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清军攻打苏州,黄章桂不辞而别,他悄悄离开李秀成,回家养老,是太平天国幸运之王。黄章桂能力强,心态好,故而得以善终。
随着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首义诸王”出局,李秀成、陈玉成走上前台,成为中兴太平天国的力量。
相对陈玉成而言,李秀成更加能培养将领,也更善于发现人才。黄章桂,广西藤县人,跟李秀成是老乡,也是重点培养对象。
1860年,李秀成摧毁“江南大营”,旋即东征江浙,黄章桂是前锋将领,与陈坤书一起夺取嘉兴,斩杀清军5千余人。
东征江浙,李秀成麾下涌现出一堆名将:陈坤书、吴定彩、黄章桂、谭绍光、陈炳文。此时,黄章桂爵位比谭绍光、陈炳文还要高,是“悦天安”。
吴定彩西征,援救安庆时,留守江浙的将领中,黄章桂地位仅次于李秀成麾下第一猛将陈坤书。
按照正常发展,黄章桂肯定大有可为,声名显赫。但是,事实证明,能力强悍不一定得到重用,因为黄章桂的“错误”选择,让他两边不讨好,里外不是人。
镇守嘉兴期间,黄章桂加固城池,与张玉良、马德昭等清军将领对抗,并在一次夜袭作战中,将清军击溃,守住了城池。
陈坤书镇守苏州、黄章桂守卫嘉兴,都是战略要地,且战功显赫。但是,陈坤书加官进爵,黄章桂却原地踏步,不但被谭绍光超越,连脱离石达开归来的童容海都比他强。
黄章桂带着“天义”的头衔,长期征战,为何得不到重用呢?合理解释,就是黄章桂做出“错误”选择,没能下定决心独树一帜。
李秀成经营江浙,奉行“缓和”策略,与当地绅士搞好关系。但是,这些士绅并不靠谱,非但不愿意真心归顺太平天国,还经常欺压民众,随时准备倒戈。
陈坤书、黄章桂手段强硬,管理地方比较严格,故而引起士绅不满。熊万荃等降将便告知李秀成,说陈坤书扰民,把苏州搞得乱七八糟。
陈坤书有苦说不出,便率兵离开苏州,前往常州镇守。洪秀全大喜,直接册封陈坤书为“护王”,以常州作为封地,分割李秀成的权力。
李秀成在《自述书》中,对洪秀全此举非常不满,认为是故意拆台,削弱自己的兵力。
黄章桂与陈坤书是好朋友,经常并肩作战,且行事风格一样。陈坤书拉着黄章桂去常州,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但黄章桂拒绝了。
《天国志》记载:“坤书遁,章桂未从之,仍留忠王麾下,然自是益不为忠王所重,罕令当方面。”
此后,黄章桂被李秀成冷落,不给他单独带兵机会,慢慢被边缘化。黄章桂的经历,与黄文金、刘官芳、赖文鸿一样,都是两面不讨好。
当年,古隆贤、黄文金、刘官芳、赖文鸿战功显赫,是韦俊麾下猛将,地位很高。韦俊受洪秀全、陈玉成、杨辅清排挤,无奈投降清朝,但他们四人依然选择留在太平天国,却被冷落,什么资源、机会都没有。
1863年,淮军攻打无锡,破城而入,旋即攻打苏州。李秀成向陈坤书、黄子隆等将领求救,他们却坐视不管,苏州陷入困境。
太平天国诸侯王离心离德,没能拧成一股绳,注定玩不转。黄章桂看来,太平天国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自己又不被重视,干脆不辞而别,回家养老,隐姓埋名。
话说回来,如果黄章桂得到李秀成重用,或者跟陈坤书一起去常州,虽说能建功立业,结局未必好。陈坤书离开后,谭绍光守卫苏州,被“八大将”刺死;陈坤书坚守常州,被清军凌迟。
相对陈坤书、谭绍光而言,黄章桂是幸运之王,至少他活了下来。当然,黄章桂的影响力,肯定不如陈坤书,更被说谭绍光了。要知道,一部《投名状》,带火了谭绍光。
参考书目:《天国志》
慧学
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