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最后一次乘专机是在十年动荡期间。1967年,武汉地区事态严峻,这让毛泽东忧心忡忡,焦虑不安。7月13日,为阻止林彪、江青一伙在武汉揪所谓的“军内一小撮”,毛泽东在中南海对周恩来说:“走,到武汉去,保陈再道去。”
当晚,毛泽东就登上专列,开始了“文革”后的第一次外出。7月14日上午,毛泽东的专列到达武汉。那天,他住在东湖宾馆的梅岭1号,周恩来住在百花1号,公安部部长谢富治、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王力住在百花2号。为了工作方便和安全方面不出意外,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政委钟汉华也搬到了东湖宾馆。
7月20日,武汉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七二○”事件,“百万雄师”的人冲进东湖宾馆百花2号,带走中央文革小组的王力并将其打伤。林彪、江青得到王力挨打的消息后,经过周密的策划,联名写信给毛泽东,把王力挨打事件渲染成“陈再道发动兵变”,并危言耸听地说:“毛主席的安全受到威胁,要及早转移。”
7月21日晨,毛泽东的随行人员都接到通知,随毛泽东去武汉王家墩机场。杨成武后来回忆说,快到机场时,毛主席才决定坐空军的飞机。上午9时许,随行人员跟着毛泽东的车来到了机场,这才发现机场的气氛很紧张,十几名干部战士正守卫着一架尾翼编号为232号的伊尔-18型专机,奉命不允许任何人接近专机。一位执勤干部说:“没有武空司令员和政委的命令,谁也不准动这架飞机!”杨成武说:“我是代总长杨成武,给你们司令员的命令是我下的!”
这时,毛泽东已下车朝飞机走来。杨成武说:“你们看,伟大领袖毛主席要坐这架飞机!”战士们这才将舷梯推过来。杨成武引导毛泽东先行登机,随后,随行人员也一并登机。毛泽东登上飞机落座后,机组还不知道飞行的目的地,机长王进忠问杨成武:“首长,往哪个方向飞?”还未等杨成武回答,就听到毛泽东说:“先飞起来!”
随行摄影师钱嗣杰回忆说:7月21日上午9时30分,飞机轰鸣着从武汉的一机场起飞,但飞机上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这架飞机要飞往何处。他补充说,这很像主席的专列从北京出发时,我们这些随行人员并不知道主席的专列要驶向哪里。过了10分钟左右,听代总长杨成武说,此次飞行的目的地是上海虹桥机场。
据专机机长回忆:上午11时,飞机安全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我将飞机滑到停机坪,刹车和摆平尾轮的惯性把毛主席从沉思默想中惊醒。他侧过头,望了望窗外,很惊诧地问道:“落地了吗?”“是,主席!”站在机舱门口的毛主席一扫机上的倦意和烦闷,他神采奕奕、步履矫健地走下舷梯,同张春桥带来的几个人握手。接着,毛主席转过身,用眼睛搜寻着我们机组同志。于是我们快步上前,握住他那温暖的大手。主席握着我的手高兴地说:“还是飞机快呀,比火车快多了嘛!什么时候火车也能有飞机的长腿就好啦。”毛主席依旧是那样幽默,那样风趣。他再次向我们挥挥手,转身进入一辆黑色小轿车离去了。
这是毛泽东一生中最后一次乘坐飞机。
随着空军装备建设的不断发展,老式的运输机逐渐退出专机序列,但大都转到飞行部队继续服役。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些老式运输机才开始逐渐退役。
20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昌平大汤山脚下,中国第一座航空博物馆建立。该馆属于空军装备部,是亚洲最大、全国唯一的航空专业博物馆。该馆目前收藏有148个型号的336架飞机。馆藏主要来自空军调拨、与国外博物馆交换以及私人捐赠等。
2014年,中国航空博物馆106架老飞机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意味着,在馆藏飞机文物中近三分之一成了“国宝”,其中包括毛泽东曾乘坐过的里-2、伊尔-14、伊尔-18等专机,均已成为镇馆之宝。
如今,毛泽东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乘坐的空军专机,以及乘坐次数最多的那架伊尔-14专机,都默默地静卧在中国航空博物馆伟人座机展区,透过时代的风云,继续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欢迎订阅《党史博览》,呈现更多优质好文(微信公众号搜索“党史博览”
https://mmbizurl.cn/s/s391U0jQO)
本文为《党史博览》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