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夫妻斗

志怪细细谈 2025-03-13 17:56:52

上虞县令祁某夫妻不和,一次口角起来,打了妻子一个耳光,祁妻愤怒之下上吊自杀。三天后,祁某妻子开始作祟。每当祁某和妾室睡觉时,就吹冷风掀开帐子,要么就发出凄厉的哭声,把灯光弄得忽明忽暗。

祁某请来道士驱鬼,道士做法后说,鬼已经被禁锢到西厢房,然后锁房门贴上符纸。此后,祁妻鬼魂果然不再作祟。

不久后,祁某调任钱塘令,接任的上虞县令不知道这件事,打开了西厢房。当天晚上,祁妻附在一个丫鬟身上作怪。后任县令询问了前因后果,然后劝道:“夫人与祁公有仇,不应该报复无辜的人,请放了这个丫鬟吧。”

鬼说:“我不敢随便害人,只是借这个丫鬟的身体求您帮忙。”县令问她有什么要求,鬼说:“请把我送到钱塘县衙去。”县令说道:“夫人为何不自己去呢?”鬼说:“一路有河神桥神阻拦,需要大人带大印的公文。”

县令答应后,鬼又点名要两个衙役护送,这两个人叫陈盛、滕贵,已经死去多年。县令按鬼魂要求写了公文,丫鬟清醒过来。此后再无怪异发生。

当天,祁某正在钱塘县衙后宅吃饭,小妾忽然倒地,站起来后用祁妻的声音骂道:“你太没良心,把我囚禁在厢房挨饿,我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此后,钱塘县衙日夜不宁。

无奈之下,祁某又找来那个道士,请求把妻子的鬼魂囚禁到牢房里。道士作法时鬼魂大喊:“我有什么罪要关到监狱里?简直太狠心,一定让你受到报应。”

两个月后,监狱里有个未结案的重刑犯自缢身亡,祁某因此被弹劾丢官。他知道是妻子鬼魂作祟,担心她不会就此罢休,于是准备出家当和尚。还没等出发就得了急病,几天后就死了。

故事出自《子不语》,虽然是个鬼故事,但说的是夫妻反目互相伤害的事。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个故事,原文与出处找不到了,说说大意。宋朝时,某商人出外贸易,认识了一个风尘女,割舍不下,决定回去与妻子商量纳妾。

妻子听丈夫说完,沉默好久,流泪说道:“女儿这么小,纳妾必然影响你对我们母女的感情,你就这么忍心吗?”然后百般温柔体贴。

商人迟疑难以决断,又出门经商。与风尘女见面后,他坚定了纳妾的决心,把她买下带了回来。

商人把小妾先安置在附近客栈,独自回家,想再次劝说妻子。一进门却发现家里变了样,值钱的东西全都不见,妻子也冷面如霜,像变了一个人。原来妻子是用缓兵之计转移了财产。

离异达成了共识,但女儿的抚养权产生了分歧。妻子到县衙告状,诉说了种种理由,主要一条是孩子小,担心后母虐待。县令被说动,妻子获得抚养权带着女儿租房另住,商人与小妾住在原来的房子里。

某天,商人在另外一条街上看到前妻摆摊卖陶器,不由心生怜悯,上前问候。妻子冷言冷语,全无一点缓和的余地。商人气不过,发誓再不联系。从此,二人看到影子都互相讨厌,路上遇到就转身躲开。

多年后,夫妻二人先后死去,女儿想到父母生前互相仇视,就想让他们死后团圆,于是把他们的尸骨并到一个棺材合葬。头天晚上把遗体并排放好,早晨要下葬的时候,发现两具枯骨变成了背对背的姿势。这不但是老死不相往来,就算死了也不想往来。女儿叹息,把他们分开下葬。

其实古人也有得开的,敦煌发现一些唐朝的离婚书。其中一封大意是这样的:夫妻本是缘分,应该像鸳鸯一样和谐快乐。可是你我就像仇人一样,结婚三年每天吵架,我说一句,你就得回击好几句。算了,既然不同心,就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吧。我们冰释前嫌,放下怨恨,你重画蛾眉,恢复窈窕的的身姿,找个比我强的官人,成双入对像琴瑟一样和谐。我祝福娘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另外,赠送你三年的粮食和衣服,也算你嫁入我家三年的补偿。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愿你扶摇直上,前程似锦,你我再无瓜葛”。和唐朝的离婚书有点类似。

头些年听网上说,辽宁离婚率全国第四,原因大概是东北女子性格强势,我行我素,过不了就离。东北女人经济上也能够独立,不依靠男子。再就是东北男人酗酒多,这也导致不少家庭破裂。

唉 !夫妻啊,相濡以沫和谐美满的居多,形同陌路勉强支撑的也不少,明争暗斗对簿公堂的也不稀奇。说到相濡以沫,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原句是,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意思是说:“两条小鱼在车辙沟里,用唾沫互相湿润(形容困苦,但感情好),和互相忘了对方在江河湖海中遨游,哪个好呢?前种情况是赶不上后面情况的。”这句话被后人断章取义,只使用前半句。

6 阅读:168
志怪细细谈

志怪细细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