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人迁移路线
华夏三大人群其实,史前华夏族群应该包含三大文化体系:
一是沿海族(也就是九黎族,东夷族)
二是苗蛮族(华夏中南部,比东夷族稍晚)
三是昆仑族(以羌、周族为代表)
其中,沿海的东夷族,是沿着海岸迁移的,是所有族群中最早进入华夏大地的。其最早可能是5万年前就已经到达北方周口店,其代表就是田园洞人。
这些沿海智人从非洲抵达云南附近,然后沿着东南沿海一直北上。由于地理和饮食习惯的原因,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渔猎。这里要注意,渔猎就是捕鱼(捡拾贝壳)和射猎,他们并不种庄稼,但是吃各种坚果。
巴布亚人射箭
从云南地区沿海北上,一路上他们留下了族群痕迹,称为“夷”,比如:
福建武夷
淮河淮夷
山东东夷
所谓夷,根据字形可知,是一个人身上带着一把弓箭,可见他们是一帮总是带着箭的族群。
那么,为什么没在江浙留下“夷”的痕迹呢?
这是因为,这帮沿海“夷人”喜欢沿海的小块平地,而江浙都有大河口常年洪水泛滥不适合居住,那里早期的良渚文明也是因为洪水覆灭了,或迁移了。
这些沿海部族到达山东后,成为东夷。此时,往西迁移不可能,西边有太行山、秦岭、大别山,这些地方全部是大森林,在石器时代穿过森林是不可能的,许多树木都巨大无比,无法砍断也无法穿行。
中国山脉
于是,“夷人”继续北上,沿着海岸到达辽河流域和东北三江平原。
夷人抵达东北后从东北,夷人开始分散开,分成三支:
东北平原的高句丽
大兴安岭的鲜卑
辽河上游的蒙古早期居民
这些东北部的夷人,被华夏民族统称为“东胡”。所谓“东胡”,是华夏人对东部边缘民族的称呼,这个词产生较晚,大约到了汉朝才有东胡的名字。东胡,后来被用来称呼东北亚的所有的民族,也就是现在通用的“通古斯”(这个有些争议,但是显而易见)。
这些“夷人”的最南的族群建立华夏最早的朝代“夏”。夏的古音为kra(或gra)。
夏字,分别是汉语“雅”和“家”的源头,也是国的源头。
夏朝的文明辐射到东北亚的“夷人”,这些野人也自称“夏”,但是这个夏的古音kra在夷人那里转化为kori,也就是高丽发音。
比如:
高句丽Goguryeo
蒙古mongol
匈奴hungary(匈牙利)
仔细看上面三个词,词尾的发音分别是guryeo,gol,gary,其实,这三个发音都源于“夏”的发音,也就是夏的古音kra。
如果把他们的这些名字直译过来,分别是:
高家
蒙家
匈家
其中,匈奴是更早期的夷人,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也就是说匈奴人本来就是夏人的后代。
而夏字,在这些东胡夷人那里转化为了“高丽”一词。
鲜卑真的源于“东夷人”吗?三国时期,我们的古人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了。
三国吴国史学家给《国语·晋语》的注释中说“鲜卑,东夷国”。可见,古人已经知道鲜卑乃源于东夷了。
当然,不论是夷人向文明靠拢(实际就是尊夏)的“高丽”一词,还是华夏族称呼他们的“夷”和“东胡”,这写名字都是来自以华夏为中心的华夷秩序,也就是这些名字都是外来的称呼。
夷人还有个自称,那就是“鲜”。其中,鲜卑并不是自称,而是混合称。鲜字,是他们的自称,卑则是华夏族群加给他们的蔑称。这正和匈奴一词一样,匈是自称,奴则是华夏地区为其取的蔑称。
实际上,这些沿海部族“夷人”自称 “鲜”(古音sar),这在他们沿海岸线迁移的时候,也留下了痕迹,比如:
泰国,古称“暹罗”xian luo
缅甸有“掸邦”shàn
印度东北部有阿萨姆人
这些人的称呼都源于一个词Siam,也就是汉语的“鲜”。
那么,汉语的鮮怎么就有了“鲜美”之意呢?
这是因为,鲜人族群(也就是夷人)他们是渔猎卫生,他们沿海岸迁徙,捡拾大量贝壳和鱼类,这些食物味道很大,被称为“鲜”,其实最原始的初文意思是“腥膻”之意,后来才转化为“鲜美”。
从印度东北部,一直到泰国,到福建沿海,再到山东东部,再到东北、朝鲜、日本,再到蒙古、西伯利亚,这就是沿海“夷人”族群的迁徙分布路线。我们不能说他们属于同一族群,但是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同源的人群,甚至至今我们也能找到他们曾经拥有共同文化的痕迹(否则你解释不了为什么东北有铁锅炖大鹅,广东、香港人也喜欢吃烧鹅):
1. 都有面具文化(广东福建的英歌舞、山东东部的秧歌也喜欢面具、人偶,日本的能剧,东北的萨满面具,蒙古的腾格里信仰,西伯利亚的萨满)
2. 都喜欢苦情音乐,小调音乐(闽南歌曲、粤语歌、山东东部的民间小调和地方乐曲、东北的二人转、韩国的阿里郎、日本的民间小调音乐),这与他们初期不会农业,只能渔猎,常常辛苦劳作却得不到温饱有关吧。
3. 似乎都有拔牙的陋习。
4. 都保留了某种巫术文化
5. 披发文身
6. 射箭的习俗等。
通过考古和基因检测东北的游牧民族和汉族在同一个基因树上!都是炎黄子孙华夏后代!
中国56个民族团结一致,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中国是56个民族共同生存的家园!
这可能是棒子写的作文,目的是说明东夷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