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其选举规模之大,堪比整个欧洲。本次大选从4月底开始投票,分七个阶段进行,周期之长引人注目。
漫长的选举周期也导致投票时间延宕至高温时期,这无疑增加了选举的难度。更引人注目的是,在整个投票期间,任何关于选情的民调和结果都被禁止发布。
印度规定,在6月1日所有地方投票截止之前,不允许有任何民调数据公布,旨在避免早期民调影响选举结果。例如,若某个阶段的选举提前公布民调结果,可能会影响到后续其他阶段的选举。因此,虽然在选举正式开始之前,各类媒体和研究机构会进行一些民调,但在选举期间,这类信息是被严格管控的。
执政党的优势与隐忧选举开始前的民调普遍看好印度人民党能够继续执政。例如,印度发展社会研究中心进行的民调显示,印度人民党过去执政表现获得了较多认可。
此外,印度人民党获得的政治现金也远超其他政党,是第二大政党的两倍之多。然而,即便拥有这些优势,印度人民党在选举过程中的一些行为却引发了争议。
例如,他们大肆炒作宗教议题,攻击少数群体,尤其是穆斯林群体。这种做法令人疑惑:如果胜券在握,为何还要采取如此激进的策略?这或许暗示着印度人民党并非对胜选充满信心,因此不惜一切代价来鼓动支持者。
2019年,印度人民党通过的农业自由化改革得罪了大量农民。在哈利亚纳邦和北方邦等农民人口众多的地区,印度人民党在2019年曾全票获胜,但这次,失去农民支持的他们恐怕难以复制辉煌。
此外,反对党也团结起来,组成了“印度联盟”,对印度人民党构成了更大的挑战。
需要指出的是,印度的选举并非直接投票选举总理,而是通过人民院选举产生政府。人民院选举产生的党派将决定政府的组成。
综合以上因素,尽管印度人民党很可能仍能获得过半票数,但要取得压倒性胜利,例如获得400个席位,恐怕不太现实。
选举模式的转变与“巴拉特”之名印度的543名议员由各自选区选出,议会中席位过半的政党或政党联盟将组建政府。近年来,印度的选举模式正逐渐向美国总统选举靠拢,候选人个人魅力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过去,政党赢得选举后推选总理;如今,候选人往往先确定,再由其带动选票,许多选民投票的依据并非仅仅是政党,而是候选人本身。例如,莫迪作为标志性人物,就能有效动员支持印度人民党的选民。
在2023年印度G20峰会期间,莫迪提议将印度改名为“巴拉特”引发热议。虽然宪法规定“印度”和“巴拉特”都是印度的官方名称,“印度”带有殖民色彩,而“巴拉特”则更具本土气息。
学者认为,更名举动体现了印度摆脱殖民色彩、恢复民族认同的诉求。“巴拉特”也与印度教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更为契合。
实际上,宪法认可这两个名称并无冲突;更名的真正动机在于反对党联盟名为“INDIA”(印度),莫迪政府选择使用“巴拉特”,更像是一种政治姿态,以彰显其传统文化立场。
印度宗教多元且复杂,有人戏称在印度创立新宗教最为容易。虽然各类信仰林立,但主要宗教仍以印度教(前身为婆罗门教)为主,占比约80%,其次是穆斯林(约13-14%),以及基督教、锡克教、耆那教和佛教等。
不同宗教的地域分布也存在差异,例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南部和东北部地区影响较大。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1951年至2011年间,印度教的比例从84.1%下降至79.8%,而穆斯林的比例则从9.8%上升至14.2%。
尽管印度教比例有所下降,但仍是印度最大的宗教。许多报道认为,莫迪代表了印度教信仰的复兴。
研究文献的核心观点认为,尽管印度教是主要宗教,但其信徒认为自身在政治和社会中的影响力仍不足。另一方面,穆斯林群体尽管人口众多,却在政治上被边缘化,未能充分受益于某些社会制度。
一些政治人物利用这种宗教和社会结构,以穆斯林人口问题来煽动选民情绪。例如,莫迪曾在竞选活动中公开贬低穆斯林,称其为“肮脏的群体”且生育过多,引发了穆斯林群体的强烈恐惧。
穆斯林群体的担忧与恐慌“我们能去哪里呢?这就是我的国家,我能去哪里呢?”一位穆斯林朋友的哭诉,揭示了印度穆斯林群体当前的困境。一些穆斯林朋友和学者认为,尽管当前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容乐观,但现状依然令人担忧。
印度人民党曾发布报告称穆斯林人口增长过快,而印度教人口正在减少。虽然这种说法在民间也有一定市场,但它引发了广泛的恐慌。
对话中反映出,一些人认为穆斯林可以拥有多名妻子和众多子女,这使得一些印度教徒担心未来他们可能会被穆斯林取代。这种恐慌在印度教和穆斯林两个宗教派系之间造成了一种持续的紧张状态。自从莫迪总理领导的人民党上台以来,他们的一些极端言论和行为也引发了针对穆斯林的争议。这背后不仅是宗教人口比例和政治影响力的问题,更是一种宗教信仰之间的博弈。
要理解印度的宗教紧张局势,必须回顾印度的政党政治发展历程。印度曾经长期由国大党主导,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并实施过土地改革和计划经济等举措。
因此,国大党的政治基础在于中立和平衡。然而,印度人民党通过炒作种族和宗教议题,成功动摇了国大党的统治,形成了两党对立的局面。
他们获得了印度志愿团等组织的强大社会动员支持,从而最终取代了国大党。
事实上,印度教徒普遍具有较强的宗教认同。生活在一个多宗教国家的环境中,人民党利用宗教作为意识形态基础划分选民,正是利用了这种天然的土壤。
然而,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1980年代以后。在此之前,像印度大赛会这样的极端组织在政治上几乎没有影响力,但后来通过炒作诸如寺庙之争等议题,他们迅速崛起,改变了印度的政治版图。
从底层逻辑上来说,印度人民党利用宗教替代了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改变了政治游戏规则。他们在社交媒体上不断炒作穆斯林问题,宣称国大党上台会让穆斯林成为“第一公民”,骑在印度教徒头上。这种策略至今仍在使用,不断动员选民支持印度人民党。
印度的世俗主义本应确保国家不偏袒任何宗教,但实际上,这一理想并未完全实现,导致了当前的复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