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肿的病根找到了!中医告诉你真相,一个经典方剂,便宜又好用

苹果谈健康 2024-11-23 08:42:53

大家好,我是中医路医生。

囊肿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疾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似乎有所上升。在中医理论中,囊肿被认为是痰湿和瘀血相互交织形成的病理产物。痰湿和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脾虚,二是阳气不足。

脾虚会导致身体的运化功能减弱,水湿代谢失衡,长期积累可能转化为痰湿。痰湿的黏腻特性会阻碍气血流通,进而导致血瘀。当痰湿和瘀血在某个部位积聚,就可能形成包块。而阳气不足则无法有效温化水液,也可能导致湿气积聚转化为痰湿。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脏腑功能逐渐衰退,脾胃功能减弱,运化能力下降。如果在饮食上不加节制,偏好肥甘厚腻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脾虚状况加剧,痰湿的生成也会更加频繁和快速。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气流失加快,这也会加重痰湿的形成。

在临床上,脾虚阳虚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症状。说到这,大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年长者更容易患上囊肿。对于年长且存在脾虚、阳气不足的囊肿患者,治疗时应重点补充脾阳。

在治疗这类患者时,我通常会使用血府逐瘀丸这一经典方剂,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方中的当归具有活血补血、润肠通便的作用;赤芍能散瘀止痛;桃仁能活血祛瘀;红花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川芎能活血化瘀、行气;牛膝能逐瘀通经、补肝肾;枳壳能理气宽中;桔梗能祛痰;柴胡能疏肝解郁;甘草能健脾益气。

这张方剂通过化瘀祛痰来达到治疗目的,能够有效软化包块,打破瘀滞的血瘀,并通过排便将痰瘀排出体外。但原方中补益成分较少,且缺乏补阳作用,因此可以加入健脾益气的白术和党参,其中白术还能燥湿利水,预防新的痰湿生成;最后加入杜仲、肉苁蓉等药物来温补阳气。

通过这样的调整,整个方剂变得更加全面,既有攻坚作用,又有补益效果。但由于每位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具体的用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对于脾虚阳虚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先调养脾胃,待阳气恢复、脾胃功能增强后,再集中力量消肿,这样囊肿的消除速度会更快。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大家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1

苹果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