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及下辖的几个县,改回古称,会不会提高旅游经济和知名度?

熙来攘去世界 2025-03-28 04:11:12

七台河市及其下辖县区的古称与历史变迁紧密相连,以下是相关介绍:

七台河市

•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时期:七台河地域在远古商周时期是肃慎人的领地。肃慎族是东北古老民族,他们已向中原朝贡。汉代,肃慎改称挹娄,臣属夫余,后摆脱夫余统治直接与中原往来。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改称靺鞨。公元698年,粟末靺鞨人建立唐地方政权渤海国,七台河地区归属铁利府辖。

• 辽金宋元时期:公元926年渤海国被契丹灭亡,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辽沿松花江两岸至乌苏里江口设五国部,七台河地区归属越里吉辖。公元1115年,金灭辽,七台河地区归属胡里改路辖。元朝创行省制,将胡里改路并入辽阳行省开元路,设胡里改军民万户府,七台河地区归属其管辖。

• 明清时期:公元1409年,明朝政府在黑龙江下游特林地方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七台河地区归属呕罕河卫辖。1644年后,清于依兰哈喇先后设置协领、副都统、府、道衙门,七台河地域属三姓管辖。

• 近现代:“七台河”来自朝鲜族语言。建市前,聚居在现勃利县杏树乡的朝鲜族居民称呼这片土地为“齐得和”,后成立七台河市时沿用并修改为现名。1916年,七台河地区分归依兰、宝清两县辖。1918年,勃利县公署成立,七台河地区归属勃利县辖。1965年,建立七台河特区。1970年,改特区为县级市。1983年,晋升为省辖市。

新兴区

• 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时期,新兴区境域属勃利县管辖,先后隶属小五站保、第三区、小五站镇。东北沦陷后,初隶第十一甲。1938年5月日本侵略者强占民地建立七台河开拓点。1941年增设七台河村。

• 新中国成立后: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勃利县第五区。1948年3月划归新增设的七台河区管辖。1951年2月改隶第十二区。1955年5月复归七台河区管辖。1956年3月,并村划乡,设置七台河乡。1958年9月,于七台河地区成立七台河人民公社,同年底并入七台河矿区公社。1965年2月,划归七台河特区管辖。1970年4月,改隶七台河市,并为市革委会驻地,同年5月,设立新兴街道。1984年1月20日,省政府批准,设立新兴区。

桃山区

• 民国时期:以境内桃山得名,中华民国时期,属勃利县管辖,初隶南乡,后改隶小五站镇。1931年东北沦陷后,隶属十一甲。1938年日本侵略者强占民地,设立桃山开拓点。

• 新中国成立后: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勃利县第五区管辖。1948年划归新增设的七台河区。1951年2月改为第十二区。1955年5月,复改为七台河区。1956年3月,撤七台河区划乡,隶属七台河乡管辖。1958年9月,并入七台河人民公社,同年底划归七台河矿区公社管辖。1965年2月,划归七台河特区管辖。1970年4月,改隶七台河市,同年5月,设立市属桃山街道。1973年6月,并入红旗公社。1978年9月,七台河市政府自北山迁至桃南(今桃山区)。1981年10月,复设桃山街道。1984年1月20日,黑龙江省省政府批准,设立桃山区。

茄子河区

• 古代:茄子河区因倭肯河的主要支流茄子河流经境内而得名。在殷商时代是肃慎族的地域,历经多个朝代变迁,与七台河整体地域的历史沿革基本同步,在不同时期分别归属于渤海国铁利府、辽代越里吉、金代胡里改路、元代胡里改军民万户府、明代呕罕河卫、清代三姓管辖等。

• 近现代:民国时期属勃利县管辖范围。1984年正式设立茄子河区。

勃利县

• 古代:勃利县在古代与七台河地区整体历史发展紧密相关,早期是肃慎、挹娄、勿吉、靺鞨等民族的活动区域,先后归属于渤海国铁利府、辽代五国部头城越里吉、金代胡里改路、元代胡里改军民万户府、明代呕罕河卫、清代三姓管辖。

• 近现代:1918年9月15日,勃利县公署正式成立,下辖地包括今七台河一带,上属依兰道辖。1929年,废除道制,勃利县直隶吉林省辖。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后,1934年勃利县划归三江省辖,1943年划归东满总省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属合江省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松江省、黑龙江省合江地区辖。1983年,划归七台河市辖。

七台河市及下辖县区的历史悠久,其古称见证了不同民族的融合与发展,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为了解东北地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0 阅读:0
熙来攘去世界

熙来攘去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