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及下辖的几个县,改回古称,会不会提高旅游经济和知名度?

熙来攘去世界 2025-03-27 04:04:54

双鸭山市及其下辖县区历史悠久,在不同时期有诸多古称,以下是详细介绍:

双鸭山市

• 肃慎地:虞至周时期,双鸭山地区为肃慎人的活动区域。肃慎是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黑龙江流域至滨海地区,他们以渔猎、畜牧和农业为生,向中原王朝进贡楛矢石砮等物品,与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 挹娄地:西汉中叶或东汉之时,肃慎易称挹娄,属辽东部。挹娄人继承了肃慎人的文化传统,同时在农业、手工业等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种植五谷,饲养猪、马、牛等家畜,还擅长制作陶器和纺织。

• 勿吉拂涅部:南北朝时挹娄改勿吉,双鸭山地方属勿吉拂涅部。勿吉人逐渐强大,形成了多个部落,其中拂涅部在双鸭山地区活动。他们的经济生活以渔猎、畜牧和农业相结合为主,社会制度也逐渐向阶级社会过渡。

• 靺鞨地:隋代,黑龙江地区东部勿吉人后裔靺鞨族逐渐兴起,双鸭山地区属靺鞨。靺鞨族分为多个部落,分布在黑龙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一带,他们与中原王朝保持着朝贡关系,同时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 渤海国怀远府:唐代总章元年,唐灭高句丽后,双鸭山地区属渤海国怀远府。渤海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与唐朝交往频繁,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和制度,促进了本地区的繁荣。

• 女真五国部:辽代,契丹人灭渤海,双鸭山地区属女真五国部。女真五国部是辽代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部落联盟,以渔猎和畜牧为生,与辽朝保持着一定的臣属关系。

• 上京路胡里改路:金代,双鸭山地区属上京路下辖的胡里改路。上京路是金朝的政治中心之一,胡里改路是金朝在东北地区的重要行政区划之一,其管辖范围包括了双鸭山地区以及周边的广大地区。

• 辽阳行省开元路、合兰府水达达路:元朝至元二十四年,双鸭山地区为辽阳行省开元路所辖,元中叶后为合兰府水达达路管辖。元朝在东北地区设立了辽阳行省,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双鸭山地区的经济以农业、畜牧业和渔业为主。

• 奴儿干都司弗提卫:明代,双鸭山一带归属奴儿干都司弗提卫。奴儿干都司是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弗提卫是其下辖的一个卫所,负责管理双鸭山地区的军事和民政事务。

• 盛京昂邦章京辖地等:清初,双鸭山地区为盛京昂邦章京辖地,后为宁古塔昂邦章京辖境,康熙十五年后直辖于宁古塔副都统,雍正九年为三姓副都统所辖,乾隆二十二年辖于吉林将军,光绪三十二年为临江州所辖,宣统元年在富锦县辖境之内。

集贤县

• 肃慎地、挹娄地等:商周至汉晋时期,集贤县地区先后为肃慎地、挹娄地。在这一时期,当地的先民以原始的渔猎、采集和简单的农业生产为主,过着相对原始的生活。

• 合江省富锦县地:民国时期,集贤县地区属合江省富锦县地。当时,这里的经济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人口逐渐增多,形成了一些村落和集镇。1946年,由富锦县析置集贤县,治今集贤镇属合江省。

宝清县

• 肃慎地、挹娄地等:宝清县在古代也先后属于肃慎地、挹娄地、勿吉地、靺鞨地等。在这些时期,宝清县地区的民族与周边地区的民族有着密切的交流和融合,共同推动了东北地区的发展。

• 临江府辖地:清末,宝清县地区属临江府辖地。当时,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实行新政,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开发和管理,宝清县地区的农业、商业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友谊县

• 肃慎地、挹娄地等:友谊县在商周至西汉时期为肃慎地,此后也经历了挹娄地、勿吉地等阶段。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里的民族不断迁徙和融合,文化也相互影响。

• 集贤县地:新中国成立前,友谊县地区属集贤县地。1960年撤销集贤县,设立友谊县,1991年划归双鸭山市。

饶河县

• 肃慎地、挹娄地等:饶河县在古代同样是肃慎、挹娄等民族的活动区域。这里地处边境,自然资源丰富,渔业和狩猎在当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 三姓副都统辖地等:清代,饶河县地区先后为三姓副都统辖地、临江州辖地等。清政府在饶河县地区设立了一些军事据点和行政机构,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和管理。

双鸭山市及其下辖县区的古称反映了该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迁,见证了多个民族的兴衰和融合,是东北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 阅读:0
熙来攘去世界

熙来攘去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