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洛阳野生动物园征地拆迁,西朱村一户村民迁葬祖坟时遇到了怪事,铲挖之处,要么硬如铁石,要么土色异常。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专家赶来:“这是五花土,正是古墓葬的标志性土层”。就这样,一座全长超过50米“甲”字形大墓重见天日,揭开了一位帝王的“至暗时刻”。

勘探结果显示,这座大墓墓道东西长33.9米,宽约9米,完全遵循曹魏时期“不封不树”的薄葬制度,地表无封土,与东汉帝王陵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墓葬的规格逐渐清晰:前室为横列式拱券顶,后室呈方形,墓壁残留瑞兽与祥云壁画,因历代盗掘,墓室损毁,文物流失,但出土的记录着陪葬品名称与数量的300余枚刻铭石牌,佐证了者座大墓昔日是何等的豪奢。

其中“银鸠车一”(鸠车,是古代的玩具车,“五岁有鸠车之乐,七岁有竹马之欢。”)“七钿蔽结”(蔽结是魏晋时流行的假髻。史料记载:“长公主、公主见会,太平髻,七[金奠]蔽髻”,七奠蔽结,应是公主的假髻)等字样,暗示墓主人是一位拥有皇室身份的儿童。
将墓室中的种种线索与史料记载相印证,人们推测,这墓葬是魏明帝为早夭爱女曹淑建造的墓葬。顾看大墓,翻看史书,专家们感叹:“这或许是一个父亲所能做到的极致。”
爱她,就给她超礼仪的丧仪曹淑是魏明帝曹叡的爱女。魏明帝在继位的那一年,失去了自己二儿子曹冏,当上皇帝的第三年,皇子曹礼、曹穆又先后去世。而玉雪可爱小公主的出生,抚慰了一位孤独帝王的心。然而,命运弄人,曹淑尚未满月就骤然死去,这成了压崩曹叡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棵稻草。
伤心欲绝的曹叡追封爱女为平原公主,谥为懿,破格为她缝制官服,并安排文武百官为她穿丧衣,早晚到其棺前哀哭。不仅如此,曹叡还表态要前往墓地,亲自为爱女送葬。

皇帝的行为,遭到群臣反对。但魏明帝丝毫不放在心上,正如祭文所描述:“号之不应,听之莫聆。帝用吁嗟,呜咽失声。呜呼哀哉!”可见,曹淑入土时,曹叡果真亲自把棺柩送到墓地……
爱她,就给她超规格的墓葬
为了让爱女在另一个世界过上无忧生活,曹叡无视大臣们的谏言,按帝王规格为爱女修建陵墓。这座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古墓,规模出奇的庞大。不仅土圹长度惊人,墓葬口部距墓底深约12米,有七层台阶直通墓室。墓室土圹近长方形,东西长约18米,南北宽13.5米。的形制是曹魏皇室墓葬的缩影。其东西朝向的墓道、砖券多室结构,与曹操高陵、曹休墓等一脉相承,但规模远超普通贵族墓。虽损毁严重,但前室砖壁上依稀留有壁画的痕迹,其中有祥云、宴饮等图案,无一不彰显墓主人非凡的地位。

虽然墓葬被盗严重,仍从中出土大量文物,其中有土陶器、铁器、铜器、漆木器和玉器。在所有出土文物中,琥珀小儿骑羊串饰堪称灵魂所在。这件以波罗的海血珀雕刻的饰品,刻画了一名梳齐刘海、身着花纹坎肩的男童骑羊形象,羊背上的孩童双手执角,目视前方,线条流畅如生。考古学家回忆,发现它时,“阳光透过墓室的裂缝洒在琥珀上,仿佛能看见曹叡亲手将它放入棺中的场景”。
这些精心挑选的随葬品,是帝王以父之名,为女儿构筑的另一种人生。
爱她,就给她超缱绻的哀思为了表达为父的哀思,曹叡请当时名士共同为自己的爱女书写悼文。因为时间久远,这些文字大多已湮灭,但天下第一流的文学家曹植的诔文(即祭文)却流传了下来。
曹植是曹叡的叔父,也曾经历女儿夭折,对曹叡丧女之痛自然感同身受。于是他写下的《平原懿公主诔》格外动情:“何图奄忽,罹天之殃。魂神迁移,精爽翱翔。号之不应,听之莫聆;帝用吁嗟,呜咽失声……”父亲对女儿的款款深情流淌在文字中,令人动容。

此外,曹植的文字,也与人们发现的曹淑墓有所印证。“爰构玄宫,玉石交连;朱房皓璧,皓曜电鲜”,也许描述的正是人们面前的墓室。
爱她,就给她超体贴的依靠魏明帝不但为爱女修造了豪华气派的地下宫殿,随葬了各种公主还没来得及玩的玩具、尚不能佩戴的首饰,甚至还给她安排了一位夫君,试图在幽冥世界中为女儿寻得庇护。这个小男孩,就是甄黄。曹叡将夭折的女儿与母亲甄氏早逝的堂孙甄黄合葬,并追封甄黄为平原侯,墓室中并排放置的两具棺木痕迹,印证了史书中的“冥婚”记载。而曹植的祭文中,也有文字印证:“长埏缮修,神闺启扉;二柩并降,双魂孰依”……
更耐人寻味的是,魏明帝将自己的陵墓选址于万安山北麓,与曹淑墓仅距405米,两墓与曹魏祭天圜丘、汉魏洛阳城太极殿构成精准的直角布局,这种地理呼应,暗含“父女相依”的深意。七年后,魏明帝去世,葬入墓中,即便在幽冥世界,也要守护最珍视的孩子。

小小的女孩虽然早早离去,身边却有母舅家的“郎君”陪伴以及父亲的怀抱,想必,小小的女孩在幽暗的世界中,也并不会害怕吧。

既有帝王之爱的霸道彰显,也有的父亲深情的隐秘表达,曹淑小公主的墓葬中,涌动着一位帝王人父的爱意。那为什么魏明帝如此偏爱呢?
这种偏爱,或许源于曹淑是他唯一存世的血脉,亦或是他在权力漩涡中唯一能肆意流露的柔软。

魏明帝曹叡作为曹魏政权第二代君主,虽常被置于祖父武帝曹操、父亲文帝曹丕的光环之下,实则堪称深藏韬略的守成之主。这位二十二岁践祚的年轻帝王,在宗室盘根错节的权力网络与门阀士族汹涌的政治暗流之间,展现出刚柔并济的政治智慧。通过精妙的制衡之术,他不仅巩固了皇权中枢的绝对权威,更将那位年长自己两轮有余、以"狼顾之相"著称的谋略大家司马懿,始终牢牢钳制于股掌之间。后世史家常以"仲达命劫"戏称这对君臣关系,足见曹叡驭臣之术的高妙绝伦。
不过,霸道总裁背后,却有明显的情感缺失。
曹叡自幼丧母,父亲曹丕对他疏于关怀,甚至因生母甄宓之死留下心结。甄宓被曹丕赐死后,曹叡一生未敢公开祭奠。可爱的女儿,弥魏明帝亲情的缺失。而女儿死后,唯有通过女儿之墓,悄然缝合历史的伤口。
曹淑墓的发掘,不仅填补了曹魏帝陵研究的空白,更让史书中冰冷的谥号“平原懿公主”有了血肉。那枚琥珀小儿骑羊串饰,或许是曹叡随身佩戴的旧物,又或是他想象中女儿长大后的模样。当我们在洛阳博物馆的展柜前驻足,看到的不仅是工艺的巅峰,更是一个父亲在权力漩涡中难得的柔软瞬间。历史长河滔滔,唯有爱与遗憾,永不湮灭。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