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及下辖的几个县,改回古称,会不会提高旅游经济和知名度?

熙来攘去世界 2025-03-29 04:28:07

在黑龙江省东部的群山环抱之中,七台河市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魅力。这座城市及其下辖的县区,不仅承载着丰富的现代文明,更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

一、七台河市的古称与历史

1. 肃慎之地

七台河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商周时代,那时这里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肃慎族的领地。肃慎族在汉代改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则称为靺鞨。这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 渤海国铁利府

唐代,公元713年,唐玄宗册封靺鞨族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兼忽汗州都督,渤海国由此建立。渤海国辖5京、15府、62州、130余县,七台河地区归属铁利府(今阿城迤东之地)辖。这一时期的七台河地区,作为渤海国的一部分,经历了相对繁荣的发展阶段。

3. 辽金时期的胡里改路

公元926年,渤海国被契丹灭亡,契丹改国号为辽。辽在今依兰县以东松花江两岸至乌苏里江口设五国部,越里吉(今依兰县治)为五国头城,七台河地区归属越里吉辖。公元1115年,金灭辽,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为路(相当于省),七台河地区归属胡里改路(今依兰喇嘛庙)辖。这一时期,七台河地区在辽金两朝的统治下,逐渐融入了中原文化的体系。

4. 元明时期的胡里改万户府与呕罕河卫

元朝创行省制,将胡里改路并入辽阳行省开元路(今辽宁开元县境内),设胡里改军民万户府(今依兰喇嘛庙),七台河地区归属胡里改军民万户府辖。公元1409年(明永乐七年),明朝政府在黑龙江下游亨滚河东岸特林地方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下设卫、所,七台河地区归属呕罕河卫(呕罕河即今倭肯河,卫址在今依兰县东)辖。这一时期,七台河地区在行政管理上更加完善,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5. 清代的三姓副都统辖区

清代,1714年(康熙帝五十三年)于三姓(今依兰县)先后设置协领、副都统及府、道衙门等军政机构,七台河地区归其所辖。这一时期的七台河地区,在清政府的统治下,经历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二、勃利县的古称与历史

勃利县作为七台河市下辖的唯一一个县,其历史同样悠久,古称也颇具特色。

1. 勃利县的设立

勃利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8年(民国七年),经吉林省长公署批准设立勃利县,属依兰道辖。勃利县以境内勃利河(今西北楞河)得名,勃利在满语中意为“幸福、吉利”。这一名称寄托了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美好祝愿。

2. 伪满洲国时期的勃利县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1934年(伪康德元年)12月,勃利县划归三江省辖。1943年(伪康德十年)10月,设东满总省,勃利县划归东满总省辖。这一时期,勃利县在伪满洲国的统治下,经历了艰难的发展阶段。

3. 解放后的勃利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地区划为9省,勃利县属合江省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勃利县先后隶属松江省、黑龙江省合江地区。这一时期,勃利县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

三、七台河市下辖市区的古称探寻

虽然七台河市下辖的市区(新兴区、桃山区、茄子河区)在历史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古称记载,但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命名由来中窥见一丝历史的痕迹。

1. 新兴区

新兴区是七台河市开发最早的煤矿区和繁华的老城区。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记载,因本区是新兴煤城,故名新兴区。这一名称反映了七台河市作为煤炭城市的发展历程。

2. 桃山区

桃山区以境内桃山得名。桃山作为当地的标志性山脉,不仅赋予了桃山区独特的地理特征,也使其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3. 茄子河区

茄子河区因倭肯河的主要支流——茄子河流经境内而得名。茄子河作为当地的重要水系,滋养了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灵,也见证了茄子河区的历史变迁。

四、总结

七台河市及其下辖的县区,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古称和文化遗产。这些古称不仅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也见证了七台河市从远古肃慎之地到现代煤炭城市的辉煌历程。通过探寻这些古称的历史信息,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七台河市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未来,随着七台河市的不断发展和繁荣,这些古称和文化遗产将继续焕发出新的光彩,为这座城市增添更加独特的魅力。

0 阅读:1
熙来攘去世界

熙来攘去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