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作战时,我军凯旋回撤越军紧追不舍,许世友:用火箭炮给我轰

陪你演历史 2022-12-17 18:20:12

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报告,随即,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开始。经过一个月左右的作战后,我国宣布解放军达到既定作战目标,开始回撤。

而在回撤过程中,越军方面一直紧追不舍,许世友对此选了一个很出气的办法应对。

越南的宣战

二战后,越南内部分为南北两个政权共同治理国家。北越胡志明政权和南越吴庭艳政权分庭抗礼了九年左右。1955年,越南内战爆发。

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实行共产主义的北越控制越南政权。对此,美国向南越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支持。

而中国帮助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北越训练军队,给他们提供战术支持,同时援助了不少物资。历经二十年,美国撤军,北越政府取得了内战的胜利,越南人民终于获得了民族独立。

当时的北越领导人胡志明曾表示中国和越南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永远不会改变。

但是在胡志明死后,新上任的越南领导人为了发展越南的经济选择投靠苏联。当时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已经恶化,苏联早已经收回了对中国的军事支持,且对中国处于敌对的状态。

苏联为了打压新中国,开始支援越南的黎笋集团,向越南提供军事援助。而越南也甘愿充当苏联的打手,不仅派兵攻打我国的边境地区,还向我国境内发射炮弹。除此之外,黎笋集团大肆宣扬反华政策,将在越南的华人驱逐出境,没收其财产。

我国在多次请求与越南沟通无果的情况下,中央军委正式作出自卫反击的决定,同时任命许世友为作战总指挥。

许世友本想采用“平推”的打法来迅速结束战斗,因为他认为我军现在的实力远超越南,所以应该短时间解决战斗。他的想法被中央军委否决了。领导们认为,迂回穿插是我军常用的作战方针,对付越南足够了。

战争开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三条线路向越南发起进攻,东线由许世友负责指挥。

许世友遵从中央给的战略计划,在东线分三个主攻方向展开作战。尽管高平支线上的我军部队由于对地形不熟,且新兵较多,导致了战争的失利,但是并没有影响我军取得最终胜利。

谅山战役

很快,战士们就打到了谅山。谅山是越南首都河内的最后一道防线,可以说是只要攻克了谅山,这场反击战就十拿九稳了。

开战之初,我军便对谅山战役做了完整的规划。我军的炮兵仅用了一轮的射击就将越南精心修建数月的防线全部摧毁,随后准备步兵集体冲锋拿下谅山。

阵地失守让越南政府暴怒,他们连夜调来几万精兵,再加上原先的越军也开始反扑,我军不得不暂时性后撤。

在认真规划后,我军还是决定让炮兵先发起进攻,用火力来给步兵打掩护,给我军创造进攻的机会。许世友将军下令:“拂晓开始进攻,谅山上一个瓦片也不可以留。”

在晨光熹微的时候,谅山硝烟四起,炮声震耳欲聋。短短30分钟,越军在炮弹攻击下再无招架之力,谅山上的建筑也都被夷为平地。

本来在中央军委的作战计划中,打到这样的局面就撤军,也就是打到谅山奇穷河,谁曾想厚颜无耻的黎笋政府却还在国际上宣称:“谅山还是越南的,根本没有被解放军攻破”。

许世友将军在听到这样的言论后被彻底激怒,请示过中央军委后决定打过奇穷河,要让越南以及全世界知道中国领土不容侵犯,要打到越南服为止。

随即,许世友摒弃了打到奇穷河就撤军的计划继续向前推进。结果不到一天,敌人便败在了我军的炮弹之下,解放军渡过了奇穷河全面攻克谅山。

在战争结束后,许世友命令军队再向前推进五公里。他们所处的地方到河内仍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这区区五公里虽然不远,却让身处河内的黎笋集团彻底慌了神,他们认为解放军一定会攻进河内。

于是黎笋集团下令进入战时紧急状态,河内居民全民皆兵,越南进入了紧张激烈的守城环节。

同一时间中央军委表示,中国自卫反击战结束,1979年3月5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全部撤回中国境内。

其实,许世友本来也不会攻打河内,向前推进五公里只是告诉黎笋集团:中国军队很强大,只要我们继续向前推进,河内注定失守。同时这一举措也彻底粉碎了黎笋集团之前在国际上散布的谣言。

垂死挣扎

然而黎笋当局却认为我军向前推进五公里是在羞辱他们,于是在3月6日许世友宣布全军撤退回中国境内后,他们又派人尾随偷袭。

许世友高瞻远瞩,早在撤退前就指示各部:如果越军在我们撤回的路上搞偷袭,就杀他个回马枪。

3月9日,越军慢慢逼近390高地,潜伏在距离我军仅有200米左右的地方,兵分三路对我军所在的地方展开攻击。他们并没有想到,他们的行动早已经被我军知晓,中国军队只是在等待时机一举歼灭。

由于人数相差较大,我军驻守390高地的战士们寡不敌众,于是便向上级求援。许世友得知消息后震怒:“欺负我们人少,用火箭炮轰!炸死他们!”

于是火箭炮加入战斗,数发火箭炮的发射让越军瞬间灰飞烟灭,也宣告了他们垂死挣扎的失败。之后,我军顺利回国,接受了来自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0 阅读:22

陪你演历史

简介:陪你演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