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孙膑在他的年代是不是无敌的存在?

范西迪体育 2024-10-05 20:58:40

这个真不是!

孙膑只是个顶尖战术家,战略和权谋上均不属于顶级。

我们首先要给孙膑来个立场分析:

孙膑忠于田忌,这是因为田忌把他从庞涓的魔爪中救出来;但孙膑不忠于齐国和齐威王。

战略上,孙膑比不上同时代的战略家商鞅。且不说商鞅变法奠定了强秦基础,商鞅在移祸齐国上就极具战略眼光。

前354年,魏惠王伐赵,围邯郸;齐国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围魏救赵,桂陵之战擒获庞涓。秦国趁机出兵在元里大败魏师,夺取少梁,又派公子壮伐韩,占据上枳、安陵、山氏。楚国派景舍救赵,攻取魏国的睢水、 濊水。在三面受敌情况下,魏国仍扭转了局势,并攻破邯郸,前352年在襄陵大败齐、宋、卫联军。随后魏国与齐、赵讲和,国力仍鼎盛。

魏惠王意欲率诸侯朝见周天子,西图秦国。这时卫鞅向秦孝公献了“尊魏为王”之计,并亲赴魏国,主动向魏国服软,移祸齐、楚,以坐收渔翁之利。而魏王受其蛊惑,日益骄狂,还举行了逢泽之会,召宋、卫、邹、鲁及秦公子少官会盟,竟自行称王了;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在齐楚,忽视了秦国。

前342年,魏国攻韩,齐国以田忌、田朌为将,孙膑为军师,救援韩国。马陵之战爆发,孙膑在马陵道设伏,擒杀了庞涓和太子申,推翻了魏国的霸权,战术可谓精妙绝伦。但齐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得名多于得利;商鞅的秦国却是坐享其成,趁机攻打河西,以极少的代价取得更多的收益,这才是战略,战略上孙膑与商鞅差了十个田忌吧。

昔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秦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卫鞅谋于秦王曰:‘王何不使臣见魏王,则臣必请北魏矣。’秦王许诺。卫鞅见魏王,曰:‘大王之功大矣!令行于天下矣!所以十二诸侯,非宋、卫则邹、鲁、陈、蔡。此固大王之所以鞭棰使也,不足以王天下。不若北取燕,东伐齐,则赵必从矣;西取秦,南伐楚,则韩必从矣。大王有伐齐、楚之心,而从天下之志,则王业见矣。大王不如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魏王善之,故身广公宫,制丹衣,柱建九斿,从七星之旗。此天子位也,而魏王处之。于是齐、楚怒,诸侯奔齐,齐人伐魏,杀太子,覆其十万之军。是时,秦王拱手受河西之地。故卫鞅始与秦王计也,谋约不下席,而魏将已擒于齐矣;冲橹未施,而西河之外已入于秦矣。——《战国策、齐策五》

权谋上,孙膑在齐国将相之争中未能为田忌提供好计。齐威王时期,齐国政坛分成两派:相国邹忌主持内政改革,将军田忌主持军事,两派矛盾激化。邹忌是个权谋家,使用各种诡计暗害田忌。

为此,马陵战后,孙膑给田忌提了一个计策。

田忌为齐将,系梁太子申,禽庞涓。孙子谓田忌曰:“将军可以为大事乎?”田忌曰:“奈何?”孙子曰:“将军无解兵而入齐。使彼罢弊于先弱守于主。主者,循轶之途也,辖击摩车而相过。使彼罢弊先弱守于主,必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然后背太山,左济,右天唐,军重踵高宛,使轻车锐骑冲雍门。若是,则齐君可正,而成侯可走。不然,则将军不得入于齐矣。”田忌不听,果不入齐。——《战国策、齐策一》

简言之,孙膑是劝田忌造反哪,发兵逐邹忌,正齐君(至于怎么“正”……)。

田忌哪有这心这胆?即使有这心,你要政变,你的筹备工作做得如何了?你真以为赶走邹忌,控制齐君就OK了?齐威王可是一时雄主,你控制得了?田忌当然不听了。

但田忌对手邹忌却用权谋,把军功煊赫的田忌逐出齐国。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战国策、齐策一》

客观讲,公孙阅(公孙闬)出的主意并不高明,但齐威王信了。

齐威王怎么会信?这是邹忌抓住齐威王忌惮田忌军权过盛的心理。齐威王即使心知有假,该信还是要信的(齐威王搞掉田忌,两派失衡了,不久又搞掉邹忌,并扶植田婴)。

田忌靠着纵横家杜赫在楚国立足,直到齐威王去世才得以回齐,而孙膑也已不知去向了。

田忌亡齐而之楚,邹忌代之相。齐恐田忌欲以楚权复于齐,杜赫曰:“臣请为留楚。”谓楚王曰:“邹解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权复于齐也。王不如封田忌于江南,以示田忌之不返齐也,邹忌以齐厚事楚。田忌亡人也,而得封,必德王。若复于齐,必以齐事楚。此用二忌之道也。”楚果封之于江南。——《战国策、齐策一》 会威王卒,宣王立,知成侯卖田忌,乃复召田忌以为将。 ——《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

0 阅读:1

范西迪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