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第三十句,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穷人即便是住在闹市没人会去过问,富人纵然住在深山也有远亲来攀附。
字面上说的是,这人啊一旦没钱,谁也不抬举,住在闹市也没人愿意搭理他;人要是有了钱,哪怕是住在深山老林中,也有远方的亲戚登门攀关系。
往深了说,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嫌贫爱富的人,他们攀龙附凤,最喜欢趋炎附势。瞧不起穷人,擅于巴结有钱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势利眼。
先从字面来看:
穷人住在闹市无人问,富人住在深山有远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世俗中常常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高低,所以一个人虽然住在闹市,但是他没有钱,那就是没本事。没钱,没本事,那他就没有利用的价值。
又有一个人住在深山,他很有钱,赚了很多的钱,在很多人眼里,他就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哪怕他是贪污受贿坑蒙拐骗弄来的。
别急着否认,因为有很多人就是这样认为的,只要对方有钱,也可以笑贫不笑娼。
而凡是人穷,就是没能力,有钱,那就是有本事。甭管他怎么弄来的,只要有,那就是他的本事,人们只会夸他,称赞他脑子活,绝不会去贬低他。
按照这个逻辑往下说,那这句话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穷人,没钱,又没什么本事,理他做什么?万一他问我借钱呢?万一他给我找麻烦呢?万一他求我办事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必须远离他,鸟都不鸟他。
而富人就不一样了,必须要多跟他接触接触,也许能学到点什么呢?对方从牙缝里随便漏点出来,就够自己受用不尽了,或者是跟他在一起,肯定能多少捞点好处,占点便宜。
人家吃肉,自己跟着喝点汤也是好的。
所以穷人没人理,富人亲友多,嫌贫爱富的本质是什么?到这里就很明显了,冲着对方的本事,奔着对方的钱去的,于是就毕恭屈膝,尽力巴结,摇尾乞怜……
有钱人放个屁都是香的,那些吹捧有钱人的人们,不就是这样的吗?
进一步来说:
巴结有钱人,图的是对方的钱,嫌弃穷人,是因为对方没钱。
这个就是现实,那些去贴有钱人的人,基本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的。他们错了吗?也没错,因为这个有钱人说不定哪天心情好,还真有可能会施舍他一点残羹剩饭。
所以人穷气短没人理,富人身边亲友多,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人们看的不是这个人如何如何,看的是他的钱。
就像一个人一旦功能名就,就会有数不尽的亲戚朋友从某个不知道的犄角旮旯里忽然冒出来,而他在尚未发迹的时候,狗都不愿意理他,就是这么个道理。
一朝成名天下知,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请客的,攀亲戚的,借钱的,那是应有尽有。
这些人是什么?就是典型的势利眼,如果真的对他好,看好他,欣赏他,那在他穷困潦倒的时候,这些人又在哪里呢?估计看都懒得看他一眼。
而等到他再次落魄,踩他的肯定还是这些人。
这些人是什么心理呢?想的多是占点便宜,多捞点油水。就像朱之文,没成名的时候谁理他?而等到他成了名,又是借钱给村民又是修路建广场的,结果呢?反而落了一身骚,被人踹门欺负。
说远了,回归正题,这些人呢,说白了就是趋炎附势的势利小人,一看到身边的人发达了,就想着怎么扑上去咬一口。
可悲的是,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不管你接受不接受,这都是事实。
所以在我看来,这句的结论是:
穷人没有钱,就是没本事,人们会看不起你,富人有钱,人们就会像苍蝇一样往上凑。
道理就是这个道理,世俗之人,眼皮浅,嫌贫爱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庸俗,势力,爱金钱,爱美人,爱占便宜……
而我们需要认清的是,别人再有钱,赚得再多,那也是别人的,他不会把钱给你花,不会把女儿嫁给你,那为什么要去巴结他?凭什么就要高看他一眼?
其实不论贫穷还是富贵,大家同样生而为人,在生命个体上是平等的,本来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实在没有必要去给人家提鞋舔屁股。
只要不偷不抢,正正经经,日子过得心安理得,做好自己的事,拿属于自己的钱,就可以了。
要说有本事,有钱人就有本事吗?并不是这样的,比如尧舜,比如周公,比如孔子,比如屈原,比如王安石,比如范仲淹,比如辛弃疾,比如文天祥,比如毛主席,比如周总理,比如所有的革命先烈……
他们很有钱吗?并没有。他们有本事吗?谁提起来能不说上一句好的?而这些,才是他们的本事。
如果说有钱就是有本事,那圣人就是范蠡,就是沈万三,就是近代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就是李嘉诚马云那些人了,而事实上,他们并不是,他们只是商人,割百姓韭菜的商人。
就拿现在来说吧,有本事的是谁呢?是工人,农民,医生,警察,军人,老师,环卫工等等,是那些养活我们国家十几亿人口的无名英雄们。他们让我们能吃上饭,住上房子,睡好觉,给了我们一个相对好的生活环境。
他们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绝不是那些压榨工人血汗,割着农民韭菜,血食天下的蛀虫们,退休金一个月比打螺丝的工人要高好几倍的干部,
他们不是有本事,他们,是狗……
ps:关于增广贤文是一句一句写的,如果跟上文没接上,那是因为这边原创不给过,我懒得发,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公众号查看,公众号瓜田之上。
夜 醉美
是啊,深刻理解,但是学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