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第十八句: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这个应是第十七句,中间忽略了几句,这里还回到书中原来的顺序。)
这句说的是当初如果不是登上很高的地方向着远处看,谁又能知道江河会东流入海,知道那海洋深不可测。
这句说的是什么呢?眼界,或者是格局的大小,站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风景是完全不同的。
站在山脚下,只能看到触目所及的那一点点,别的地方都被挡着;站在山腰上,视野就会有所开阔,看到更多的东西;站在山顶,因为没有什么挡着自己,就能看到很远的地方。
也就是说,一个人所站立的高度,限定了他的眼界能够有多远,站在什么样的位置,决定了能够看到的风景是什么样的。
就像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他要关心的是军事、政治、文化、发展、外交等一系列国家大事;而一个在工厂打螺丝的人,他只需要关心螺丝打得够不够快,有没有钱给心爱的主播小姐姐刷飞机。
这就是所处的高度不同,所在的层次不一样,能关注的东西,看到的东西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比如很多人喊着杀上缅甸,打台湾,灭日本,干到美国本土去,为什么呢?因为这是站在他的位置能看到的唯一的解决办法。但是打了之后呢?因此带来的后果呢?带来的影响呢?这些他们是看不到的。
比如杀上缅甸,干翻那些人,以后谁为给国内那些有钱人贡献腰子?收复台湾,他们不会写简体字怎么办?灭了日本,谁去排核废水入海?打到美国,他们去那里寻找香甜的空气?真的是,太肤浅了……
当然了,我也高明不到哪里去,因为我这是这么认为的。这就是限于自身所处的位置,无法看到甚至是无法去想象其中的后果。
毕竟谁也不是普京大帝这样的性情中人,说打就打,结果呢?被西方国家拉入战争泥沼,国力逐渐被拖垮蚕食,至今尚且无法自拔。
他能预料到这样的后果吗?也许能,但是没有别的办法,也许只是性情使然,就是要跟西方国家硬刚。
假如我们现在去跟任何一方开战,以西方蛮夷对我们的仇视程度,那些狗东西肯定会明里暗里的全部出手,也许我们就是下一个俄罗斯,甚至再次引发世界大战也不是不可能。最后呢,以现在热武器的发展规模来看,受苦受难的一定是我们普通老百姓。
或者也可能是因为别的原因,这里妄自揣测,只是为了证明,所在的高度不同,看到的东西必定也是不一样的。
这就像一只困在井中的青蛙,它能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所以它就觉得这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什么原因呢?因为它的眼界,它的认知,它的思想,全部被局限在了井中。它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它看到的只有那些,已经认定了,认死了,如果你跟它说天比井口大,它肯定会骂你有病。
所以怎么办?把它从井中捞出来,啪啪啪使劲打它的脸,让它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这就回到了前些日子耳根在书中骂某些读者愚蠢这件事上了,一些读者根据一些不太合理的情节骂他没有逻辑,他就站在全局的角度骂那些人蠢笨,这就是因为自身所处角度不同从而产生的认知差异。
所以站的高度不同,所接触到的、看到的肯定是不一样的。
同样,一个人对一种技艺的了解程度,也决定了他在其中的位置,位置决定了高度,高度决定了眼界,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有的医生水平高,有的水平低;有的工匠技术高,有的工匠技术低;有的画家画得好,有的画家画得菜……各行各业,若是有了比较,皆是如此,这是由各自水平的高低决定的,也是自身所处的位置。
站在较低的位置,就很难看到比较高的位置所能看到的一切,除非可以再往上走两步。
就像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说的那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怎么说呢?高度决定眼界,所以想要看到更多的地方,看到更美的风景,不被眼前所局限,那就要把格局打开,到更高的地方去。
也许有时候并不是你缺少远见,只是因为你所处的位置,蒙蔽了你的双眼,让你什么都看不到。
那为什么不走出去,从井中跳出去,去学习,去探索,去拓宽自己的认知,增长自己的见识,去看一看,这个跟你以前的眼中不一样的那个世界。
这也是这本书所要说的,集韵增广,多见多闻,不就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