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骨灰级的游戏玩家中,一定有人玩过一款很经典的游戏,那就是《红警2》。熟悉的朋友都还记得里面的一个兵种,那就是辐射工兵,这个兵种的特点是面对敌人时,会引爆身上的小型核武器,爆炸后辐射工兵不仅与周围敌人同归于尽,还能制造出一片核污染地带,经过这片区域的任何部队都会持续掉血,其威力一直是该游戏步兵中令人谈之色变的一个兵种。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这并不只是游戏,在上世纪冷战期间,西德就真的有这样的一支部队。而这支部队建立的目的就是在必要的时候牺牲掉西德,令西德整个成为一片废墟!
回到当年那个剑拔弩张的时代。冷战的爆发,一直是悬在人类头顶上的一柄剑。随着局势的不断加剧,双方在军事力量上不断加大投入,已经愈演愈烈。但由于举国体制的优势,双方在地面常规力量上的对比上,苏联开始逐渐占据了上风,而且优势差距还越来越大。
当时苏军仅陆军就拥有五万多辆坦克,并且坦克性能也已经超越西方坦克,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苏军就将大量坦克陈兵在柏林,曾有人预言,在这样巨大的钢铁洪流下,占领整个西欧也仅需要一星期的时间。
固然双方都有核制衡,但毕竟战争这个东西是有着巨大的偶然因素的。如之前的小小的查理检查站一场冲突,就曾差一点就酿造了三战的爆发。而一旦战争爆发,美国甚至可能都来不及做出反应,西欧就已经被迅速推平。所以当时的北约,一直是提心吊胆,随时担心华约这股铁流会碾压过来的。
在上个世纪整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华约在传统地面部队上的战力和规模都对北约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随着米格系列的出现,甚至连空军也不落下风。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忧心忡忡的北约开始制定了一个名为绊线防御(Tripwire Defense)的计划。
常规力量自然无法完成这样的防御,于是,一个可怕的核绊索(Nuclear Tripwire)战术被提了出来。就是以处于战端最前沿的整个西德领土为第一战场,当华约部队越过边境后,部署于西德内的北约部队就以各种形式的战术核武开始不断打击,并逐层实施退却作战,逐次消灭华约部队,以整个西德国土成为核废墟的代价,边打边退,直到全部消灭华约入侵部队为止。
当年的核火箭筒
在这个战略思想下,各种形式的战术核武被不断装备到北约驻西德的部队里,铁幕刚刚降临时,由于核武器的巨大威力,早期的核武万用理论就已经对所有的武器的核可能都进行过尝试,包括核火箭弹、核迫击炮,甚至还有核飞机、核火车等等,而这些小型化核武器就是要用于抵御苏军钢铁洪流的攻击。
不过实验证明,这些武器大多不理想,比如核火箭筒,这虽然已经能做到从无后座力炮发射,但最大射程由于过低,在爆炸范围内,没有防护的人员几乎必然受到伤害,当时这类的武器还包括有核火箭筒、核炮弹、核战术导弹等各种小型核武器,以“北约共有核武器”的方式由西德接收和部署,其中也包含了200枚核地面爆炸装置。
这里主要介绍下上面所说的所谓的核地面爆炸装置,简称ADM,英文名称是:Atomic Demolition Munition,德文名称是:Atomare Bodensprengkörper,在德国的军事术语中指的就是核地雷。德国装备的ADM分别有ADM和SADM(Special Atomic Demolition Munition)两种,当时德国持有的ADM爆炸当量为0.2KT到45KT。这是冷战期间的一个恐怖产物。
当年的核地雷
而有一支特种部队,就是专门负责这些核地雷的!更讽刺的是,部队成员也都是西德人。看得出,西德依然在为发动了二战而继续在付出代价。
由于北约当时主要是出于防御的目的,这些地雷在计划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为了这些核地雷的使用,北约专门在西德成立了这支特种部队,名叫特种封锁工兵,是当时冷战期间西德军队中一支极为特殊的部队,这支部队不仅仅是负责单纯的普通工兵作业,而且也是这个绊线作战计划中的重要执行单位。
那么这些核地雷的威力到底有多大?让我们看看下面的资料。
当年部署在西德的核地雷威力
从上面可以看到,威力最大的Y4 型核地雷,爆炸当量高达8000吨,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让我们看看当年投放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的当量,分别为12000吨和21000吨。而仅投放在广岛的1万2千吨的“小男孩”,当日就造成能计数的死者8.8万人,近 5万余人直接失踪,后续在核放射中被波及而痛苦和缓慢地走向死亡的更是不计其数。
而这些核地雷,即便是一枚2000 吨当量的核地雷爆炸一次,爆炸威力可以轻易摧毁或伤害周围半径200米范围内的所有重型坦克,半径300米范围内的所有装甲运输车辆以及950米范围内的所有暴露的人员。打个比方,如果苏军装甲部队在一条宽3公里的战线发起正面攻击时,仅一枚核地雷一次爆炸就可以立即摧毁掉这支部队12%的坦克和17% 的装甲车。
爆炸还能造成巨大的地形障碍,这对机械化部队的推进是致命的。根据试验,一枚威力相当于一万吨 TNT的核地雷在爆炸时,能够造成一个直径90米深20米的大弹坑。这对任何地面机械化部队来说,都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天堑。可以想见,多颗这样的地雷爆炸,部队的推进一定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更关键的是,克服放射性污染比处理弹坑本身还更具难度。这些地雷还会导致爆炸区域受到大面积的辐射污染。核地雷爆炸后,90% 以上的放射性物质会留在弹坑周围的土壤中,5%的放射性物质会以尘埃的形式散落,形成一个污染地带。如在有风的情况下,核地雷的这些污染落尘区最远可影响十多公里。即便使用车辆迅速穿越这些地带,但对人员来说依然非常危险。
最初西德军队接收了200枚核地雷,但北约依然感觉不够,到裁撤前时的规模已经达到372枚。并早早设定好了每一处埋设点,不仅是边境,也包括纵深,甚至在德国与比利时和荷兰的边境也有。所有各大城市的交通要道和重要设施都建造好了爆点。
可以看到,这确实是一个很可怕,但也很可行的计划,但昂贵的代价就是牺牲掉整个西德,长达数十年的核污染将让这片工业化相当发达的土地成为一片不毛之地。不知道一直坚定认为大德意志帝国是最优秀的国家,日耳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发动这场战争,最后也间接导致了这个冷战格局的希特勒如果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回到这个计划中,当时北约的大部分核地雷都部署在西德境内。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在相邻的荷兰和比利时也有相应的部署和存放。其中也包括一些核火箭筒、核炮弹等战术核武,这些核武器主要目的就是担心华约部队一旦不顾一切推进的时候,能够继续发挥作用。
看得出,在计划中,必要的时候荷兰和比利时也被划到了牺牲之列。
由于这些武器的可怕性,北约军方在管理方面极为严格。在北约的术语中,这些核武的储存设施被称为特殊弹药场(SAS)。规定武器必须储存在不下于一个团兵力保卫的军事基地里,西德的基地分别是:Lahn 和 Liebenau。 这些基地被扩建成了一个无比坚固的堡垒。基地任何通道都有双层铁栅栏防护。在基地周边地区,建立了密集的瞭望塔,瞭望塔上24小时必须有人值守。
同时,增派的巡逻队巡逻次数也是一小时一班,是普通基地的数倍,并且如有可疑分子靠近有当场击毙的特权。基本可以说做到了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地步。同时在平时,也只有美军才有特权进入内部关键区域。
这些武器的运输也规定必须通过空军进行。美军第22航空支队就为此专门配属给了第59军械旅,负责武器的转移或运送。由于飞机的意外因素较多,所以该部队都使用当时性能较为可靠的大型双旋翼“支奴干”CH-47直升机。而到达目的地后,通常这些直升机会直接降落在仓库内部的安全区域内。
从上我们可以看到,北约对这些武器管理的精细和严密到了什么程度!
如核炮弹和核火箭筒的培训,就只能由西德联邦国防军专门设立的特种炮兵排进行。而核地雷的管理和使用只能经过专家团同意后才能进行拍板。为此,联邦国防军第一军于1970年在明登建立了100号特种作战封锁部队。同时荷兰陆军也组建了一支这样的部队,取名为第111特种封锁部队。
1989年出版的德军编制表
根据查到的资料,1970年,西德第一军军属工兵司令部正式组建了第100直属特种封锁排,部队任务就是在战前将核地雷部署到计划的区域。由于这个任务的特殊性,这支部队的规模很小,仅为排级规模,但部队级别很高,直接辖于军属工兵司令部,连排长都是校官级别。西德在上世纪70年代组建过以下几个这类的特种封锁排:
第100特种封锁排,编制于第1军第1工兵司令部(Spezial-Sperrzug 100)
第200特种封锁排,编制于第2军第2工兵司令部(Spezial-Sperrzug 200)
第300特种封锁排,编制于第3军第3工兵司令部(Spezial-Sperrzug 300)
第600特种封锁排,编制于石-荷领土司令部第60工兵团(Spezial-Sperrzug 600)
而其中最早建立的第100特种封锁排,随着戈尔巴乔夫的上台,冷战开始缓和。在1986年核裁撤谈判后,最后该部队于当年7月1日解除了这个特殊任务,转为110工兵营的一个普通正规连。
当时德军配置的手提式核地雷
在当年的冷战期间,这一直就如同悬挂在西德人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旦消息泄露,会让无数人处于惶恐和不安之中,整个西德必然混乱。所以,北约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守着这个秘密,也所幸的是,在那几次危机中,美苏双方领导人都保持了克制,没有让事态恶化到那一步,不过也引发了无数风波。
上世纪60年代,古巴危机刚刚结束不久,面对越来越紧张的局势,西德陆军就接收了第一批200枚ADM,开始准备在边境制造一个核地雷带,为对面随时可能跨越边境的华约部队在第一时间送上一份“大礼“。不过苏联情报部门克格勃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就截获了这份情报,苏方立即对西德进行了强烈的外交抗议,指责西方正在试图用核武制造一场人类灾难。
对此西德官方当然是矢口否认,表示没有任何有关部署核地雷带的计划。1965年1月西德联邦议会还小心地特意发表了一个声明:“......德国没有一枚核地雷正在使用。没有核地雷场,没有核地雷带,也没有计划,联邦政府也完全无意制定这样的计划”
波恩的知名报社“General-Anzeiger”还于1965年3月24日刊登了一份头版,主标题就是:在和平时期西德不存在核地雷带。
当年波恩媒体有关此事的报道版面
苏联人当然不会相信这些,随后就把这个信息捅了出去,顿时引发了东德边境和西德人民巨大的恐慌和责难,在汹汹的压力下,到了5月,当时的西德国防部长冯·哈塞尔不得不到达两德边境公开发布了一封致东德人民的公开信。
信中声明:“德国联邦国防军既没有核武器,也没有所谓的“核子地雷”。我来到这个所谓的“核地雷带”,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当然此时西德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迫于来自各方的压力,来自苏联这个战争怪兽的压力自不必多说,但背后的靠山北约他们更是得罪不起,再加上德国民众汹汹的责难。所以只能极力掩盖联邦德国已经拥有核武的事实,不过在北约的压力下,背后的核地雷的计划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只是小心了许多。
西德国防部长冯·哈塞尔
不得不成为战争的炮灰,这或许就是一个战败国最大的悲哀。最后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可怕的计划的消失过程。
其实这个牺牲掉德国的计划在德国高层一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这些有识之士认为这种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行为毫不可取,同时从民族感情来说,他们也无法接受这种战败后就随意被牺牲的现实。如1969年赫尔穆特·施密特在就任典礼上就曾愤怒地表示:“任何核战的爆发,都只会最先消灭掉大多数的德国人民”。
此公也言出必行,在上任后就立即开始与美国当时的国防部长梅尔文·莱尔德不断进行协调和谈判,态度强硬,目的就是希望取消核地雷在西德的部署,通过不懈的努力,后来终于从北约得到了“未经所有国家的同意,不得使用这些战术核武器”的保证。
赫尔穆特·施密特
时间再次来到1973年10月23日,事情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德国ADM行动限制”条例终于颁布,其对于北约在西德使用这些战术核武的约束进一步加强,这后来也在1974年4月西德总理勃兰特与美国总统尼克松往来的机密信件中得到确认,其条例声明了“德国的四不原则”,内容为:
1.德国边境不会有核地雷带,
2.不预先下放核武使用权给部队,
3.不能保护平民就不会有军事计划,
4.平时不准备部署核弹使用的爆室或竖井,
这对于西德人民来说,可以说算是松了一口气!剑虽然还悬在头顶,但握剑柄的人毕竟已经受到了限制!
到了上世纪80年代,苏联对西方态度开始缓和,更随着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不断伸出的橄榄枝,冷战严峻局势的逐渐缓解,三战的危机越来越远,1983年,北约核计划小组会议在加拿大蒙特贝罗举行。决定到1988年从欧洲撤回1400枚核弹头。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这些负责核地雷的工兵特种封锁部队也被陆续整编并消失,直到1986年,作为裁军谈判的结果,最后一枚核地雷被移出德国本土。从此在德国和西欧的土地上,再也不存在任何一枚核地雷。
一直有科学家认为,人类文明其实早在几亿年前就在这个星球存在过,但最终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走向了毁灭。而今天只有短短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人类,就已经快速发展到能够再次毁灭自己的地步,而核武,可能正是导致我们这个文明毁灭的重要催化剂。
我们已经知道的是,人类能走到今天,真的不容易!但悲哀的是,虽然谁都知道,这不会有赢家,但高级生物的基因中就主要存在的是互不信任,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谁都不愿放弃!人类的历史也许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不断在毁灭中轮回。
人性这个东西,还决定了有一部分人永远不会在意生命的伟大,他们也永远会忽视生命形成过程中时间的长度和形成过程的艰辛!也许,下一次的毁灭,我们的进化同样只能再次从单细胞开始,再次重温那个漫长和黑暗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