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熙是四川“五老七贤”之 一,他的书法在民国时代就被誉为“荣县赵字”。现在回顾整个20世纪书法,他岂止于此?称其书法为“四川赵字”亦未尝不可-他带来的荣誉不止于荣县,也泽被四川。
赵熙的书法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余中英说:“其书法,初出于颜(真卿)、赵(孟頫),中年以后端庄劲重,上追唐贤,不规规于一家者,盖由学问性情使然。至老年熔合六朝,秀逸朴厚,别具风格,一时风从。”曾进说:“先生书法,最初学颜、柳,嗣于苏、黄、米、赵诸帖无不习。1913年返荣县后转摹北碑,兼学欧、褚,前期作字,常有变化,不类一手,五十以后,焙成一格,时人称曰“赵派'。”陈声聪称其“书法最工,初为帖学,近小欧阳,后泛涉汉魏诸碑,于北魏之张猛龙,尤有入处,故所作峻整栗密,而又气骨森张,近百年间,罕有与并。”
从诸家介绍的情况再联系赵熙的墨迹可知,其书法经过长期临摹,且取法多方,绝不是那种朝学执笔暮言创造的泛泛之辈可比,也不同于那种向壁虚构侥幸得名的幸运艺匠。他在楷书方面长期临摹唐代和北魏经典,训练有素,然后在行书方面发而出之,取得了极高成就。由于功力精湛,又学养过人,遂能在一种总体风格之下随机变化,灵活洒脱。他的行书,从结字上看,主要是欧阳询、李邕、苏轼三家的综合;从笔法方面看,则来源甚广,不仅法乳唐宋,而且杂糅汉魏。他的行书最后形成了峻峭邃密的风格,包蕴多方而毫不杂沓,渊淳雅致又坚实深沉,既有个性,又有高度,既有夺目气势,又值得恒久品读,达到了功、性俱佳的境地。
赵熙的书法成就首先与他过人的禀赋有关。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二记赵熙诗有捷才:“近人赋诗之速者,樊山(樊增祥)、实甫(易顺鼎)外,有伯严(陈三立)、尧生(赵熙)。二人诗格不相同,与樊、易尤不相同,其为速则同。尝见伯严遇有燕集,于一夕间以七言律编赠坐客。尧生尝与韬庵、昀谷、余数人联句,往往占句独多。昀谷改官将之蜀,君成《竹枝词》三十首送行,专写入蜀山水自鄂渚至成都者。余爱之,请君书一横幅畀余,君立增首尾四诗为赠······次日见君,送行诗又增为六十首矣。”诗才如此,足证其心智超常,这是写好书法的内在条件。
阅读赵熙,笔者注意到他另外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它们或许促进了赵熙书法的成功,并留给我们重要启迪:一是勤奋过人。
赵熙出身贫寒,勤敏好学,17岁取秀才,24岁中举,25岁获进士,在科举中过关夺隘,这种顺利不是可以轻松地用“侥幸”二字给予解释的。顺利的背后可能有禀赋聪慧,但也必然有勤奋与毅力的支持。书法学习免不了重复的临池训练,需要平心静气地面对,需要凭借不同寻常的毅力长期维持。能不能走过这一关,是能否成功的基本条件。
赵熙的学生曾进回忆说:
“先生精力绝人,五十岁以后,能挺立悬腕作字四小时,中间不进烟茶,六十以后,一日曾为人书扇七十二事,且有书画并作,或缀以小诗。”保持这种持续作书、不知倦怠的状态,需要体力与意志的支持,是长期训练养成的,非唾手可得。
二是长期隐退。
赵熙自1914年(48岁)后即返回荣县故里,长期隐退,以讲学育人和诗词书画创作为生活内容,其间除一些短期出游外,基本处在一种富裕而稳定的乡居中,直到1948年(82岁)逝世。四川没有遭受日寇地面部队的入侵,使他免除了战乱戕害。他家藏图书数千卷,可以坐拥书城,同时,他开坛讲学,拥有众多门生晤对论学。“幸有文章名海内,愧无功德在人间”的诗句,正是赵熙一生无法立德立功故退而立言的自我写照。这种生活状态也许不足以成就惊天动地的社会事功,但是对他的艺文创作大有帮助,保证了时间的投入与心意的专注。自1921年后,他通过当地和成都的字画商鬻书,在彰显书艺的同时又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书法创作。
三是强调规矩。
赵熙的书法见解与前辈杨守敬有相似之处,如他强调学养的重要性,认为“书贵脱俗而有雅韵,故学书必先自读书始”;如他主张南北书各有所长,不同于康有为的一味尊魏卑唐;“凡天资颖者喜南书,挟胜气喜北书。南多工而北多拙。拙近古而工近今。各有长短,相济而不相非”。不过,赵熙的主张中另有一些独到的见解,比如他特别强调规矩的重要性:“凡事须从规矩始,规矩者中正之极也。”赵熙不仅是诗人、书法家,还是一位培养无数学子的教育家,他对书法规矩的强调可能与教学工作有关,也可能与他的个人喜好有关。强调规矩并践行自己的主张,成为他提升书艺的关钥-他的书法风雅中不逾规矩,动静得体,刚柔相济,功力与性情并美,使他成功地塑造出了自己的个性化书风形象。
赵熙,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在近代川渝传统文人中,乃一流大文人。他“工诗,善书,间亦作画。诗篇援笔立就,风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妇孺之口”。光绪十八年(25岁)高中进士,殿试列二等,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