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以胖为美”吗?真实的杨贵妃,其实非常胖?

古今的多少事 2024-12-05 09:12:44
全文共955个字,阅读时间预计5分钟。阅读此文前,恳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及时带来更新提示。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以其开放包容的文化、繁荣的经济而著称,而且影响力甚远。

在众多关于唐朝的文化描述中,有一个独特的观点常常被人提及,那就是“唐朝以胖为美”。这个说法是否真实存在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唐代女子艺术形象

唐朝时期的中国社会开放包容,文化交流广泛,这种社会风气也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

唐代的艺术作品和文献记载展示了当时的审美多样性,女性形象既有丰腴的,也有纤瘦的。

唐诗和其他文学作品中,对于女性美的描述往往强调了肌肤胜雪、眉目如画等特点,而不仅仅是体态丰满。

例如,白居易的诗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描绘了杨贵妃沐浴的场景,强调了她的皮肤细腻光滑。

唐代壁画、雕塑和其他艺术品中的女性形象,确实展现了丰腴的体态,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都以此为唯一的美学标准。

这些艺术作品,可能更多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老百姓对富足生活的赞美。

以胖为美?

有专家指出,唐朝虽然有“以胖为美”的说法,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实际上,唐朝的审美观念是多元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阶层,可能有不同的偏好。

此外,所谓的“胖”在当时可能指的是健康、富态,而非现代意义上的肥胖。

具体来看,唐初,即高宗以前偏向修长清瘦;高宗到玄宗前期,由清瘦逐渐向丰硕过渡;玄宗开元盛世时期,丰腴之美盛行;天宝以后略显臃肿;到唐末五代又回归到清瘦。

就算“以胖为美”是真的,盛唐时期的美女也有一定标准。具体来说,是体态丰腴、凹凸有致、身体健硕、肌肤白嫩、面相宽广、下巴圆润,尽显雍容华贵、丰腴秾丽之气。

故而,唐代的审美非越胖越美,也与现代意义上有赘肉的、不健康的胖不同。

独特审美观的成因

唐朝“以胖为美”的独特审美观,与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唐朝经济发展,达到了封建王朝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与唐朝皇帝的励精图治分不开。

当时,与唐朝相互往来的国家,达到一百三十多个,在对外交流中引进了新的作物品种,扩大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这些政策和措施,都促使了经济的发展。有了强大的物质生存的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活也越来越富裕。

文化碰撞间产生这种奇特的审美,倒也不足为奇了。

各位读者朋友,你欣赏的来“肥美”吗?

0 阅读:10

古今的多少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