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水师沉重地打击清军旧式水师,迫使清政府部分执掌军政大权的官员寻求购买西洋炮船来镇压太平天国水师。同治元年正月二十九日(1862年2月27日),总理衙门委托江海关总税务司英籍人员李泰国到英国用白银80万两购头“北京”、“中国”、“厦门”、“广东”、“天津”、“江苏”、“穆克德恩”号等中号兵船3艘、小号兵船4艘,并雇佣600多名英国水兵,建立海军,美其名称“中英联合舰队”,实际上该舰队指挥权掌握在英国人手中。

同治二年五月二四日(1863年7月9日)舰艇到华,分别改名为“金台”、“一统”、“广万”、“百粤”、“三卫”、“镇吴”、“得胜”号,并以长江水师武员分统各船。不久又以武职大员为汉总统,阿思本(英籍海军上校)为副总统。同治二年八月初六(1863年9月18日)阿思本率舰队驶抵天津。因阿思本不听号令,李鸿章以“金陵垂克,勿庸外国兵船助剿”为由,疏请所购7船令阿思本驾驶回英国,变价出售。清廷于九月十三日(10月25日)下令所雇佣600多名英国水兵一律遣散。
司令 诺尔·阿思本(英),同治元年六月(1862年7月)聘
副司令 伯哥尼(英),同治元年六月(1862年7月)聘,总兵衔
总统 蔡国祥,巡湖营提督、记名总兵,同治二年五月二十四日(1863年7月9日)任
帮统 诺尔·阿思本(英),同治二年五月二十四日(1863年7月9日)任聘,同治二年八月初六(1863年9月18日)解聘

“中国”炮船,到华后改称“一统”
舰长 诺尔·阿思本(英),同治元年六月(1862年7月)兼,同治二年八月初六(1863年9月18日)解聘
管带 盛永清,副将衔参将,同治二年五月二十四日(1863年7月9日)任
“北京”炮船,到华后改称“金台”
舰长 伯哥尼(英),同治元年六月(1862年7月)聘,同治二年八月初六(1863年9月18日)解聘
管带 袁俊,参将,同治二年五月二十四日(1863年7月9日)任

“厦门”炮船,到华后改称“广万”,后又改名“广寿”
舰长 赛维(英),同治元年六月(1862年7月)聘,同治二年八月初六(1863年9月18日)解聘
管带 欧阳芳,参将衔游击,同治二年五月二十四日(1863年7月9日)任
“江苏”炮船,到华后改称“镇吴”
舰长 法贝斯(英),同治元年六月(1862年7月)聘,同治二年八月初六(1863年9月18日)解聘
管带 邓秀枝,参将衔游击,同治二年五月二十四日(1863年7月9日)任

“广东”炮船,到华后改称“百粤”
管带 周文祥,参将衔游击,同治二年五月二十四日(1863年7月9日)任
“天津”炮船,到华后改称“三卫”
管带 蔡国禧,参将衔游击,同治二年五月二十四日(1863年7月9日)任
“奉天” 炮船,原名“穆克德恩”,到华后改称“得胜”
管带 郭得山,游击衔都司,同治二年五月二十四日(1863年7月9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