打发蛋白增加丰富泡沫感,最后来一勺天妇罗虾,感觉首尾呼应了!回过神来我才意识到一个问题:蛋黄是如何做到既裹浆油炸又保持溏心的呢?
临走送的伴手礼是店里自己做的小饭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上海的贵价日料几近偃旗息鼓,难得有生力军杀到,不知战局会如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