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斯大林罕见失态,电报里直接发飙:这笔账我记下了,走着瞧

审时度势历史说 2024-04-28 03:13:57

都说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是政治家解决利益纠纷的手段,这话还真不是说着玩的。您看,上世纪20年代,苏联高层的大佬们内斗,打架都打到邻国了——没错,笔者说的正是发生于1919年2月的苏波战争。

表面上看,这是苏维埃俄国和波兰之间的冲突,实则根本就是苏联高层内部不同派别间的决战!

比起战场,政坛上发生的事情可热闹多了,那些风光无比的大人物们像小学生打架一样争权夺势,彼此还打急了眼。就连一向深不可测的斯大林都破了防:好好好,算你厉害行了吧?给我等着,早晚有你们好看。

通过这段往事我们不难发现:从某个角度来看,最高层的政治斗争其实跟普通人吵架斗气差不多,只不过方式更“文雅高端”,吵输了的成本大了许多罢了。

我们不妨从头讲起。

战后,大佬们开始相互甩锅,推诿责任,斯大林在这场骂战中显得格外有底气。原因在1920年8月,他就预见性地判断了局势的走向,提前对列宁和托洛茨基等同僚作出警告:千万不能低估波兰军队,贸然做出反攻,否则将招致可怕后果。

有了这道“护身符”,斯大林提出要对失败的责任追查到底,即便必须保留决策层的体面,至少也得将军队大本营来一波“大换血”,像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古谢夫这样的蠢材,一定要毫不留情地清理掉。

值得一提的是,从1919年11月开始,斯大林就提出过这样的呼吁,只要战事不顺,他立马就要给莫斯科发声明。而他反复谴责“无能”的就那么几个名字——他们都是托洛茨基的铁杆心腹。

斯大林的意图不言而喻,托洛茨基的回击也十分猛烈。

你还好意思说我?你那几个手下,像什么布琼尼、伏罗希洛夫,打仗不见有多厉害,隐瞒战损谎报战功倒是个顶个的高手。若不是他们胡说八道,让大本营错误估计了局势,至于落得这么个结果?

托洛茨基还特别强调了一句:说起来,这几位都是您斯大林同志“西南战线”的人吧?

您为了这子虚乌有的西南战线,可没少跟莫斯科对着干。

所谓“西南战线”,在当时的苏联高层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名词,人们对它讳莫如深。对斯大林而言,其背后的往事非常可怕:他差点被钉死在对手精心设置的圈套里。

事情发生在1918年中,苏俄内战局势紧张,物资储备即将见底,斯大林虽被派到一个名叫察里津的城市负责监督粮食征收工作。

列宁名义上赋予了极大的特权,赐称号“大本营全权代表”,必要时可便宜行事。蟒袍加身,手提“尚方宝剑”,斯大林就这么风风火火地来到了察里津。可到了地方一看,他不由倒抽一口凉气:这地方的人个个钢筋铁骨,尚方宝剑也斩不动啊!

如今看来,这无疑一个陷阱。

彼时,察里津上上下下,要害位置上全是托洛茨基的人,表面上对莫斯科派来的“钦差”毕恭毕敬,实则视若无睹。

斯大林什么事都办不成,随即看穿了这群人的用意,非常恼火。他深知列宁是个体面人,不想上来就撕破脸皮,先后两次写信,低声下气地讨要权力。

怎料列宁却反过来背刺了斯大林一把:他表态自己会认真考虑斯大林的请求,转手就把问题甩给了托洛茨基处理,如此一来,事情能解决才见了鬼。

插句题外话:列宁在他政治遗嘱中,对斯大林的评价并不算高,甚至叮嘱千万不要让他接班。结合上述做法,列宁怕是真的不怎么待见斯大林。

这下斯大林真的生气了,他决定下狠手。

他重整了伏罗希洛夫被打散的两个军,控制了察里津地区的局势,在莫斯科没有批准的情况下建立“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并亲自出任一把手;随后又以“长期战败不作为”为由,把托洛茨基的政治盟友们推上军事法庭,几乎全部处决。

就这么生吞活剥,斯大林把察里津地区的军政大权握在了自己手里。

此后,察里津军民在他的领导下连战连捷,“国王”第一次有了他的班底。也正是从此时开始,“西南战线”的说法出现在了苏俄高层。

本质上讲,斯大林的这番操作就是一场政变,然而论迹不论心,他带来了人们最迫切渴望的东西——胜利。

俄国人就是这么一个有趣的民族:只要能让民众从国家认同中获得满足,无论你做什么,怎么做,你都占理。即便斯大林放纵到了这种地步,列宁也不敢多说什么。

1925年,为表彰“钢铁同志”的卓越贡献,察里津被更名为斯大林格勒。

话说回来,事实上,“十月革命”后,列宁、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三人,就日后的总体战略达成过共识:列宁曾提出,建立“苏维埃世界共和国”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将德国争取到手。一来德国位于欧洲地缘中心,二来一战后的德国饱受制裁,政权孱弱,民怨鼎沸,具有进行苏维埃革命的条件。

苏、德之间隔着波兰,列宁主张跟波兰交朋友,尽量避免爆发冲突。为此,他代表苏俄当局频频示好,并于1919年1月28日和2月2日接连表态,称“苏俄绝不会进攻波兰”。

然而问题在于,彼时波兰刚刚复国,整天把“大波兰主义”挂在嘴上。你不去招惹他,他未必就不想来招惹你。

因此,“如果不能以和平手段达成目的,一场战争便不可避免”,这是苏俄决策层的共识;分歧点在于:一旦仗打起来,谁说得算。

作为苏军的缔造者、“十月革命”的策划者,托洛茨基掌握话语权。他主张“对全国资源进行统一调度”,任何人都必须服从决策层安排。

我说做什么,老实照做就是了,别给我搞特殊。

这一点,斯大林自然无法接受。感情贫农家里刚有了点余粮,你这大地主转眼就盯上了?

因此,战争爆发后,斯大林把争取到的全部资源都投入到了所谓的“西南战线”中,有时甚至不惜公然违抗莫斯科的调度——反正都是对付敌人,从哪个方向打不是打,是吧?

显而易见的是,两人的龙争虎斗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战争的结果。

倘若这场战争发生在六七十年代,苏联高层任性一点也就算了;毕竟家底足够殷实,哪怕决策者犯一些糊涂,也不足以影响历史进程。而20世纪20年代的苏军,与“强大”二字压根就不沾边。

据统计:苏波战争时,苏军基层指挥员中接受过系统军事教育的寥寥无几,许多有一定战争经历的老兵被组织起来,在“速成班”中匆忙待几个星期,便立马被送到战场指挥作战。

即便不考虑这些指挥员的水平,陆军的指挥员缺编率仍高达20%以上,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部队压根没人指挥。

别看政客们斗得厉害,将军们吵得也很凶:叶戈罗夫元帅曾公开诟病图哈切夫斯基不重视军官培养,只顾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直接导致军队战斗力羸弱不堪。

因此,托洛茨基不得不坚持重用那些由沙俄军队投诚而来的军官,即便明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军事理念落后,水平一般,不停地打败仗——他们至少都听托洛茨基差遣,如果把他们撤掉,换上来就不一定是“自己人”了。

由此可见,托洛茨基指责斯大林假公济私,斯大林指责托洛茨基用人失当,尸位素餐,彼此还都没冤枉对方,属于直接击中了对方的要害。

此外,我们刚刚提到图哈切夫斯基,这老哥才是受内斗荼毒最惨的那位。

苏波战争初期,这位被敌人称作“红色拿破仑”的军事奇才,居然处于“失业”状态。

1920年1月19日,图哈写信给托洛茨基,恳求赏个一官半职,姿态之卑微着实让人可怜:“……如果不能去前线,就请安排我在运输或其他部门工作。”

直到两个多月后,图哈切夫斯基才被任命为西方面军司令。他的登场不但拯救了岌岌可危的战线,更是拯救了托洛茨基。要知道,此前斯大林抓着“战事不利”的把柄穷追猛打,要求裁撤几位无能的军事领导人,杀人诛心。

图哈一出场,很快又攻守易形了。

1920年5月10日,托洛茨基在作战总结会议上提出:务必从各方面军抽调优秀将领,全都送到西部战线;8月,西方面军扩编至31.4万人。

在这个过程中,斯大林确实遭受了一定损失,而对方高举“一切为了国家、为了胜利”大旗,他也实在无可奈何。

毕竟图哈能打胜仗,这张牌又掐在托洛茨基手里,明知对方趁机公报私仇,斯大林也只能硬着头皮认了——一切就跟后者在1918年所做的如出一辙,就像一记回旋镖,如今狠狠砸在了他的身上。

然而退一步越想越气,面对对手的咄咄逼人,斯大林直接破了防,在给列宁的电报中罕见地做出了近乎于威胁的通牒:“……这使我对前线今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不再负责,那就这样吧,你们的决定我会记着。”

颇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得意味,咱们走着瞧。

事实上,由于内耗,苏波战争中发生过的奇葩事远不止这些。

在一些战斗中,步兵已经搭成列车抵达前线,却被勒令不准进攻,必须等骑兵骑马从后方赶来。结果,到手边的胜利又溜走了。

对此,作为方面军司令的图哈切夫斯基也无可奈何,只能仰天长叹:论搞事情,还是你们厉害啊!

此外,正如托洛茨基所说,斯大林的一些不下确实太过抽象,例如在1920年8月23日,一股苏联骑兵与波兰第一骑兵师正面遭遇,双方兵力达3:1,相差悬殊,结果反倒是苏军被打得溃不成军。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骑兵部队隶属于布琼尼的骑兵军,算得上是斯大林手下部队中的精锐,为何打成这样实在令人费解。

总而言之,苏芬战争表面上是苏俄与波兰两个国家间的战争,实际上是苏俄高层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一次决战。或许在他们看来,这场战争输了就输了,苏维埃政权不会伤筋动骨;而自己的权力根基受损,那可真要了命。

如此残酷的内耗让当局每一步的抉择都变得非常困难,苏俄一方最终能以“惨胜”收场,在国际舞台上高调炫耀“胜利者”姿态,其实也不算太糟。

而如此不分场合、不看时机的内耗几乎贯穿了苏联历史的每一阶段,“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苏联人并没有吸取苏波战争的教训,它早早地为这个悲催国家的命运埋下了注脚。

0 阅读:95

审时度势历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