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这座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城市,因境内汤旺河支流伊春河而得名,又因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而著称。然而,伊春及其下辖县区的历史远不止于此,它们各自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记忆。

一、伊春市的古称与历史
伊春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据史料记载,伊春地区在周朝时即为肃慎族的活动区域,战国到南北朝时期则先后为秽、貊、扶余、寇漫汗和豆莫娄等族的属地。隋唐时期,伊春属黑水靺鞨七部之一的黑水部和河北道黑水都督府。辽宋时期,这里又成为东京道女真五国部的属地。金代,伊春为上京会宁府蒲与路所辖。元属辽阳行省水达达路,明朝为奴尔干都司屯河卫辖区。
• 伊春嘎山:清初,伊春地区被称为“伊春嘎山”。“嘎山”在满语中意为“屯子”,而“伊春”则有多种说法,一说为蒙古语“依逊”的译音,意为“九数”;另一说为满语的译音,意为“衣料毛皮”或“产毛皮地方、皮毛之乡”。这一名称反映了当时伊春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和狩猎、皮毛贸易中心的重要地位。
• 汤原县辖地:清末民初,伊春地区划归汤原县管辖,成为原始森林地区。这一时期,伊春地区的自然资源得到了初步的开发和利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外来侵略者的掠夺和破坏。
• 伊春设治与建市:1952年9月,为了适应森林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松江省人民政府报请设置伊春县,同年9月29日,经中央内务部批示同意,将汤原县伊春林区划出,成立伊春县。1957年7月,伊春县撤县设市,成为黑龙江省辖的地级市。这一时期的伊春,凭借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逐渐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和生态旅游城市。
二、铁力市的古称与历史
铁力市,这座位于伊春市南部的城市,其历史同样悠久而独特。
• 铁骊县:铁力市原名铁骊县,因境内铁山包而得名。铁山包是境南的一座山丘,其附近两河中间大小山丘连绵不断,统称“铁山包”。设治时,以其地辽代属“铁骊部”,遂名“铁骊”。这一名称不仅反映了铁力市的地理特征,也体现了其与辽代历史的深厚渊源。
• 铁力设市:198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铁力县,设立铁力市(县级),由伊春市代管。这一时期的铁力市,凭借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逐渐发展成为伊春市的重要经济支柱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三、嘉荫县的古称与历史
嘉荫县,这座位于伊春市北部的边境县城,其历史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
• 佛山县:嘉荫县原名佛山县,因境内濒临黑龙江南岸有座山峰,清代礼佛教徒于山上建有观音庙,故称“观音山”,后来通称为“佛山”。这一名称反映了嘉荫县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景观。
• 嘉荫设县:1955年11月,因境内嘉荫河得名嘉荫县。“嘉荫”系满语“扎伊”之转音,即“桦皮船”之意。这一时期的嘉荫县,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逐渐发展成为伊春市的重要边境贸易口岸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四、汤旺县的古称与历史
汤旺县,这座位于伊春市东部的县城,其历史同样悠久而独特。
• 汤旺河区与乌伊岭区:汤旺县的前身是汤旺河区和乌伊岭区。汤旺河区以境内汤旺河(陶温水、托温河、陈河、屯河)得名,据《中国地名辞源》记载,汤旺亦作土温、桃温等,为满语晨光之意。而乌伊岭区则因蒙古语“乌伊岭”而得名,意为“长满树林的山岭”。
• 汤旺设县:201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汤旺河区、乌伊岭区,设立汤旺县。这一时期的汤旺县,凭借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森林资源,逐渐发展成为伊春市的重要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五、丰林县的古称与历史
丰林县,这座位于伊春市西部的县城,其历史同样充满了故事。
• 新青区、红星区和五营区:丰林县的前身是新青区、红星区和五营区。新青区因“是一片自然生态良好的原始森林,远眺诸山尽皆青翠”而得名;红星区则因红星火车站而得名;五营区名称源于原狩猎营,过去从汤原到乌伊岭狩猎设了不少地营子,此地为第五营故名。
• 丰林设县:201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青区、红星区、五营区,设立丰林县。这一时期的丰林县,凭借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逐渐发展成为伊春市的重要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绿色产业基地。
六、其他县区的古称与历史
除了上述县区外,伊春市下辖的大箐山县、南岔县、伊美区、乌翠区、友好区、金林区等也各自拥有独特的古称和历史。
• 大箐山县:以境内大箐山得名,2019年7月撤销带岭区设立大箐山县。
• 南岔县:因境内南岔河得名,另说原名西南岔,以地处南岔河和汤旺河交汇处得名。
• 伊美区:2019年6月由乌马河区局部、伊春区、美溪区合置而成,由伊春区与美溪区各取一字得名。伊春区因伊春河得名;美溪区因美溪火车站得名。
• 乌翠区:2019年6月由乌马河区局部、翠峦区合置而成,各取一字得名。乌马河区因境内乌马河(乌敏河)得名;翠峦区名源于驻地名,因过去森林茂密、山峦翠绿得名。
• 友好区:名称源于友好林业局名称。1953年该地区林业局建局之际,正值《中苏友好同盟互相条约》签订三周年纪念日,故名友好林业局。
• 金林区:2019年6月由西林区、金山屯区合置而成,各取一字得名。西林区名源于小西林河;金山屯区原名大丰区,因有森林资源极其丰富的大丰沟得名。
结语
伊春市及其下辖县区的古称,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独特的文化记忆,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成长与变迁。从肃慎族的活动区域到现代化的生态旅游城市,从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到国家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伊春的历史是一部充满传奇与荣耀的史诗。通过探寻这些古称背后的故事,我们不仅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在未来的日子里,伊春市将继续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寻这片林海雪原的神秘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